2019年国际泳联世锦赛
中国队再次成为焦点
孙杨一人独揽2枚金牌
叶诗文摘得银牌1枚
中国跳水梦之队包揽除混双三米板之外的12枚金牌,花游项目收获5银,另外一枚金牌来自公开水域女子10公里游泳,辛鑫成为中国队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水域游泳的世界冠军。
曾为孙杨、叶诗文做康复的小冉哥说,像孙杨和叶诗文这样的运动员,大多数人只能看到他们的光环和奖牌,在领奖台上煜煜生辉的时刻,背后遇到的却是无数的病痛。而这样的病痛一旦不注重康复锻炼,对比赛成绩的影响非常大。
运动生涯中,一个运动员必须保持最好的状态。而自由泳中有反复的肩关节活动动作,因此常年的训练也更容易患上“游泳肩”。
1
游泳肩=肩峰撞击综合征?
一般我们常说的游泳肩是指因游泳动作所引起的肩峰撞击综合征和肩袖腱炎,以及与此相关的肩关节功能紊乱,其中最常见的是肩峰撞击综合征。
肩关节主要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和肌腱构成的肩袖所包绕,这些肌肉包绕肱骨头,其主要功能是上提和旋转肩关节。通过这四组肌肉的配合,肩关节能够完成日常上举、外展、旋转等动作。
由于在游泳过程中,肩关节有大范围的环转动作,肱骨头大结节更容易与肩峰发生撞击,反复过度的撞击增加摩擦,从而更易造成炎症、骨刺、水肿等损伤,造成活动障碍和疼痛。
2
肩峰撞击综合征的诊断
如果有肩痛的症状,先不要着急说自己得了肩周炎。实际上肩痛人群中肩周炎发病率仅占2%~5%,而肩袖损伤和肩峰撞击综合征发病率高达85%。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鉴别较为困难,通常需要借助关节造影、超声波、MRI检查、肩胛骨侧位X线片(冈上肌出口位)等影像学检查配合特殊检查以进行诊断。以下是四个自我筛查试验:
▼ Neer撞击试验
检查者用手向下压迫患者患侧肩胛骨,并使患臂上举,如因肱骨大结节与肩峰撞击而出现疼痛,即为撞击试验阳性。
▼Hawkins-Keenedy撞击试验
检查者一手握患者肘关节,一手握患者腕关节,使患者肩前屈90°,被动内旋,如患者出现疼痛及恐惧,试验呈阳性,提示为撞击综合征,特别是冈上肌。
▼疼痛弧
患肩外展未到60度时疼痛较轻,被动外展至60-120度范围时,疼痛较重,当上举超过120度时,疼痛又减轻,且可自动继续上举,即为疼痛弧阳性。
▼封闭试验
肩峰下滑囊封闭注射,如疼痛弧消失、外展有力,为肩峰下滑囊炎,与肩袖撕裂鉴别。
3
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康复训练
有相关研究证实,保守治疗对于70%~90%的肩峰撞击综合征有效,对于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推荐保守治疗;对于运动员或小于40岁的患者,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必要时候可进行手术治疗。
下面三个动作能够帮你缓解轻度的肩峰撞击综合征,减轻疼痛和活动障碍。
双手握住弹力带,另一端固定于某处,不要耸肩,保持肩膀下沉,做患侧肩关节的内外旋。
将弹力带一端踩在脚下,患侧手握住弹力带另一端,患侧手用力向上拉弹力带,尽量保持手臂伸直。
在完成第二个动作后,手握弹力带向后拉弹力带到最大角度保持3~5秒。
以上三个动作每个动作重复练习15次/组,共3组,弹力大小因人而异,如果出现明显疼痛则停止练习,不要太过勉强。
如果肩痛情况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最适合自己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