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视觉中国
2019年,大湾区建设驶入快车道
《规划纲要》、《实施意见》接连出台
《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出量化阶段目标
为湾区建设提供了重要行动指南
而梳理各大文件可见
“协同发展”已成为湾区发展的关键词
《规划纲要》
“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第五章
《实施意见》
推进区域深度融合发展
强化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率先实现一体化。支持开展大湾区内地跨行政区经济合作探索,推进深莞惠等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建设。统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等对接合作。——第二序标
《三年行动计划》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从快速轨道交通建设、高速公路网、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世界级港口群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城市间互联互通的相关工作建议及部署。——第三序标
图源:视觉中国
协同共赢节点城市的发展要义
大湾区时代,“协同”是节点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纲要》强调中心城市与节点城市要协调发展,互动合作。
9+2城市群中,《规划纲要》明确定义惠州为“重要节点城市”。依托香港、深圳两大中心城市,惠州积极承接经济、人口等资源转移,推动城市间资源共享和融合互补。
对接深圳 惠阳担纲“先行者”
随着大湾区建设进程的加速,在深惠接壤前端,惠阳以其地缘属性,担纲起深惠协同发展的重要角色。
惠阳西南部地区,分别与深圳龙岗、坪山、大鹏三个区直接接壤。
其区政府距离坪山区政府14公里,龙岗区政府22公里,是深圳东进策略辐射的直接受益区,享受着深圳带来的城市人口和购买力外溢。
早在2016年,惠阳就把深圳设成标杆,制定了《惠阳区全面对标深圳•落实海绵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在此前提下,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融,构建一体化交通网络,催生出丰硕成果。
-01-
路网升级 | 两条对接路列入实施计划
4月,惠阳区和龙岗区政府举行座谈会
两地签订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在产业合作、交通路网、生态环境等
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共建
其中两条跨界道路列入近期实施计划
图源:视觉中国
协议中提及,在交通路网对接方面,双方共同做好跨界道路的路线规划、建设标准等方面的对接工作。
惠阳规划的新龙大道和新南大道,已列入近期实施计划。城市快速路新龙大道,对接龙岗盐龙大道,衔接位置于盐龙大道-绿梓大道节点处;城市主干道新南大道,将与龙岗吉桥路对接。
图源:视觉中国
与此同时,作为全面对标深圳的桥头堡,相关路网的工程建设也在同步推进中。
深汕西高速公路扩建:扩建为双向8车道开工,其中惠阳段增设惠阳西互通立交出入口,预计2023年完工。
白云大道改扩建:起点位于惠阳与深圳的交界处,终点位于惠大高速西桥头处,全长12.281公里,是坪山进入惠阳的主要通道,一期工程将于2020年底完成。
金惠大道扩建:自2017年起扩建工程一直在持续进行中,将向西延伸至与深圳交汇处。
图源:深圳本地宝公众号
-02-
高铁通达 | 1小时跨城通勤圈
深惠两地通高铁已有近6年,乘坐高铁从惠州南站出发,往深圳北站约为半小时,去往深圳坪山站仅约为10分钟。
自2017年1月正式实施“捷运化”以来,每天车次超过60趟,两地居民工作通勤更为便利。
图源:12306官网
此外,惠州自去年9月便开通了惠州南至香港九龙的直达高铁列车,每天约6趟车次,时长约需68分钟。高铁短途行程实现了港深惠一小时生活圈布局,增加三地商务及人文往来。
2018年9月23日,惠州南直达香港
-03-
服务大湾区 | 惠州机场定位深圳第二机场
惠州机场落址于惠阳平潭镇东部,根据《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其已定位为深圳第二机场,成为珠三角重要的干线机场。
2018年10月,惠州机场扩容扩建二期航站楼及配套工程已经开工,计划2019年投入使用,扩建后的航站楼将可以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的需求。
图源:南方+
下一步,广东省将积极推进惠州机场扩建,完善深圳与惠州机场快速交通联系,充分发挥惠州机场作为深圳第二机场的功能。
图源:惠州机场
定位发展 惠阳未来繁华可期
图源:视觉中国
今年3月的常委会上,惠阳明确发展为「国内一流城市 高质量发展区」。
“一个发展定位”
国内一流城市 高质量发展区
“一个发展机遇”
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级战略
“双带双十”战略
着力打造357、358两大新兴产业带
建设十个以上年产值超百亿的新型产业园
和十个以上“产城村人”融合的新片区
围绕这一时代使命,惠阳区不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对外连接“大动脉”,加速促进深惠两地的资源共享和融合互补,未来繁华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