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皇帝遇刺案

嘉庆,清高宗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秘密立为

嘉庆,清高宗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秘密立为皇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为嘉亲王。六十年(1795年),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受乾隆帝禅位继帝位,但重大事件决策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驾崩,嘉庆开始完全亲政。嘉庆上台第一件事情就是解决掉了和珅,并开始反贪运动。

嘉庆皇帝在位其间,整顿吏治,广开言路,荡平海疆,安定边界,平定乱匪,减免负税。他的勤政爱民,励精图治,聪明睿智,仁慈宽厚。嘉庆的庙号清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嘉庆的为政特点基本都体现在他庙号和谥号上。

说起来,非常奇怪,嘉庆被公认为仁慈宽厚,但他确成为清朝遇刺最多的皇帝。

要说民间传说,刺杀雍正皇帝的故事传说非常之多,但历史上还真没有记载雍正皇帝遇刺事件,而仁慈宽厚的嘉庆皇帝却遇刺多次。

要说雍正和嘉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主抓反贪,加强吏治,或许正是这些政策被一些敌对分子恨的咬牙切齿。而雍正办事缜密严厉,故那些人只是幻想去遇刺。而嘉庆仁慈宽厚,反而给那些人提供了刺杀的机会。

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发生了陈德在紫禁城北神武门刺杀嘉庆皇帝。

事件经过,嘉庆皇帝在大高殿和时应宫行礼、拈香后,起身回宫,准备为了先农坛行礼而进行斋戒。当嘉庆帝的轿子已经进入顺贞门的时候,陈德跳出来行刺。嘉庆的姐夫固伦额驸喀尔喀亲王拉旺多尔济(乾隆帝第七女固伦和静公主之夫)上前将刺客抱住,御前侍卫扎克塔尔、珠尔杭阿、桑吉斯塔尔也向刺客扑去,随行几位王公和侍卫与刺客进行搏斗,定亲王绵恩的衣服被斩破,御前侍卫丹巴多尔济“身被三伤”,最终刺客被擒获。

行刺皇帝是非常严重的恐怖事件,嘉庆皇帝命诸王大臣和六部九卿会审,故宫博物院编辑出版的《掌故丛编》中,有此案的陈德数十条口供记录。

刺客姓陈名德(某些文献也写作成德),四十七岁,祖籍河南泰县民人。其父亲本身在一户旗人家中为奴,随着主人前往山东青州赴任。陈德在青州时娶妻,生活还算顺利,但是三十岁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故而陈德在三十一岁时进京谋求生路。曾内务府厨房当过差,熟悉一些宫里的路线。后来又在旗人孟明家里当厨子。五年前,妻子去世,八十岁的岳母又成了残疾,下面又有两个儿子,故而一家的生计都落到了陈德肩上,正在这时,他被旗人孟明家里辞退了。

这样说来,这刺客并非什么武林高手,只是一个经常拿菜刀的厨子。可是到了民间,则把他吹嘘的神乎其神,清末民初时金世宗后裔完颜佐贤将其听到的成德案记录在《康乾遗俗轶事饰物考》中,写道:“相传,成德武艺高强,勇猛逾常,在侍卫中无有能敌者。或云:为试其勇猛有力,尝于地上钉短柱一行,成德腾一足扫去,柱皆拔起。七额驸亦能之,然额驸只能扫七柱,而成德可扫至十二柱云。”可见民间想象力非常丰富。

那么陈德的背后是否是某条大鱼在背后指使他呢?

根据刺客陈德供述:

我因无路寻觅地方,一家老少无可依靠,实在情急,要求死路……我又想,自寻短见无人知道,岂不枉自死了。听见皇上今日进宫,我就早起出门……同了大儿子进东华门,出东西牌楼门,从西夹道走到神武门……原想我犯了惊驾的罪,当下必定奉旨叫侍卫大臣把我乱刀剁死,图个爽快,也死个明白,实在并无别故,亦无冤枉,亦无人主使是实。

按这说法,陈德就是想死,想通过刺杀皇帝让侍卫大臣乱刀剁死,出个名上热搜。经询问陈德到底有何目的,陈德说“若事成,则公等所坐之处,即我坐处也。”这话似乎背后意思是与推翻政府的组织有关联,即要成功,就会让他当大官。但他又坚持说没有人或组织指使。

因为清朝司法审理很文明,没有严刑拷打,所以陈德就是不说刺杀真实原因,审理者也没办法。于是找来陈德好友黄五,儿子禄儿、对儿,雇主王四、孟明,宫中太监杨进喜等人讯问,除了知道陈德被孟家赶出是因为“今年正月陈德时常喝酒,在院唱歌苦笑,我母亲恐怕他闹事”,以及陈德熟悉宫中路线是因为曾经在内务府厨房当过差,按与陈德接触的人反映,此人少言寡语,对他没有过多了解。

到了二十三日,陈德终于供出了新的口供:

我于嘉庆二年曾做过一梦……我到个地方有些房屋,我梦里说是东宫。又记得嘉庆三年上,梦见我在无水桥下躺着,忽像有人拉我上桥,我在桥上一看像在一知府大堂后头,我身上穿着程乡茧蟒袍……想这两梦,东宫是守阙的意思,桥底睡的是个蚪龙,知府堂是个黄堂,程乡茧蟒袍是个黄龙袍,我将来必有朝廷福分……本月十六日知道皇上于二十日进宫,我就定了主意……直奔轿前,惊了圣驾,皇上自然诸事由我,可得好处。

陈德大谈做梦,开始了胡言胡语,过去也没有精神病鉴定,不知道此陈德是否患有精神疾病。

一般人认为,指使陈德刺杀的可能是被嘉庆处理过的大贪官,或是反政府的恐怖组织。但因为陈德就是不说,也就只好就此结案。

会审大臣们认为照律凌迟处死。大臣们还建议嘉庆帝将陈德的两子“一并骈斩”,嘉庆帝到底还仁慈宽厚,只判陈德一人绞刑,而没有残酷的凌迟。这类似情况要是发生在其他朝代,估计要株连九族了。

除此此刺杀案外,其后又发生了几起。

陈德刺杀之事后的第二年即1804年,有一个和尚在皇宫中被抓获。

经过审讯,这个和尚法名了友,因为时运不济,决定闯宫,拿下嘉庆,威逼嘉庆让自己一个御赐的主持。他摸清紫禁城摸清了侍卫的漏洞,成功地溜进了皇宫,但是因为不熟悉皇宫内的路径,所以迷路了,最终被抓获。

陈德刺杀之事后的第三年即1805年,同样是2月20日,陈德刺杀嘉庆的两周年纪念日,一个叫做刘士兴的人,扛着一把火枪,拿着一把刀就要闯宫杀嘉庆。被守卫在紫禁城门前侍卫们拦下。

随即刘士兴拿出枪来准备开枪,结果发现自己没有带子弹,于是拿出刀就乱砍,侍卫们最终将他当场击毙。

而刺杀嘉庆最严重的事件就是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天理教众在紫禁城内部太监接应下,一路通过尚衣监、杀到隆宗门下,然而隆宗门紧闭,教众攻打隆宗门并翻墙企图杀进养心殿。正在读书的皇子绵宁(后来的道光帝)沉静应对,令太监取来腰刀鸟枪,率一干侍卫来到激战正酣的养心殿,立于养心殿台阶下,绵宁当即射杀了两名正在翻墙的教徒。由于墙头覆盖琉璃瓦,天理教徒翻越行动迟缓,太监们纷纷朝墙头放枪放箭,翻墙的教众无一例外全部被击毙。此时庄亲王绵课率亲兵赶到,随后火器营、健锐营的一千多官兵也赶到皇宫,迅速平息了这次暗杀行动。当时嘉庆在木兰围场,并不在宫中。但这件事对嘉庆触动非常大,事后嘉庆发了罪己诏,并一直保留被射中一箭的隆宗门匾额,以示让后人长期保持警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