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的蒙古军上层领导对抗日力量持敌视态度,进驻陆合营的前几年,伪蒙古军与国共双方关系都比较紧张,特别是与鄂友三的部队曾多次磨擦。
八路军对蒙古军的态度和政策,是以“唤起和团结蒙汉一切力量,一致联合抗日”(中共中央《 关于绥蒙工作的决定》)的总方针为基础的。八路军挺进大青山的时候,党中央和毛泽东就再三强调,要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反动宣传和伪蒙疆的反动实质,要使蒙古民族尽快有抗日的觉新,发挥共抗日的巨大作用。
八路军通过各种关系和方式,对第九师实行党中央的有关政策和方针,收到一定效果,并未产生大的摩擦冲突。
毛泽东曾指示:“ 争取伪蒙古军的成绩较大,但必须更进一步”(1939年1月2日《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1941年10月10日,绥察行署发布了《关于动员伪军反正爱国的布告》。1942年1月10日又发布了《告伪军暨伪政权同胞书》,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优待政策,对瓦解和促使伪蒙古军觉醒起了一定作用。
但是,在亲日派伪蒙古军官控制下,在日本教官的操下,伤害八路军的事也有发生。1941年,黄厚队伍的一部,追击国民党杂牌苟子臣的队伍,住在耗赖山的沙岱村,村里有3个青年参了军。荷子臣部驻沙岱不到10里的圪料坝。
腊八那天,八路军从沙岱出发,将苟子臣部围在圪料坝一带。战斗打响,苟子臣部占据有利地形,以村庄为依托,战斗迟迟得不到解决。
枪声传到陆合营,伪蒙古军400余人出击,因八路军在外围,首当其冲,损失较大。苟子臣部在混战中逃脱,跑到五福号村,进了土围子里。从沙岱村参军的3个青年,只随军走了十来里路,都被打死了。这次战斗,八路军情牲了6、7个人。
还有一次,伪蒙古军出发到哈乐一带,由日本教官亲自督阵。到了厂汉脑包,特务报告说不远处有骑兵。短兵相接后,捉住对方一个后生,才知道是八路军。那个后生十七八岁,光着头,言谈举动并无俱色,伪蒙古军官兵和他好说,他也正正经经应答,伪军辱骂他,他也针锋相对,破口大骂,嘴被枪托戳破,门牙也掉了,仍不讨饶。伪蒙古军中有人说他太小,放掉算了,但被当官的拒绝。日本教官说:“八路抓住咱们的人,慢慢用刀往死剐,咱们给他个快刑算啦。”说罢用刀将那后生劈死,上马扬长而去。
国民党自卫军四路军(鄂友三部队),是从后山地区起家的,官兵多是本地人,因为人地两熟各种关系也比较多,因此,后山地区是他们主要的活动地区。所以,同驻陆合营的伪蒙古军摩擦较多,各种规模的战斗,加上双方工作人员、特务的明争暗杀,已很难用数字统计。
1941年正月二十,鄂友三部苟子臣团在哈彦忽洞袭击日军,日寇颇为恼怒,纠集陆合营第九师500多伪蒙古军,连同日军和伪警察,共计700多人,穷追苟子臣团。从农历正月十三开始,追了20多天,有过一些零星的接触,双方伤亡甚微,跑了许多路,最终无功而返,把气撒在了无辜老百姓头上,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哈彦忽洞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