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这次走到中国前面了?成功发射KN-23,中国居然没有同类导弹

这几天,朝鲜半岛上的两个国家可谓是“比赛刷起了存在感”,这边公开了在建的“弹道导弹潜艇”,那边就宣布

这几天,朝鲜半岛上的两个国家可谓是“比赛刷起了存在感”,这边公开了在建的“弹道导弹潜艇”,那边就宣布在2025年前要建造服役轻型航母。

那边刚说要建造轻型航母,这边立刻“心领神会”开始发射导弹:按照大韩民国联合参谋本部(KOR JCS)7月25日通告,当日拂晓朝鲜人民军在位于东海岸“前线”的江原道元山市导弹试验场进行了短程弹道导弹发射活动,共发射了两枚弹道导弹,7月26日朝中社发布公告予以确认。

从目前已经披露的情况来看,朝鲜人民军本次实施发射的导弹主要技战术性能可谓是“大大超出了预想”,因此我们必须来说一说本次发射活动。

导弹型号:KN-23(火星-11)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朝鲜人民军本次发射的是何种战术导弹。

从朝中社发布的新闻图片来讲,25日拂晓发射的应该是在2018年2月8日阅兵式上首次出现、在2019年5月4日第一次进行发射试验的“火星-11”号近程弹道导弹,西方代号应该是KN-23型。

该型号导弹从TEL车外形、全弹气动设计、主要技战术数据上与俄军现在装备给集团军炮兵部队的9M723、9M728和9M729“伊斯坎德尔”(后两者属“伊斯坎德尔-M”)相当类似,故又称“金斯坎德尔”。

导弹的水平相当高超

导弹的型号暂时弄清楚了,但7月25日拂晓的这次发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非常不一般,甚至可以说用情况比较诡异来形容,我们还是从韩国联合参谋本部与朝中社的通稿来进行分析好了。

按照韩国方面放出的讯息,此次朝鲜发射的两枚导弹中,第一枚导弹飞行了大约430千米,弹道最高点大约50千米,这个数字没有太大的意思,俄军的“伊斯坎德尔”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水准,朝鲜在5月4日实施的“火星-11”号第一次试射也是这个水平(当时一枚导弹飞行了420千米左右)。

但第二枚导弹就很奇怪了,韩国方面指出它飞行了大约700千米,弹道高度依然在50千米左右,同时联合参谋本部指出该枚导弹“飞行轨迹比较奇特”,之后的朝中社也宣称他们的导弹采用了“低高度跳跃机动”,放出的新闻图片上给金正恩将军所做的展示也显示出该枚导弹飞出了一个大大的“M”形弹道,经过综合研判,我认为朝鲜的这枚“火星-11”号导弹已经使用了近年来非常时髦和先进的“助推-滑翔”弹道即所谓“钱学森弹道”。

我们都知道,使用固体或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中短程地对地导弹一般使用的都是抛物线弹道,飞行全程包括起飞段-中间段(滑行段)-再入段,打出来的是一个近似的半圆形或者半椭圆形。这种弹道特点比较明显,飞行路径比较特定,便于防御一方预测其飞行轨迹尽快组织拦截或疏散。

而相比传统的抛物线弹道,使用“钱学森弹道”的地对地导弹在起飞段同常规的地对地导弹很相似,都是先使用火箭发动机将导弹送出大气层或送到大气层上端,而后通过惯性段向下机动,利用大气层的密度差将导弹“弹”开,让导弹在大气层上部滑翔飞行,经过“机动滑翔段”再进入末端并击中目标——如果用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就跟往池塘里打水漂一个意思。

这种飞行弹道对导弹的气动控制要求相对较高(毕竟是在大气层内以高超音速飞行),但是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弹道轨迹较为复杂,尤其是运用了燃气舵/推力矢量控制乃至气动面直接控制的情况下,使用“钱学森弹道”的导弹可以很轻松地实施横向机动,用以规避防御方可能实施的拦截作战。同时,由于这一类型的导弹在滑翔高度的设置上非常特定,比如俄军的9M728在中段滑翔高度上就放在40到50千米上下,这个数字超出了典型的远程防空导弹(如俄S-300P或者美制PAC-2)的作战高度,但是又低于用于中段拦截的防空导弹(如美军的海基SM-3 block II或陆基THAAD)的最低拦截高度,朝鲜的“火星-11”导弹从目前披露的情况看差不多也是这么个水准,这对于防御一方来讲多少有点尴尬。

因此,在笔者看来,朝鲜这回发射出去的这第二枚“火星-11”,不吹不黑地讲,在诸多技战术参数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技术水准:一是突防能力强,毕竟是用了“钱学森弹道”;二是射程远,就算是朝鲜人民军把它摆在元山的基地往外打,其700千米的射程(还不一定是全射程)都足以覆盖韩国全境,甚至可以打到日本九州岛福冈市一线的目标;三是精度较高,今年5月4日朝鲜首次试射“火星-11”在公开报道中就已经展现出了该型导弹较高的命中精度,猜测在使用惯导+“格洛纳斯”(俄版GPS)制导的情况下,“火星-11”的命中精度至少应该不会亚于9M723“伊斯坎德尔”;四是隐蔽性佳,目前可以看出朝鲜发射“火星-11”的发射车是某型TEL特车(有大佬认为还是MAZ-543M的改进版),在极端的情况下一辆车拉着导弹就可以到处跑,需要打的时候竖起来就可以打,对于防御方遂行前期定位并摧毁导弹的发射装置的任务来讲,难度可谓是相当高。

与中国导弹的比较

从以上四点来讲,我认为,咱们先别说什么朝鲜那些花里胡哨的“北极星-1”啊,“火星-15”啊,还有那什么倒霉的“舞水端里”啊,相比较这些可靠性比较可疑的东西,“火星-11”号才是人民军战略军(当然有说法它装备给了人民军总参炮兵局负责的直属炮兵师团,但笔者认为以其700千米的射程而言已经超出了炮兵局所能负责的侦察/目标指引范围,只有战略军才能用好这一武器)手里面“拉得出、打得赢”的“杀手锏”武器。

更可气的是,咱们也别说朝鲜的“火星-11”是俄罗斯人或者乌克兰人给的技术(我认为俄罗斯的技术支援嫌疑最大),最关键的是,除了去年的珠海航展拉出来展览的那个用来外贸的M20型地对地战术导弹,咱们的火箭军乃至陆军集团军直属炮兵旅居然没有一型能够与之对应的武器!

这也是最让我感觉无语的:有朝一日居然能出现朝鲜有的武器装备咱们没有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火星-11”导弹就更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其动向、验证其性能、乃至尽快在我军中装备类似导弹了。

“军武优选”是军武次位面专注挖掘军事风格好货的专栏,我们组建了专业的团队,致力于降低军迷的购物成品和挑选时间,为军迷挑选全球好货。“军武优选”——军迷的专属装备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