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我们要从一组数据说起,这组数据发表于2011年3月16日,距今已经有8年时间了,但看到这组数据时,依然让我感到震惊。这组数据来源为健康网发表的《中国儿童自杀报告:中国儿童自杀率世界第一》,下面是我从报告中提炼出的几点关键信息。
1.国际平均自杀率仅为10万分之10,中国自杀率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2.中国儿童在自杀原因的排列中,学习压力过重占第一位(45.5%),其次为早恋(22.7%),父母离异(13.6%)。3.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在自杀者的性别对比中,女孩子远远高于男孩子:女孩占(72.7%),男孩仅占(23.7%)。
看过这组数据后,不知大家有何感想?虽然之前曾多次看到有关青少年自杀事件的新闻,但从来没想过青少年自杀是如此严重的事情,而且很多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在我们成年人看来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比如考试没考好、作业没写完、被老师批评了等等,所以,很多人将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归结为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认为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太好了,没有了经历挫折的机会,成了温室里的蔬菜,所以才会不堪一击。
不可否认,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不全是,因为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往往是在很短时间内做出的决定,不像成年人那样,会经过复杂的思考,酝酿很长时间,通常是因为被某件事刺激到了,冲动之下做出的选择,简单地说,就是情绪失控导致的不可挽回的悲剧。所以,要解决青少年自杀高发的问题,家长要从了解和管理孩子的情绪入手。
孩子的情绪为什么容易失控
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你只是很委婉地批评了他,都可能会导致孩子情绪失控,突然大哭,对着你大喊大叫,甚至跺脚、摔东西,这很容易激起父母的愤怒,在说教无效的情况下,有可能动手打孩子两巴掌,但这根本不解决问题,因为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他还会暴跳如雷,那么,孩子的情绪为什么这么容易失控呢?
这就要从人的大脑结构说起,脑神经学家保罗·麦克莱恩通过研究发现,大脑的前额叶主要负责思考、判断、决定先后顺序、情绪调整和控制冲动,但是前额叶有一个漫长的发育时间,从出生到小学四五年级才初步发育完成,不过水平并不高,只能进行一些符合孩子年龄的思维与判断,比如认真完成作业、遵守班规等,是不可能像成年人一样进行负责的思考与判断的,即使到了青春期,思维与判断能力也不是很强,一般平均要到27、28岁,前额叶的功能和作用才会得以完善,才会进行理智的判断与思考。
也就是说,孩子的情绪容易失控是生理原因决定的,所以,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像我们成年人一样,遇事保持冷静,不能情绪化,这是根本做不到的,就像我们要求婴儿握笔写字一样,婴儿手部的精细化动作发育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他连笔都握不住,怎么能写好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