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工资”绝对是大多数劳动者最反感的行为之一,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对价,用人单位随意扣罚是违法行为。
劳动法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在实际的工作中,大多企业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都存在不少扣罚工资的条款,通常情形下,有明文规定的扣罚条款,员工被扣罚后能起到警示的作用。
然而,不管什么情形下被扣工资,都会引起员工心中的不满。一旦员工以此状告企业克扣工资,企业即使是有制度规定,也很难胜诉。
【常见的八种违法克扣工资情形】
1、迟到、早退扣工资。
上班迟到每个用人单位都会有,百分之九十以上企业的应对方式就是扣工资。
员工迟到扣工资违法吗?
虽然用人单位没有法定的“罚款权”,但是企业维护自身权益制定合理的考勤扣款是倍允许的。那为什么大多企业制定的迟到早退扣款制度不能在争议案件中作为有效证据呢?
因为很多企业制度都会有迟到多少分钟以内罚款多少,超过多少时间算旷工半天,超过多久时间算旷工一天、一些迟到罚款超过员工的正常工作日薪,这样的规定就是不合法的规定。
2、孕期女职工请产检假扣工资
根据相关劳动法条例,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检查期间的工时应按出勤对待,不能按病假、事假、旷工处理。如果用人单位因女职工请假去产前检查而罚款,那么就属于违法行为。
3、旷工一天扣三天工资
旷工指的是员工在正常工作日未请假或请假未批准的缺勤行为,在日常工作中也十分常见。而大多用人单位对于无故旷工这一行为一般都是着重处罚。旷工一天扣三天工资、连续旷工可解除、累计旷工解除,劳动者无故旷工,用人单位有解除的权力。
而旷工一天扣三天工资则没有法律依据,依照现行的法律规定,劳动者旷工单位可以不支付当天的工资,旷工一天扣三天工资,相当于另外两天的劳动,用人单位未支付报酬,是违法行为。
4、员工离职扣发工资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避免人员的流失,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服务期限,未到服务期限离职,扣发工资。
还有就是,员工未按规定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申请就离职,扣发当月工资,都没有法律依据,属于违法的行为。
5、工作指标、业绩指标未达标
很多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都是底薪+提成或奖金的工资构成。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刺激工作积极性,为员工制定销售目标或工作量,员工达不成相应的指标,依照完成度扣底薪。
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用人单位必须支付的劳动报酬,员工工作量和业绩未达标不能克扣员工工资。
6、请事假扣超过一天的工资
劳动者除了法律规定的假期外,因个人原因请假,用人单位应依照实际情况予以批准,员工请事假企业可以不支付当天的工资。
很多企业为了减少员工的事假频率,规定员工请事假扣除了员工当天的工资后,还会扣罚一天甚至两天的工资,明显是违法的行为。
7、强行捐赠、购买,从工资中扣除
一些用人单位借公益募捐的名义,从员工工资里面扣款进行捐赠,也不管员工同不同意,这种情形下员工可以拒绝,企业强行捐赠是违法行为。
还有一些企业强行让员工买自己公司的产品,或是强行要求员工定制工装,在工资里扣除相关的费用,但凡是有强迫性质的要求捐款都是违法行为。
8、因员工个人原因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员工失职、违反规定等情形下给单位造成了损失,企业在有明确证据的的情形下下,可以要求员工赔偿。
企业可根据具体数额从员工工资中扣除部分工资,每月扣除的数额根据员工的工资而定。很多企业直接把员工的月工资扣完,直至赔偿结清,这实际是违法的行为。
法律中明确规定,员工赔偿的数额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