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蒙古国?

图文:作者-禹贡行者、审稿-大绿、图文编辑-斯凯勒、制图-嘟嘟

封面图:©Patrick Schneider / Unsplash

说起蒙古国,大家想到的会是什么?

荒凉、贫瘠?亦或是,那里的人们仍然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事实上,自从1991年苏联解体与蒙古人民党垮台后,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蒙古社会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笔者将带领大家透过哈拉和林与乌兰巴托这两个城市,来看看这个传统与现代交织下的蒙古社会。

库苏古尔湖的蒙古国旗

©禹贡行者

传统

哈拉和林——正在复兴的蒙古文化

从古至今,每提到蒙古高原,哈拉和林的名字总是无法绕开。这个让草原牧民们世世代代引以为豪的故都,在此矗立了近千年之久。

哈拉和林现存城址

©禹贡行者

但光阴流转、时代更迭,如今的哈拉和林早已辉煌不再,城区里几幢简易的木质建筑集市、一个三层高的县政府大楼、以及不远处几处工厂……一切看起来十分简陋。只有城外的额尔德尼召寺在默默讲述着哈拉和林乃至近现代蒙古社会的变化。

额尔德尼召的“金塔”

©wiki

17世纪,满清政府的扶持下,藏传佛教在蒙古大地复兴。与此同时,建立于1586年的额尔德尼召寺逐渐昌盛,成为蒙古第一个佛教中心。

额尔得尼召寺内

©禹贡行者

而到了20世纪初,满清政府覆灭,苏联统治了这里,其逼迫蒙古放弃对藏传佛教的信仰,并对不服从者进行暴力镇压。至1941年,蒙古境内所有的藏传佛教寺庙均遭破坏,这其中就包括额尔德尼召寺。

额尔德尼召寺内供奉的佛像

©禹贡行者

在当时的破坏活动中,额尔德尼召寺除寺庙外围的城墙得以保留外,其余所有的殿宇均被拆毁,寺中近1000多个喇嘛或被杀害、或被流放。

如今额尔德尼召寺外围城墙

©禹贡行者

另一方面,迫于苏联的压力,蒙古一步步用西里尔字母取代传统回鹘体的蒙文(即老蒙文),文字的改变也意味着传统文化即将出现继承性的断裂。就这样,随着俄化进程的日益加速,蒙古各方面的民族文化渐渐丢失。

哈拉和林不远处的湖泊

©禹贡行者

阴霾直至苏联解体后才慢慢散去。1991年,蒙古政府开始文化复兴。同年,将寺庙还给喇嘛,之后又经过了多年的休养生息,额尔德尼召寺佛事活动重新兴起,大量的喇嘛回归寺庙,曾经被破坏的寺庙主殿、配殿也得以修缮。

额尔得尼召寺配殿

©禹贡行者

如今,每逢藏传佛教的重大节日,大量哈拉和林以外的信徒也都会遵照祖先的礼节,来寺庙中进行佛事活动。同时,一些寺庙也会公开招收4-12岁的小喇嘛,并要求他们从小就严格按照藏传佛教习俗进行修行学习。

哈拉和林周边藏传佛教寺庙

©禹贡行者

除恢复了一套自上而下的藏传佛教培养体系外,作为民族文化复兴的一部分,蒙古国还加强了对成吉思汗信仰的重建,以及蒙古文字的恢复。

文字是文化认知最重要的载体,蒙古国政府在2010年发布了恢复老蒙文的计划。笔者在走访哈拉和林当地的一所中小学校时发现,中学的走廊间挂满了用老蒙文书写的名人警句,学生们也正在活动室里认真练习老蒙文书法。

老蒙文书法

©wiki

笔者有意问到当地中学的教师老蒙文目前的推广状况,他说在过去8年时间里,接近50%的蒙古人已经开始能够书写或认识基本的老蒙文,而且这样的状况正呈年轻化趋势,新一代的蒙古孩子对老蒙文的认知程度要好于上一代。

大雪之后的蒙古高原

©禹贡行者

额尔得尼召寺内的佛像

©禹贡行者

现代

乌兰巴托的夜并不宁静

哈拉和林代表着蒙古传统文化从没落走向复兴,而乌兰巴托,则成为了现代化蒙古面向世界的窗口。

乌兰巴托始建于1639年,起初取名为“库伦”。18世纪初,中俄《恰克图条约》的签订后,北京至张家口至库伦至恰克图的贸易逐渐兴起。20世纪50年代,蒙古纵观铁路的开通(二连浩特-乌兰巴托-乌兰乌德),乌兰巴托的地位再得到提升,并一跃成为今天蒙古国的经济政治中心。

成吉思汗骑马雕像

从雕像内远眺

©Patrick Schneider / Unsplash

现在的乌兰巴托,早已不是人们脑海里传统草原蒙古包聚集地的样子,乌兰巴托的夜也不像歌词里写的那样:“乌兰巴托的夜啊,那么静那么静,连风都不知道不知道”。

真正的乌兰巴托夜晚,与其他霓虹闪烁的现代都市并无区别。

乌兰巴托的夜晚

©Usukhbayar Gankhuyag / Unsplash

每到华灯初上,乌兰巴托市中心标志性的月亮楼、以及成吉思汗广场周边,都会聚集不少前来游玩的人们。这里有着影院、高档餐厅、大型商场等休闲娱乐的场所,是乌兰巴托夜生活最喧嚣地带。

乌兰巴托的成吉思汗广场

©禹贡行者

城市的发达与便利,使乌兰巴托成为蒙古人年轻人工作和生活的首选之地,这里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城市总人口的70%,乌兰巴托也因此有了“世界上最年轻的城市”之称。

有趣的是,蒙古国还特意颁布了晚上不能在街头饮酒的禁令,违者会遭受重罚,因为乌兰巴托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夜间发生打架斗殴等事故的频率正在逐年上升。

乌兰巴托街头

© Sanetwo Sodbayar / Unsplash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老一辈蒙古人与年轻一辈蒙古人,在生活方式上呈现的差异也更加明显。老人们通常很难适应城市生活,他们会选择继续留在草原;而年轻人们,则大量向城中聚集,只在每年寒暑假或者闲时回草原的蒙古包中短住或帮忙。

依然还在游牧的蒙古牧民

©禹贡行者

这里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状况是,不仅仅在城郊,在乌兰巴托城中也有不少蒙古包,除了有一些用来吸引与招徕外国游客外,也有不少是用以居住的,一些在草原生活惯的牧民,不适应城市楼房的居住环境,选择了把蒙古包搭建在城市当中。

乌兰巴托土拉河外的蒙古包

©禹贡行者

远眺乌兰巴托城区郊外的蒙古包群

©禹贡行者

在全球同质化严重的今天,保留传统与朝着现代化发展看似是两个相互矛盾的问题。但事实上,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文明都必须逝去,每个国家与民族在前行的道路上,都需要国民们坚守一致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更需要在发展中、在全球化进程中找到独属自己的生存之道。

这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国家,自苏联解体后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也正在努力找寻他们自己独立的文化意识,虽然在复兴蒙古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等问题上,依然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但努力的坚守终会有一天让蒙古文化重获新生。

乌兰巴托的年轻人们

©Adli Wahid / Unsplash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