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习大乘佛教,那么有几位大菩萨就不能不了解一下,一共六位,在藏传佛教里称他们为“六庄严”。
修习大乘佛教,那么有几位大菩萨就不能不了解一下,一共六位,在藏传佛教里称他们为“六庄严”。
“庄严”是个啥意思?这“庄严”原来是个动词,佛经里不是有“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庄严的意思就是个打扮,装饰,修葺的意思,这六庄严大概就是六位佛世界伟大的装修工。
第一位,就是龙树菩萨。在汉传佛教里,有龙树的著作20多篇,龙树被称作第二佛陀,八宗共祖,藏传佛教里龙树的著作有120多篇,地位也是很高,是六庄严里的第一位。他的故事咱以前聊过。
第二位就是提婆菩萨,提婆是今天的斯里兰卡人,是个独眼龙,聪明,嘴皮子利索,脑筋更快。
有一回,他跟外道斗嘴,外道问:你是谁,他说,天,外道又问:天是谁?提婆说,我。外道问:我是谁?提婆说,猪。懂了,就这么聪明。他是龙树菩萨的学生,他发扬光大了龙树的中观学说,他们师徒俩是大乘中观派的开山祖师。
第三位和第四位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俩,哥哥是无著菩萨,弟弟是世亲菩萨。兄弟两个都在小乘佛教出家,后来哥哥无著菩萨在兜率天听了弥勒菩萨讲《瑜伽师地论》,就开始弘扬大乘佛法了。
可这弟弟还是修习小乘,还说了些大乘佛教的坏话,譬如大乘非佛说什么的。哥哥就不懈地教导他,弟弟最终也皈依了大乘,哥俩共同开创了大乘佛教的瑜伽行派。
弟弟世亲菩萨不仅自己厉害,教出来的徒弟也厉害,其中一位叫陈那,他不仅弘扬了师父创立的瑜伽行派,而且改革了佛教的因明学,在陈那以前就叫:唯识古学,陈那之后就是:唯识今学。
藏传佛教承继了因明古学,玄奘法师给汉传佛教取回来了陈那的唯识今学。陈那有个徒孙叫“法称”,这位法称大师又极大地发扬了陈那的因明学,这么着,加上这二位因明学大师就正好是大乘佛教的六庄严。
因明学是藏传佛教的五明之一,是古代印度的逻辑学和认识论,艰深的很。宗喀巴大师的著作《菩提道次第广论》,就是循着因明写的,所以一般人很难看懂。
不过您别气馁,岗波巴大师的《解脱庄严宝》和《菩提道次第广论》一样都是阿底峡尊者《菩提道灯论》的注解和阐发,看不懂宗喀巴,您可以先看岗波巴。
您先听听岗波巴开篇是这么说的:
宇宙间的一切万法不外乎轮回和涅槃两大范围。言轮回者,其性是空,其相是谜,其内含则是(彻头彻尾的)苦痛。言涅槃者,其性(亦)是空,其相则是一切迷乱之消失,其内含则是于一切苦痛得到了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