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英国政府邀请,时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于1940年出访印度,并很快与甘地会面。在会晤中,甘地语出惊人:
“中国并没有实行非暴力……一个四亿人口的国家,面对高度开化的日本,竟然要以与后者同样的方式来反抗,在我看来是不合时宜的……中国人完全可以不采取同样的反抗方式,只需让日本人知道,四亿中国人可能会因暴力死去一半,但剩下的两亿一定会继续抗争……”

在甘地看来,中国人民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前前后后近10年的努力和牺牲都是错误的。按照他的说法,中国人应当放弃抵抗,让日本侵略者意识到即便是中国人民只剩下了两亿,也一定会继续以非暴力的方式反抗侵略者。只要让日本认识到:占领中国是没有希望的,就能够获得胜利。很明显甘地是把自己这种斗争方式,全盘复制到了中国。除此之外,他并不清楚中国人民当时所面临的是一场怎样的灾难。如果知道,他就不会说出如此荒谬而愚蠢的话了。

在中国,日本侵略者制造了各种惨案和悲剧,仅仅在南京,就有30万人遇难……日本人要的就是中国不抵抗,这样他们才能实现自己民族灭绝的野心。除了劝中国放弃抵抗,甘地也曾呼吁被纳粹德国迫害的犹太人放弃抵抗,使用自己“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甘地不分场合、不结合实际情况的言论,引起了犹太学者马丁·布伯的愤怒,他写信质问甘地,问他知不知道有一种叫做“集中营”的地方?在这里无数的犹太人被屠杀,几乎要灭绝了犹太民族。

我们不得不承认,甘地的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成功有效地实现了印度的民族独立。但他并没有搞清楚一个现实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甘地和印度来说,他们的敌人是殖民自己的英国。英国为了自己的国际形象,不会大肆屠杀印度人。而侵略中国和迫害犹太人的日本德国则不同,他们要的就是种族灭绝,如果不抵抗,只会让侵略者更容易得逞。甘地的思想主张形成于特殊的环境,如果他易地而处是个犹太人,早就死在了纳粹集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