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巴比伦塔”——临床思维视角下医疗信息化建设思考

近年来,随着医疗信息化相关政策法规的陆续出台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一批先进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大规模应用

近年来,随着医疗信息化相关政策法规的陆续出台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一批先进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大规模应用,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内外环境发生巨大性变革,这些巨变深刻影响医疗信息化建设内涵,临床思维逐步在医疗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起主导作用,担负起重要的建设指导角色。

作者

景慎旗

江苏省人民医院

信息处软件应用科副科长

内外环境倒逼信息化建设回归临床

外部社会大环境正在发生巨变。社会信息化程度与全民信息素养水平总体持续提升,进一步夯实信息化建设的群众基础。新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智慧社会正在形成,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特别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全民信息化整体水平更是得到普遍提升。在此背景下,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群众基础相较过去亦有很大提升,从设计者、建设者到用户群体都逐步树立正确的医疗信息化观念,认识到医疗信息化建设应遵循“医疗临床为体,信息技术为用”的原则,不再一味追求新信息技术展现,更加关注信息技术能否真正服务临床、提升临床,落到实处、发挥功效。

医疗信息化内部也同样正在经历变革。 随着宏观临床诊疗数据与微观基因组学数据、临床药物试验联合研究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近年来真实世界研究(Real World Study,RWS)的兴起,以电子病历为代表的临床数据所蕴含的巨大应用价值凸显,日益受到临床研究者的重视,其关注度不断提高,这对临床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及应用的载体——电子病历等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提出更高要求,亦指明了医疗信息化未来发展方向及建设内容。 临床人员也积极主动参与到医疗信息化建设之中,角色由用户转变为设计者,地位日显重要。

另一方面医疗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深水区,其建设内涵正在发生变化。随着建设内容从医疗外围业务向其核心业务突进,由于医学极强的专业和行业壁垒性,导致医疗业务壁垒突破难度陡增,仅凭信息人员根本无法完成壁垒突破,必须依赖临床专业人士提供专业指导,共同实现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突破。

专科临床科研管理平台取得成绩

上述变革充分证明临床思维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中成为主导力量、指导医疗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的必然性、必要性与迫切性。我院亦深刻意识到上述变革,认识到临床已经成为当前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与核心,没有临床人员的参与则无法真正落实医疗信息化建设目标,因此紧跟医疗信息化发展大趋势,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建立新型医疗信息化建设模式推动医疗信息化快速发展。

目前我院改变既往临床人员项目外围参与、旁观的角色,要求其必须深度参与信息化项目,成为项目建设的关键及核心角色,共同指导、制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与具体实施内容。

基于上述建设指导思想,我院于2016年开展基于临床数据中心的专科临床科研管理平台项目并取得较好成果,成为该指导思想下的成功应用范例。

专科临床科研管理平台由一个通用科研管理平台和多个专科科研子平台组成,是在我院一线临床部门主导下,信息部门等多部门及合作厂商共同研发的平台系统。该项目持续约两年,我院已经有十多个临床科室基于此平台开发了具有本科室和学科特色的专科科研平台。

项目之初,医院成立以临床部门为主导的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项目顶层设计及实施计划,并承担组织协调工作。在临床部门指导下,项目管理委员会很好地响应了临床科室的诉求要点,使得系统设计与临床科研需求高度契合,同时安排临床部门全程紧密参与系统设计、开发、测试与上线使用,发现问题及时纠偏,有效保障项目实施按既定路线前进。

该系统能够从无到有,从设计、开发、测试到最终成功上线应用,其中重要原因是坚持临床思维指导,这充分彰显临床思维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性与主导性。

信息化建设应避免“巴比伦塔”

巴比伦塔

又称巴别塔、通天塔

洪水过去后,挪亚的三个儿子的后裔形成了人类的三大支系,居住在世界各地,建造起繁华的巴比伦城。人们为自己的业绩感到骄傲,他们决定在巴比伦修一座通天的高塔,来传颂自己的赫赫威名,并作为集合全天下弟兄的标记,以免分散。而上帝是不允许凡人达到自己的高度的,因此离开天国来到人间,“变乱”了人们的语言(“变乱”一词在希伯来语中读作“巴比伦”)。

人们各自操起不同的语言,感情无法交流,思想很难统一,就难免出现互相猜疑,各执己见,争吵斗殴。这就是人类之间误解的开始。

修造工程因语言纷争而停止了,巴比伦塔的建设半途而废。

根据我院贯彻临床思维指导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的经验,在开展信息化项目时应注意如下两点。

临床人员要树立主人翁意识, 认识到医疗信息化建设与临床密不可分,主动承担建设指导职责。现实中仍有部分临床人员抱着“信息化工作是信息部门的事,与临床关系不大”的思想观念,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中角色定位错误甚至缺失,未能承担其本应承担的职责,致使信息化工作开展缺乏灵魂性、方向性、指导性及敏锐性。这是应尽力避免的。

信息人员与临床人员要紧密合作、相向而行。信息人员与临床人员合作不畅导致信息人员无法很好理解临床人员真实想法、掌握其核心需求与痛点,而临床人员也无法将自己想法与需求准确、透彻地表述,往往所言非所意,致使信息人员理解偏差。以致实际信息化建设产出与最初的临床科研需求相差甚远,双方互相指责,陷入信息化建设的恶性循环,导致计划建设的系统成为“巴比伦塔”,最终项目失控,信息化建设失败。

欣慰的是,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已经认识医疗信息化发展必然趋势,意识到医疗临床人员在信息化建设中角色发生转变——由被动变主动、由外围变核心、由服从变指导,这能切实做好医疗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落实信息化建设。国家卫健委开展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工作时明确要求由医院医务部门(而非信息部门)牵头组织医院包括信息部门在内的各部门负责电子病历评价开展工作,充分表明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对医疗信息化建设所持的鲜明态度及体现的指导思想——医疗临床应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指导信息化建设,临床人员应树立医疗信息化建设主人翁态度,与信息人员等共同推动医疗信息深刻化变革、推动医疗信息化更快更好发展。

可以预见,在未来医疗信息化建设历程中,医学与信息学、临床人员与信息人员将更加紧密结合,而拥有医学和信息学专业背景、具备临床思维与信息思维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在医疗信息化建设大潮中必将大显身手,医学与信息学的交叉学科——医学信息学也将备受关注,必将在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华丽篇章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