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人?歌手艺人?丽江这58岁老头的真实身份是……

“感谢您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出的贡献。特聘请您担任丽江市民间艺人协会副秘书长。” 

“在第五届‘k歌之王’大赛中荣获最具潜质奖励。特发此证,以资鼓励。” 

“二零零五年‘三·八’妇女节丽江民俗歌舞表演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

null

走进和瑞智的家中,各类证书上,一行行殊荣的字样十分醒目,有些证书上的字迹甚至因时隔久远而些微模糊。这位老歌手必定“久经沙场”!

艺术路上的“黎明”与“黄昏”

在和瑞智的谈及艺术生涯时,多是他某几年在中甸经商、某几年在家务农,家里房子如何搭建,如何生儿育女……并未直接谈到以上殊荣的来源。特别是问到近年来的工作情况时,和瑞智的回答是:2003年进入古城区城市综合服务有限公司。

null

环卫工人?歌手艺人?这二者几乎马牛马不相及的角色之间到底有着怎样一种联系?“看见丽江”不禁对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艺人的经历产生好奇。

纵观他的艺术生涯,是呈“多次失之交臂,又得春风逢迎”的状态,对这位天生就具备音乐细胞的老艺人而言,命运总能为他的音乐之路开一扇窗。

null

△和瑞智

今年58岁的和瑞智是古城区束河街道黄山居委会人,自幼喜欢唱歌、跳舞,且先天条件十分理想。

和瑞智16岁时到纳西族老歌手和锡典家中学唱纳西民歌,17岁时拜纳西族著名歌唱家赵兴文为师,18岁时代表丽江地区农民到昆明参加“全国首届农民文艺汇演”,并荣获二等奖,同年加入“丽江地区业余雪山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兼编排,从此在丽江艺术圈崭露头角。然而,和瑞智的艺术之路走得并不顺畅,好在除了艺术天分,和瑞智还具备良好的商业头脑。

null

由于受“会手艺的人不愁晚饭,会唱歌的人吃不到晚饭”等一些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和瑞智的父亲对儿子从艺的理想并不乐观其成,相反,希望作为长子的和瑞智能务实一点。

为此,他早年曾与歌舞团失之交臂,或者虽一度在艺术团任职,却因非正式工、待遇太少,难以维持生计而被迫另谋出路。

null

大约于1984年,本在家务农的和瑞智看准商机及当时市场的需求,选择在香格里拉经商,既经营牦牛肉等藏民必须食品,也兼营蔬菜水果等,还一度承包经营,攒得一些积蓄,但又因家里建房子、结婚生子、给妻子治病而花光,只得白手起家,其后数年为谋生计,几乎与艺术世界隔绝。

直到1994年,和瑞智在丽江首届“泥土歌舞”大赛中荣获二等奖,1995年在“爱我丽江”民歌大赛中荣获二等奖,才又在艺术圈“复出”。

1999年,和瑞智积极投身于丽江第一家“黄山乡村民俗旅游开发”工作,并担任艺术总监、创作、编导节目及独唱等职,重新在音乐之路上步入正轨,艺术生活未再间断。

至2003年进入环卫公司,也负责公司内部的艺术工作。

null

他积极投身于动员、辅导职工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职工文化生活当中,并创作了树立环卫、宣传环卫、环卫自信、环卫加油的纳西快板、纳西小品、纳西歌舞等多见作品,并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屡屡获奖。

十余年来,先后自编、自导、自演了数场环卫工人专场文艺演出,代表环卫工人到部队、学校、福利院慰问演出,深受大众喜爱。

老艺人对民歌的独到理解

作为老艺人、老歌手,和瑞智可谓德高望重,他由始至终都非常感激当年传授他音乐知识、歌唱技巧的老师们,尤其是与恩师赵兴文的点滴,和瑞智至今记忆犹新。

和瑞智说,他早年从赵兴文处学到的主要有三样本领,一是音乐知识,二是歌唱技巧,三是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现场,和瑞智为“看见丽江”分别讲解和展示了这三样本领的精髓。

首先,和瑞智的音乐知识面极广,既能够熟练的驾驭“谷气”、“喔孟达”、“阿丽丽”、“时崩受”等纳西族传统的民间调子,也能熟练演唱具有新元素的民族歌曲,且在不同题材上,运用不同的歌唱技巧,用歌声不知不觉将人带入“悲苦人生”、“田园牧歌”、“感恩祖国”、“披星戴月”等的“国度”,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浓缩于一字一句中,他对每一种题材的表演展现的是一个别样的世界。

null

在对纳西民歌的理解上,和瑞智的思维也颇为独到。据一些资料介绍,纳西民歌中有不少“苦腔”,是因为历史上的纳西族一度在吐蕃、南诏、中原等的各种碾压下求生存,生活多不如意,故而在艺术形式上产生了“苦腔”。

和瑞智却认为,大多数纳西民歌最开始是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所谓的“苦腔”,其实是歌唱者处于劳动状态时的外在表现而已。实际上,纳西人热诚朴实、敬畏自然,是非常热爱生活的。

null

谈罢学到的本领,和瑞智还特别感怀于赵兴文说的那句“不管做什么都要先学会做人,搞艺术也如此”。和瑞智将这句话当成座右铭,并将做人与艺术结合起来。他说,做人从最基本的讲,当从礼貌用语开始,而有些歌曲中,对“情人”“恋人”“心上人”等的称呼过于直白,少了一些亲切的称谓,歌曲也就少了缠绵悱恻的意境。

null

在艺术生活中,和瑞智也力所能及的对年轻歌手予以指导、给予他们希望。正是由于和瑞智在做人和艺术上双双沉淀,他的歌曲才极富感染力。和瑞智说,对于他的表演,观众最多的一句评价就是纳西话“国当或当”,意为“感人肺腑”。

制作玉龙神韵 只因深爱故土

现在的和瑞智依旧活跃在音乐之路上,为了传承、弘扬本土音乐文化,给后人留下一点精神财富,一生歌唱纳西民歌,深爱着丽江,深爱着玉龙雪山的和瑞智萌生了制作丽江第一张“环卫工人——玉龙神韵”音乐专辑的想法,近年来也一直奔波于专辑的相关事宜,只是苦于资金短缺。

null

据了解,《玉龙神韵》的制作现已得到张新民、李承翰、和德华、李之典等知名音乐人、民族文化工作者的热心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便能在丽江的大街小巷倾听到和瑞智带来的纳西天籁《玉龙神韵》。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