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邹氏家族,七代邹氏族人,同攻舆地,造就中国地理学百年辉煌

祖孙七代,一脉相承,持续二百余年专力于舆地学研究,著述之丰、成果之巨,为古今所罕见,影响中国地理学长达两个世纪!隆回县,地处湖南省西南部、资水上游,古称“都梁”。

自清中叶以来,这里人才辈出,我族清代道咸时期著名舆地学家邹汉勋(1805─1853)及其“邹氏舆地世家”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null

邹汉勋故居,坐落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北部的罗洪镇官树下村,由其父邹文苏始建于清乾嘉时期,故也称“邹氏舆地世家”之祖居。它是一座常见于湘西南山区的普通农家院落,由五、六、幢两正四横的木板房错落其间,每两栋一字排开,间铺青石小道。外匝以青石围墙、木构槽门。整个院落色调灰暗陈旧,与罗洪的其他农舍并无二致。就是这座其貌不扬的农舍,近两个世纪以来,见证了邹汉勋、邹代钧、邹新垓等一代又一代人,走出“草莽中”,成为蜚声中外的著名学者……

null

其间新秀迭出、魁杰踵继,形成传承七代、集结学者46人的地理、地图学术“湘军”。为后人留下学术精神楷模与数百种理论著述、上千种出版地图等优秀学术成果。

null

邹汉勋、邹代钧的部分著述

早在清代乾嘉时代末期(1796─1820年),由邹文苏(1769─1831)吴瑚珊(1777—1831)伉俪开创了罗洪山坳“邹氏舆地学”的第一代。“名儒”与“才女”,联袂教其六个儿子“经世致用”之学。吴瑚珊——“中国第一位女地理学家”(何光岳语),曾随父学习而“周知天下方舆沿革”的她,用知识和母爱把幼小的孩子们引入“舆地学”殿堂;以“聚灰画禹贡山川地图”方法,寓教于乐,诱导孩子们对的学习兴趣。其成效大著。六子“皆以经学、音韵闻名于世,尤长于舆地之学,并各有著述”。

null

位于邹汉勋故居附近的邹门欧阳式牌坊

邹汉勋,字叔绩。邹文苏之第三子、“邹氏舆地世家”第二代兄弟六人中的杰出代表。他的学问涉及经、史、音韵、方志、典籍校刊等多方面,著述宏富。曾刊定王船山遗书51部300余卷,并加按语以助阅读。使当时已埋没200余年的珍贵文化遗产重见天日!1851年(清咸丰元年)秋,邹汉勋参加湖南乡试中举。1853年12月,随正在的安徽巡抚江忠源一起守庐州城,抗击太平天国起义军,“遂同及于难”:1854年1月14日,庐州城陷,太平军攻入,次日,邹汉勋被杀,年仅48岁。

null

null

他在地理学领域的贡献如下:

闻名遐迩的“西南方志大家” 35岁的邹汉勋,受到同县邓显鹤的器重,参与纂修地方志,久困“于草莽中”的邹汉勋终于“厚积薄发”:1840年至1850年间,先后参与编制《新化县志》,《宝庆府志》、《宝庆疆里图》;应官方邀请赴黔,修撰《贵阳府志》、《大定府志》、《兴义府志》、《安顺府志》。五年修四府志(共计二百六十六卷)。

协助魏源编纂《海国图志》。邹汉勋与中国近代史上编写世界地理著作作者中最杰出的人物——魏源,有着深厚的乡谊。两人的故居都在隆回县望云山脚下,前者在东麓,后者在西麓,他们皆以“博学”闻名当世。“记不清,问汉勋;记不全,问魏源”的乡谚流传至今。鸦片战争后,国家边患日益严重,有识之士痛感“外夷形势当考地图”。魏源,在林则徐组织编译成世界地理译著《四洲志》的基础上,大加增补,于1842年出版了50卷本的《海国图志》。1852年(清咸丰二年),正计划增加图版、扩为100卷本。正是这年,邹汉勋专程到江苏高邮造访魏源。此间,精心为魏源所著《海国图志》绘制列国地图。

学术界对邹汉勋方志学贡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

1、他是中国地志史上提出“民生”问题的第一人。

2,首次提出方志应具备供“行旅”效用。

3,在地理制图上的除弊与创新、发前人所未发,提出针对旧方志“二十六病”的改革方案。。

邹代钧(1854─1908)。邹氏第四代传人,字沅帆。

因家庭环境的熏陶,邹代钧自幼仰慕祖父邹汉勋的才华而致力于地学,父亲邹世繇也曾参修《贵阳府志》。他出生的时代是晚清王朝,受先辈“经世致用”学风的影响,早年即认真学习钻研我国地理著作,成年后,在中国近代地理学创建史上显尽风流。

为中国开启西方地理学窗户的第一位中国人

鸦片战争爆发,封闭的清王朝国门被迫打开,外患日益严重,国人、特别是有识之士迫切需要通过地理学了解世界。1887年,清政府派刘瑞芬出使英、俄等国。邹代钧作刘公使的随员,成为“第一个”到欧洲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地理学的中国人。从传统“舆地学”根基坚实、具有勘界经历的稀缺人才而言,邹代钧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个”。

此次出访,是邹代钧日后成为中国地理学界风云人物的“起点”:就在此次出国期间,英方硬说哲孟雄(即锡金)属于印度。清政府命刘瑞芬与英人交涉,随员中唯有邹代钧慷慨陈词,雄辩哲孟雄与我西藏的历史渊源,引用了包括印度自绘国家地图在内的资料,驳斥了哲孟雄为“印属小国”的谎言,使英方无以辩驳。

邹代钧的地理学才华在外交舞台崭露头角。归国时带回欧美诸国各种地理图册、书籍,对我国地理学界产生重要影响。在国外期间,创制了“中国舆地尺”。即用西制“迈特”(即公尺,又称“米突”尺)与华尺换算而成(1尺=0•308642米)。使中国人读任何外国地图时,按图可得中国里数分率之准。可以说,这一发明,加速了西方地理知识传入,是中国近代地理学诞生的曙光。

null

部分故居建筑构架及窗花

我国最早的“舆地学会”与教学地图集

1896年,邹代均在武昌成立了中国最早的“舆地学会”和地图出版机构(后称“亚新地学社”),他组织综绘中外地图千余幅,在译绘西人地图(他从海外选购的地图精品)时,一律改用“中国舆地尺”,克服因各国尺度不等现象。“舆地学会”开创了以出版方式使各种地理知识书籍和地图在社会上流通的。同年,他们开始着手编制的“出版时间最早、内容规模最大”的“我国第一本教学地图集”,于1903年,正式出版发行。在校师生也逐渐有了教学地图和地图册。

值得永久怀念的爱国主义者兼地理学大师

在“邹氏舆地世家”中,邹代钧是“集前贤之大成”,为后人留下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者,在民族救亡舞台上,随处可见邹代钧的身影:

1894年,在中日甲午战争的紧急关头,邹代钧冷静分析我海陆地形、地势,提出“与日人为久战计”的数万言策略。1898年,邹代钧又出现在湖南维新运动的“南学会”讲堂,作题为《论舆地经纬度之理》的讲座。据说,“他的学生黄兴、蔡锷都把他传授的舆地学知识,运用到各自的革命实践活动中去,获益非浅。”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55岁的邹代钧病卒于武昌舆地学会。“朝野咸悼之!”表达了当时举国对他的深切缅怀。

邹代钧在近代地理学方面的理论贡献与实践

有学者认为:1邹代钧是最早涉足近代地理学要素的中国学者;2、继其祖父之后进一步强调“民生”问题;3、运用人地关系理论,进行开发利用自然的实践;4、兼采中西,提高地图测绘水平

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邹代钧1907年荣登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地理总教习坛席,成为公认的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邹新垓(1915─1975)邹氏第七代传人,(邹代钧之侄曾孙),邹永煊之孙、邹兴钜之子。

受父命主持“亚新地学社”社务

1908年,邹代钧逝世后,武昌舆地学会由其族侄邹永煊继承,并改名为“亚新地学社”。后其子邹兴钜承继父业。1939年,从清华大学地学系毕业的邹新垓,不幸遭父亲病故,受祖父之命主持“亚新”社务。据晏孝铭《邹氏地学源流记.序言》所说:邹新垓已“由球地表面进而研求地球内部实质”,将邹氏地理学推向一个更新阶段。

更可贵的是,当时正值抗战烽火,邹新垓应抗日形势需要,创制《世界陆空军用地图》81幅及《中日航空图》等,以供盟军作战急用,对取得抗日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地图出版事业的开拓者与组织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地图出版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邹新垓积极投入私营地图出版社与国营新华地图社(成立于1950年5月,前身是《解放日报》社舆图部)实行公私合营。1954年12月9日,公私合营的“地图出版社”(1987年更名为“中国地图出版社”)在北京成立。邹新垓出任副总编辑兼编辑行政室主任。至此,虽然经40多年风雨的“亚新”完成历史使命而告结束,但邹新垓为国家地理事业的奉献有了新的开端。

邹新垓为国家为民族勤于地理事业的一生

解放前,在邹新垓主持下,即使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亚新地学社”也没有停止地图与地理书籍出版。此间,他主编了二十余种地图及地理书籍,主要有《亚新版中国分省图》、《亚新世界地图》、《世界地理纲要》等。同时主编清华大学《地学集刊》杂志,发表过许多地理学重要论著,主要有《西北地理与土地利用》、《滇缅铁路的经济地理》等。这些作品是邹新垓精湛的学术造诣、坚实的地理学制图学研究功底以及丰富的制图经验集中体现。

新中国成立,为邹新垓提供了地理学学术研究、地图编制出版事业更广阔的天空。现存他所拟定的《地图编制设计大纲》,阐述地图编制的科学性、直观性、艺术性等思想,是他在地图编制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学术界认为:“他的这些编图思想,直到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此外,特别应该提到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邹新垓在清华大学地理学系毕业留校工作期间,曾参与调查滇缅铁路沿线经济地理,对中印、中缅、中尼边界作过实地勘察,掌握大量实地勘查资料,因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国与邻国的边界谈判中派上了大用场,受到有关部门的特别重视。据悉,周恩来总理曾批示为他安装住宅专线电话,以保持特殊联系。

1975年10月,隆回“邹氏舆地世家”最后一位传人——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献身中国地理和地图事业的邹新垓,悄然离开了人世,享年60岁。人们震惊地发现:老人在临终前夕、带着病痛仍伏案翻译外文地图资料!

null

邹代钧

null

位于邹汉勋故居对面山上的的邹代钧墓

访问过邹氏故居的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彭卿云先生感慨地说:“自古都梁多学士,除了最先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当首推邹氏七代舆地世家。以邹汉勋为代表的祖孙七代,一脉相承,持续二百余年,专力于舆地学研究,著述之丰、成果之巨,为古今所罕见。他们对中国舆地学的创建和发展,对世界地理、地图学的推进和完备,以至对反侵略的胜利和中外边界谈判所作出的贡献,也为中外学者所公认。”

从清末到民国、直至新中国建立后的不同时期,“邹氏舆地世家”总是与祖国和人民息息相关、生死与共。邹氏地理学者所植根的“经世致用”、“锲而不舍”等优秀文化传统:从邹氏夫妇的精心教子、诲人不倦到邹汉勋“穷年兀兀,静对一编,不与世俗接”的耕读家风;从邹代钧“为翻印地图,倾家荡产,炊烟几绝”到邹新垓为祖国的地图事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些思想品格,都是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平凡的故居与不平凡的影响力之间的强烈反差,也为我们留下太多的震撼、感慨、借鉴与启迪!看似山野柴扉、寻常庭院,转眼回归为“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人文胜迹。

可喜的是,邹汉勋故居已由湖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邹氏这个‘风流文采,倾动一时’的学者世家及其故居,必将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在云山碧水之间,在中外学者之林重放异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