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21世纪正在从“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演进

编辑 | 周玲、王慧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教授专职从事教育政策

编辑 | 周玲、王慧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教授专职从事教育政策研究30多年,2019年5月12日,在第三届国际化学校行业年会暨教育资源博览会上,他作了题为《面向2035的教育与学习服务新业态》的主题演讲,主要观点摘编如下。

01

从终身教育迈向终身学习:扩展学习型社会包容性

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更加重视终身学习,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努力赶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2011年版》界定了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学习、顺带学习、无约束学习等一系列概念。

张力认为,如此定位的前瞻性十分明显,因为一个人的学习不可能由一次性学历学位学校教育全部完成。从正规教育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未来生涯中往往只有15%-30%始终有用,大量知识技能是在此后工作中不断习得的。

为此,在我国《教育法》已确认终身教育的基础上,今后的立法就需要定位于“终身学习促进法”,从而为建设适合基本国情、更具包容性的学习型社会提供法律保障。

02

公平、有用、师资:全球教育政策走势三大关键点

当前,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态势下,各国都在纷纷寻找深入开发人力资源、适应本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与联合国2015年推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配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系统倡议,同时,世界银行、经合发展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也对中长期全球教育政策走势作出不同视角的研判。

张力将其归纳了三大关键点,即“力促公平”、“增强有用性”、“提升教师质量”,并认为这对于我国教育政策的思路拓展及付诸实践,均有较好的参考借鉴价值。

03

面向2035年: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近期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规划,预计2035年总体目标是“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张力体会到,教育现代化目标显然高于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的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加快实现步伐。

相应地,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可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将涵盖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学习方方面面。

第二板块是切分国民教育重点领域,夯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基础。

第三板块是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确保教育治理现代化、法治化迈上新的台阶。

这组教育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对我国教育对标决胜“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导向意义。

04

创新服务业态:进入教育与学习资源“战国时代”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形势下,按照党和国家的新部署新要求,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非公共教育服务的分类渐趋明朗,从纯公益、准公益、半公益到微利、纯营利的运作方式正呈现“光谱状”。

2018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接近3.7万亿元,纳入统计报告的非财政教育经费近1万亿元,但若加上市场运作部分,合计至少达1.5万亿元。张力认为,我国已经进入教育与学习资源“战国时代”,依法构建各级政府、服务供需各方、社会各界之间的新型关系,将是大势所趋。

在正规教育领域,如何形成鼓励民办学校按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组织属性、开展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创新的有效机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还有待于建立健全。

在全民终身学习领域,如何平衡政府和市场两大资源配置机制、运用各种制度模式打造规范性更好的服务新业态,让不同类型的教育服务供给方各安其位、有序健康发展,满足亿万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与学习需求,将是今后奋力前进的总体方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