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提别克·加斯木汗:退伍不褪色 传承红色精神

新疆日报讯(记者张婷 通讯员王少勇报道)“我从小就生活在可可托海,我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让人们永远记住可可托海的历史,永远记住可可托海精神。”7月24日,巴哈提别克·加斯木汗对记者说。

已经61岁的巴合提别克身材瘦削,干净利落,始终保持着军人挺拔的身姿。他是富蕴县可可托海镇的一名“矿二代”,1978年,他光荣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阿勒泰地区第一批少数民族空降兵。

如今,脱下军装的巴哈提别克从未忘记退伍不褪色的誓言,从未忘记那抹骄傲的天空蓝。

1982年,复员后的巴合提别克被安排在新疆有色金属可可托海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工作,一干就是17年。

17年中,不管干什么工作,做什么工种,巴合提别克都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再大的困难,他主动克服;再大的危险,他也第一个上,始终保持着积极主动、不怕艰险、勇敢顽强的军人作风。

1999年,由于公司改制,大部分职工被分流到乌鲁木齐、阜康等地,当时作为公司留守处副经理的巴合提别克提出留在可可托海。请求被批准了,他如愿留了下来,但等待他的却是下岗分流。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巴合提别克一直想不通。直到有一天在乌鲁木齐逛书店,一本《亮剑》吸引了巴合提别克的目光,《亮剑》里李云龙的经历让他豁然开朗。巴合提别克没有再纠结,他以装卸工的身份又重新上岗。后来,稀有公司物资供应部看中他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特招他做了一名安保人员。

安全保管是头等大事,防盗窃、防错领、防错发。看似轻松的工作其实不轻松,正因为巴合提别克把每件小事做细了、做实了,十多年间没有发生任何差错。

1999年以后,随着大批职工离开可可托海,留下的旧物件、旧票据、旧书报,堆满了小镇的中心街道,巴合提别克像一个淘宝者,在大家所谓的“垃圾堆”中找寻“宝贝”。渐渐地,家里的藏品越来越多,他也觉得收藏越来越有意义。

当得知阿勒泰地区要把可可托海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时,巴合提别克特别开心,因为他多年的收藏终于有了用武之地。2017年,巴合提别克把这些老物件和所有的珍贵资料归类整理后,全部捐献给了矿区陈列馆。不仅如此,他还来到陈列馆,成了一名义务讲解员。

“我想通过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向人们诉说可可托海那段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光荣历史。”巴合提别克说,“我把这些老物件捐给矿区陈列馆,就是希望人们能够永远记住可可托海,永远记住可可托海精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