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妮·莫里森
据家人和出版商透露的消息,本周一(5日)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在纽约Montefiore医疗中心逝世,享年88岁。
6日,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在推特上发表纪念文字,配图为托妮·莫里森与奥巴马2012年在白宫的照片。
莫里森是我们的“国宝”,她是一个优秀的故事讲述者,她的写作时对我们的良知和道德想象力来说是一次富有意义的挑战。——贝拉克·奥巴马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年生于俄亥俄州洛雷恩,霍华德大学毕业,20世纪60年代末登上文坛,其作品情感炽热,简短而富有诗意,并以对美国黑人生活的敏锐观察闻名。她的主要成就在于长篇小说,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历史上得此殊荣的唯一黑人女作家。瑞典文学院给她的评价是:“在小说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使美国现实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充满活力”。
莫里森的主要作品有《最蓝的眼睛》(1970)、《苏拉》(1974)、《所罗门之歌》(1977)和《黑婴》(1981)等。她所主编的《黑人之书》(The Black Book),记叙了美国黑人300年历史,被称为“美国黑人史的百科全书”。1989年起,莫里森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授文学创作。她还曾担任兰登书屋编辑、资深编辑。
《宠儿》新经典文化 2006年版
托妮·莫里森的作品在中国一直有翻译出版。其中,《宠儿》是托妮·莫里森最震撼人心、最成熟的代表作,已成为当代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畅销的作品之一。小说完成于1987年,1988年即获得美国普利策小说奖。2006年《纽约时报》召集125位知名作家、评论家、编辑及文坛泰斗等选出自己心目中“25年来最佳美国小说”,《宠儿》得票最高,名列第一。
《所罗门之歌》新经典文化2009年版
《所罗门之歌》是托妮·莫里森的另一部名作,1977年出版,小说以“黑人会飞”这则古老的民间传说为故事主线和象征核心,融合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以极具想象力又颇具口语化风格的语言,运用民间色彩浓厚的神话故事,阐释了一个深刻的人类命题。
莫里森善于博采众长,巧妙地将现实主义与多种叙事技巧相融合:魔幻、荒诞、象征、神话、寓言、隐喻、意识流……她是一名出色的手艺人,她的伟大创新可与福克纳、马尔克斯、伍尔夫相媲美,这也许就是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托妮•莫里森曾说:“我只有二十六个字母,我必须用我的技巧使读者看到颜色,听到声音。”
黑人文化是莫里森小说里的重要主题,晚年的莫里森也一直活跃于公众视野之中,发表演讲、接受电台采访、对公共议题发表评论……“我对沉迷于某种私人的,封闭的想象力的写作并不感兴趣,”她说, “在我看来,最好的艺术是政治性的,作家应该让政治性和小说的美同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