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难得,但是人能受菩萨戒也应不要忘了幽冥界的受苦众生,甚且要代替受戒,引导其到光明的境界。一般人以为看不到的东西就不存在,但其实阴气是存在的,因为没有鬼,就没有人,也没有神,毕竟都是在六道轮回中回转的,只顾眼前而不知帮助亡魂,则种种灾难发生亦将莫明其所由。
——宣化上人
『什么是幽冥戒』
“幽冥戒”顾名思义,就是在世的人为亡故的亲友、历代祖先、冤亲债主、堕胎婴灵、七世父母等求受皈依及大乘菩萨十戒,愿幽冥界的众生,得到佛法的利益,离开幽冥的罪苦。
“幽冥戒”是为一切孤魂亡灵所受持的戒法。幽冥世界的众生由于业力的束缚,所感召的都是痛苦,《地藏经》中说得比较详细。幽冥众生很难自由,很难作功德。鬼道众生具有五种通力,只要有缘被转到正轨上,就容易得到度脱。
借着亲戚朋友的善缘,让他们有进入清净坛场的机会,亲近三宝,听闻解脱之道、做功德、修供养。随着法会的流程,导正他们的颠倒妄想,转动他们的正念、善念,使他们有机会从佛法、受戒里重获清净,降服贪嗔痴的执着。
凡是想为亡者求受幽冥戒的人,代求者应该发广大心,愿幽冥界众生同时得到佛法利益,离开幽冥的罪苦,往生善道。
并且要观想亡者的容貌,发深切的信心代替亡者顶礼三宝,如此才能感得亡者一起发至诚心,求受皈依及大乘菩萨十戒。要这样发心,才可以感应道交,真正做到替亡者求受幽冥戒。
恒实法师说,受幽冥戒是行大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一个人他父母可能已经往生了,生前他自己不懂得行孝道;当他觉悟要行孝道的时候,没办法,父母已经不在了。你本来还有几十年可以服侍他们,尽孝道报父母恩,很可惜错过了。那怎麽样?幽冥戒可以帮你继续行孝道。我所代表的灵魂已经往生了,我都愿意继续给他们做功德,回向幽冥戒的功德,那是把孝道延长了,越过了他们身体已经不在的阶段。这是不是很妙的?这是令孝道法门的功德能继续。为什么?因为人虽然不在旁边了,可是彼此的关系在我们心里还是继续着,所以你就用这个关系来做功德为他们回向,这是很妙的。这是上人在万佛城所解释的幽冥戒。 ”
『幽冥戒的功德意义』
经云:入佛法海,信为根本,渡生死河,戒为船筏。
由经文我们可以了解,戒有「解脱」的意思。佛陀制戒,依众生的根机而有所不同,有僧伽精进行道的出家戒,也有 方便 居士修出世行的八关戒斋,至于专为超度幽冥众生离尘出苦的「幽冥净戒」,则比较少为一般人了解。
为亡者忏悔发愿后,身心清净,乃可进而求受妙戒,但为增长亡者的净信,在求受妙戒之前,犹应先代受「四不坏信」:
第一皈依佛:佛是「觉」之意。
由皈依外在事相的佛宝,启发亡者本自具足的觉性。
第二皈依法:法是「轨持」之义,亦即「正」的意思。
由皈依佛知佛见,启发亡者自性的正知正见。
第三皈依僧:僧是「清净和合」之义。
僧人六根清净,理事和合,为亡者皈依,剃发染衣、荷担如来家业的僧人,祈愿彰显亡者本来清净无染的自性。
第四皈依戒:戒是一切佛菩萨本源,一切众生佛性种子。
戒的精神主要是「 防非止过、断恶修善」,同时度化一切众生也能防非止过、断恶修善,同跻解脱的彼岸。亡者皈依戒的精神,不但自己能够止恶向善,更能发大乘心,乘菩提愿,回入娑婆度化众生。
所言「四不坏信」,不坏就是不退失的意思,亦即在历缘对境时,能时时忆念「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戒而不犯」四种清明无晦的自性。亡者受「四不坏信」后,信愿坚固不退,乃为正授大乘菩萨十戒。
至于亡者纳受妙戒后,是否能立即心开意解,获得戒体清净、信愿行三资粮具足的殊胜功德,则视亡者的福慧因缘而定,而此福德因缘,或为亡者本自具足,或来自阳上子孙广修供养、代植善因,故而若亡者生时善根微薄,为人子女者最好能代为屡受幽冥净戒,为之增长冥福,祈求早日远离幽冥之苦,往生善道,此则名为真孝亲、真报恩。
因此,凡为人子女者欲超拔祖先,报答亲恩,或个人欲超度怨亲债主,祈求解怨释结,减轻障碍,均可为亡者求受『幽冥净戒』。
『长春万寿寺授幽冥戒法会』
长春万寿寺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下午隆重举行授幽冥戒法会,由此功德回施一切有情众生,超荐历代先远宗亲,乃至十方一切法界众生,皆能蒙受法益。
法会时间及安排
2019年8月15日,农历七月十五
15:30-18:30
授幽冥戒 供奉幽冥灯/盂兰盆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