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gge,何为缔造丹麦式幸福?

Hygge,缔造丹麦幸福? 当人们意识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能代表生活质量,总是名列全球最幸福国家指数

Hygge,缔造丹麦幸福?

当人们意识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能代表生活质量,总是名列全球最幸福国家指数排行榜前位的丹麦引起了全球的注意。有人说,丹麦之所以幸福,除了优渥的福利、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 Hygge 的奥秘。

在去丹麦前,我甚至不会读这个单词。丹麦旅行二十多天后,我可以顺畅地学着丹麦人的语气——[hoo ga]。

曾经作为哥本哈根幸福研究所首席执行官的丹麦人迈克·维金,写了一本全球畅销书《Hygge:丹麦人为什么幸福》。作者不厌其烦地和我们解释了什么是丹麦人的 Hygge, 如何才能感觉到 Hygge, 我们如何学习 Hygge。 从穿衣打扮、家居装饰、户外体验,丹麦人如何塑造了这一独特的文化。而一言以蔽之,这本书想告诉我们的是:人们应该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通过 Hygge 感受更多的幸福。

有一种 Hygge 在手,幸福我有的错觉?

柯林斯词典在 2016 年将其列为第三大热词并解释为 “创造一种舒适的环境来提高幸福指数”,它代表了一种让平凡的每一天都变得更加美好的幸福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

而我已经迫不及待去弄懂了。

Hygge 的夏日

在旅行刚开始的几天,我和遇到的所有人说,我们谈谈 Hygge 吧。一些人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似乎在说:这有什么好谈的?而且我发现,即使我问了,他们也没有给出什么满意的答复,或许就像问中国人:来和我们谈谈使用筷子吧。于是我决定放弃,亲自去寻找 Hygge。

哥本哈根罗森堡花园是个闲适的公园,有大片的开放草地。阳光好的天气下,人多如草地上的绵羊。一人独坐晒太阳读书的、睡觉的,三三两两带着野餐篮吃下午茶的,一群人围坐着喝啤酒举行野餐会的,那种惬意的氛围似乎预示着有什么隆重事件上演。

但它只不过是工作日下午的时间,早早下班放学的哥哈人,都跑出来迎接太阳。你很容易被他们的惬意感染,也开始歪坐在草地上,翻包找出一袋零食,嘴角上扬。Hygge 大概是有磁力的——可以吸住所有靠近的人。

一群人一起 Hygge 固然有趣,但你也可以随时随地为自己创造 Hygge 的一片天。

在丹麦设计博物馆的后花园树阴下留着一片窄窄的草地,旁边是露天咖啡座椅,三三两两坐满了人。一个瘦高的男士端了咖啡,悠悠闲闲地将披在身上的夹克铺在草地上,随意地侧躺了下来。支着手肘一边喝咖啡,一边看过往的人。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懂得 Hygge 的丹麦人!他躺倒的那一刻我仿佛读到了他的内心:充满安全感的惬意。

我们还亲眼见证了有人趴在马路边的草坛里带着野餐布穿着泳衣晒日光浴,见证了城市公路间的便利店门口酣眠在草地里的人,随时随地果然不假,他们也真的不是流浪汉。

单车上的 Hygge

在瑞典挪威你可能常常被身高一米九金发碧眼的冷峻面孔惊艳到,但是这些人压根没有丹麦人的温暖属性。

你骑着车欣赏着田野间无尽的风景,心满意足,突然后面飞快冲上来一辆单车,前座横杠上坐了带了头盔的小孩,扭头和你说”Hej”,接着骑车的大人也和你报以微笑,真是让人心花怒放。

在乡下小路迎面遇到光着膀子悠悠骑车的大爷,也面带微笑和你打招呼,丝毫不觉得光膀子这一举止有何不妥(我当然也不觉得有何不妥):他沉浸在自己的 Hygge 世界,更何况我们来到的是他的地盘。

在单车上遭遇快乐的丹麦人,几率非常的大。可以说,单车也是丹麦人 Hygge 的一种方式。

通过单车不仅让身体感觉轻盈,还可以去拥抱自然、享受阳光。所以经常骑车的人会比开车或坐公共交通的人快乐许多,而且骑车越快越快乐(据说)。

我们在哥本哈根街头的经历证实了这一说法,人们都骑得飞快,打扮靓丽,说说笑笑。丹麦政府也鼓励人们骑更多的车,修高速自行车道,骑得越快越好。

Hygge,要有光

夏天总是让人充满欣喜的,日光充足,太阳不落,人们拥抱自然,Hygge 是那么的简单随性。而从 11 月到 5 月份漫长的黑夜让人心生抑郁,为了让家中看起来温馨,他们费劲力气花了大把时间和金钱装饰自己的家。

就像远古时代穴居动物那般,为了抵御危险、黑暗和风寒,总会想法设法使那一小块容身之地尽量舒适。丹麦人的这种竭力让生活温馨、不那么凄冷的举动,便是对 Hygge 的渴望。

在天黑得早的冬天,不管是在哥哈市中心还是菲英岛的小镇,你不可能不注意到,丹麦人的阳台亮起星星点点的彩灯,而窗台一定会摆着几盏台灯,流淌出温润如玉的、琥珀色的灯光。而每一盏有着柔美光线的灯背后,都极可能有一位丹麦家喻户晓的设计师。

你望着窗台,很有可能和一双望着街边的眼睛遇上:丹麦人开始在自己的 Hygge corner 享受一天中最美妙的时刻了。或一人独坐,或两人喝点热红酒;或者只留了窗灯,人已经陷在沙发里,去享受电视机的聒噪了。

照亮一个房间不需要花太多钱,但是想要获得有质感的灯光,却是一件值得琢磨的事情。丹麦人相信,再奢华的家具、再有风格的地毯,都没有灯光营造的气氛重要。因此丹麦一众杰出的设计师们花大量的心血去研究,如何提升灯光的质感和设计感。

所以说,动辄几千甚至上万的丹麦经典设计的灯具,不止是造型设计,更是光线、氛围感的设计。丹麦普通人也乐意斥巨资买这样的灯。放眼世界,除了丹麦及北欧国家,算少见的了吧。

我们在丹麦菲英岛 18 世纪小屋吃饭的夜晚,主人点了一盏煤油灯,当她拿乳白的玻璃罩子罩上油灯的一瞬,我们惊奇发现,这盏煤油灯光散发的色泽,优秀如一盏 Mutto 的白玉灯。

丹麦人认为的最高级最美的灯,是同蜡烛、火柴燃烧产生的色温等同的。有了这光,才能有 Hygge。

Hygge,关于“家的设计”

从雅各布森的蛋椅、7 号椅,到保罗·汉宁森的 PH 灯、维纳·潘顿的花瓶灯,在丹麦设计发展的鼎盛时期,经典设计层出不穷。不管是这些椅子,灯具,还是乐高玩具、Kay Bojesen 的木头猴,又或者是享誉全球的顶级音响,这些都是丹麦人围绕家的设计。

△ O.C.E. 丹麦办公室

我倾向于理解,因为人们对 Hygge 的追求,而促使丹麦人在家居探索上不断努力,从而诞生了一大批经典的家居设计。

旅行中的 10 个 Hygge 瞬间

在丹麦旅行的那些天,我们亲身体会了丹麦人的 Hygge, 也对丹麦式幸福有了自己的理解。以下是我们旅行中的 Hygge 瞬间,或者说,愉悦事物清单。

·在Kavebold Wave,那些脱光了衣服享受炽烈阳光的肉体,排成一排。有人在大放音乐,有人躺在太阳椅上带着墨镜打瞌睡。

·艾尔岛,骑车从艾若斯科宾沿着丹麦国家骑行路线 N8 前往瑟比小镇的路上,穿过乡下小屋,透过高高的绿篱,隐隐约约看到有人在自家院子里穿着泳衣,一边晒太阳一边读书。狗在吠。

·在路易斯安纳艺术博物馆的斜坡草地上,人们席地而坐,迎着海风望向远处,所有人都默然不说话。

·菲英岛,斯哥德姆庄园。我们坐着敞篷拖车在午后炽烈满溢的阳光下,巡游庄园一望无际开满白花的苜蓿。主人耐心告诉你,每种植物的名字。

·菲英岛的午后,骑单车在乡间小路上,眼前仿佛只有树影晃动和安静吃草的马。这时迎面悠悠骑车来了一位光着膀子的大爷,和你悠悠说一句:Hej。

·骑行在海滨线,一对穿着泳衣的男女光着脚在马路上走着,他们的皮肤被阳光镀了一层金色。

·一座两百年的古老房子里,晨起顶着头乱发趿着凉鞋拿着铁铸的火钩料理炉火,煮上一壶粗颗粒的咖啡。

·我钻在厨房里鼓捣着什么,大伟突然隔着一个房间喊我:大葱,快看我的新鞋!我永远忘不了那个瞬间,他趿着维京时代的木屐,在地上来回走着,笑着。

·我们骑车,骑着骑着我就落在后面了,再在林间路旁发现大伟时,他在认真观察一群小野鸡。

·住在一个丹麦画家曾经住过40年的乡下房子里,现主人Karren将餐桌上悬挂的煤油灯点燃,温润的光透过乳白的玻璃罩子发散,记忆里还有她妈妈手织的绿色餐布。

✍️

何为 Hygge?

丹麦旅行最 Hygge 推荐

·一个酒店 Hotel the Monica

·

一个餐厅Café fleuri

·

一个目的地 Aero Island

·

一个杂货店 BLÅBÆR gårdbutik

如何拥有一个 Hygge 的家

1“要有光”,记住,没有蜡烛(或温柔的台灯)就没有 Hygge。

2

一些柔软,靠垫、毛毯、枕头,永远不嫌多,躺倒在这些柔软里融化吧。

3

木头给我们自然的感觉,让我们觉得舒服。

4

任何你能找到的纯天然的物件都可能是 Hygge 的。比如叶子、坚果、树枝、动物的皮毛、绿植。

5

谁会拒绝一个摆满厚厚书的书架呢?读一本好书,让你身心愉悦。这是塑造 Hygge 相当重要的一条。

6

找些老物件搬回家。每一个老物件背后都是一段故事,是岁月的味道和时间的沉淀。这些有历史感的物件会让你的家非常有温度。

分享你的生活美学

文字 | 慕溪的葱

图片 | 以上全部图片为大伟胶片拍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