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刘中玉主编《形象史学2018下半年(总第十二辑)》

主编刘中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2019年5月出版 购书请点击

主编刘中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2019年5月出版 购书请点击阅读原文

内容简介

《形象史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办的中文学术集刊。本辑分为器物与图像、礼仪与宗教、古建与环境三个部分,主要探讨了器物与图像、礼仪与宗教、古建与环境在形象史学方面的研究,揭示了历史遗存与政治、宗教、文化艺术一体化的关系,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目录

一 器物与图像

中心-象征: 良渚文化琮与璧形而上的思考 徐峰

唐代「耳衣」考述 林泽洋

图像证据的证明、诠释与甄别: 「礼部评验书画关防」印考 李万康

早期宝卷版本中的插图(15~16 世纪)及「看图讲故事」的理论问题 白若思

《钦定格体全录》的人体骨骼图及其中国化演变 杨奕望

二 礼仪与宗教

秦汉社会礼仪中的用色考察—— 以丧礼和降礼为例 曾磊

围绕敦煌莫高窟第217 窟的开凿与重修之历史——汉语史料中的供养人 (日)菊地淑子

《张留孙碑》与元中后期的玄教 吴小红

由儒入巫? —— 台湾书院的历史变化 耿慧玲

三 古建与环境

试论辽代阁楼式佛塔在建筑史与文化史上的意义——以内蒙古庆州白塔、丰州白塔与山西应县木塔为例 张景峰 张旭东

清代土默特川平原环境印象变迁的历史考察 崔思朋

征稿启事

《形象史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办、面向海内外征稿的中文集刊,每年出版两辑。凡属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范畴的专题文章,只要内容充实,文字洗炼,并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均在收辑之列。尤其欢迎利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各类形象材料进行专题研究的考据文章,以及围绕中国古代文化史学科建构与方法探讨的理论文章。此外,与古代丝路文化和碑刻文献研究相关的文章,亦在欢迎之列。具体说明如下。

一、本刊常设栏目有理论探讨、名家笔谈、器物与图像、考古与文献等,主要登载专题研究文章,字数以2万字以内为宜。对于反映文化史研究前沿动态与热点问题的综述、书评、随笔,以及相关领域国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须提供中文译本),亦适量选用。

二、来稿文责自负。请提供word 电子版,使用简化字(请参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6 年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如为打印稿,须同时提供电子版。文中附图须提供清晰的照片、底片或翻转片(图片大小应在3M 以上),并确保无版权争议。

三、来稿章节层次应清晰明了,序号一致,不建议采用英文、拉丁文等字母(包括大小写)标列序号,建议采用汉字数字、阿拉伯数字。举例如下。

第一级:一 二 三;

第二级:(一)(二)(三);

第三级:1. 2. 3.;

第四级:(1)(2)(3)。

四、中国历代纪年(1912 年以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须标出公元纪年。涉及其他国家的非公元纪年,亦须标出公元纪年。如清朝康熙六年(1667),越南阮朝明命元年(1820)。

五、来稿请采用脚注,如确实必要,可少量采用夹注。引用文献资料,古籍须注明朝代、作者、书名、卷数、篇名、版本;现当代出版的论著、图录等,须注明作者(或译者、整理者)、书名、出版地点和出版者、出版年、页码等;期刊论文则须注明作者、论文名、刊物名称、卷期等。同一种文献被再次或多次征引时,只须注出书名(或论文名)、卷数、篇名、页码即可。外文文献标注方法以目前通行的外文书籍及刊物的引用规范为准。具体格式举例如下。

(1)(清)张金吾编《金文最》卷一一,光绪十七年江苏书局刻本,第18 页b。

(2)(元)苏天爵辑《元朝名臣事略》卷一三《廉访使杨文宪公》,姚景安点校,中华书局,1996, 第257~258 页。

(3)(清)杨钟羲:《雪桥诗话续集》卷五上册,辽沈书社,1991年影印本,第461页下栏。

(4)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简本)》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第295 页。

(5)苗体君、窦春芳:《秦始皇、朱元璋的长相知多少——谈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图片选用》,《文史天地》2006年第4期,第46 页。

(6)林甘泉:《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及其历史价值》,《光明日报》2003 年10 月28 日。(7)Marc Aurel Stein, Serindia (London: Oxford Press,1911), p.5. (8)Cahill, Suzanne, “Taoism at the Song Court: The Heavenly Text Affair of 1008.”Bulletin of Sung -Yuan Studies 16 (1980): 23-44.

六、来稿一律采用匿名评审,自收稿之日起三个月内,将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告知审稿结果。稿件正式刊印后,将赠送样刊两本。

七、本刊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 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邮编:100732。

联系电话:010-85196443。

整理:石石 排版:Claire 审核:李丽丽 宋荣欣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