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褐藻Ascophyllumnodosum的岩藻糖改善载脂蛋白E缺陷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

20190812 周一 来自褐藻Ascophyllum nodosum的岩藻糖改善载脂蛋白E缺陷小鼠

20190812 周一

来自褐藻Ascophyllum nodosum的岩藻糖改善载脂蛋白E缺陷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

Food Funct (IF: 3.241,1区)

推荐|孟雅祺(华中农业大学)

研究背景

心血管疾病(CVDs)是全球范围内致病和病死的主要原因,而动脉粥样硬化是CVDs的基本病变。高脂血症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胆固醇逆转运(RCT)被认为可以减轻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虽然有报道称岩藻糖具有降血脂作用,但其潜在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此外,也很少有研究揭示岩藻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机制。

研究方法

该研究先对岩藻糖进行了基础化学分析、单糖组成分析、分子量测定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接着将20只载脂蛋白E缺陷小鼠均分为四组:模式组(0.9% 氯化钠胃),非诺贝特组(50 mg kg −1 d −1灌胃),低剂量岩藻糖组(50 mg kg −1 d −1灌胃)和高剂量岩藻糖组(200 mg kg −1 d −1灌胃),进行了为期八周的实验。实验人员分析了小鼠的血浆和组织匀浆,并进行了组织病理学分析。对小鼠器官分离纯化的RNA进行RT-PCT分析并对蛋白质进行分离、SDS-PAGE电泳及免疫印迹实验。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岩藻糖可改善高脂饮食的载脂蛋白E(apoE- / -)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及剂量依赖性血脂水平。岩藻糖处理显著提高了apoE- / -小鼠肝脏中清道夫受体B1(SR-B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β,肝X受体(LXR)α,ATP结合盒转运体(ABC)A1,ABCG8的表达;还显著降低了PPARγ,甾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的表达,而不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胆固醇7α-羟化酶A1,LXRβ 和ABCG1。在apoE- / -小鼠小肠中,岩藻糖显著降低了鞘磷脂沉积病C1样蛋白1抗体(NPC1L1)的表达并显著提高了ABCG8水平。

研究结论

本研究第一次证明来自褐藻A. nodosum的岩藻糖可通过调节RCT相关基因和蛋白质表达降低了apoE- / -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其或许能作为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

学者简介

宋伟国

宋伟国,男,1973年5月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科技专家库入库专家,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潍坊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硕士生导师,聊城大学兼职教授,潍坊医学院创新药物研究中心主任。毕业于山东大学生物医药专业获博士学位,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2项,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3项,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3项。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项,获得省部级奖8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第二位)、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首位),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4项(首位),国家环境保护科学进步奖1项(首位);发表SCI与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郭守东

郭守东,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1)活性分子调控脂代谢的分子信号通路;2)活性分子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网络机制。2004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制药工程专业;2007年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研究中心,获得药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获得药物化学博士学位。2010~2018年1月,在泰山医学院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所工作;2018年2月入职潍坊医学院药学院创新药物研发中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曾参与国家重点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余项。截止目前,授权发明专利4项。曾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Carbohydrate Polymers, BBA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 of lipids, Atherosclerosis等杂志发表科研论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