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00+家动画公司地域图鉴|国漫进化论(2)

文_郭丽娟 中国动画从萌芽,到飞速发展,经历沉寂,到蓄势待发,中国动画走了近百年。2010年之后,中

文_郭丽娟

中国动画从萌芽,到飞速发展,经历沉寂,到蓄势待发,中国动画走了近百年。2010年之后,中国动画在蛰伏20年之后,迎来新生,动画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逐渐被各地方重视起来。

政策助力、内地动画企业花开遍地

90年代初开始,中国动画陷入一片沉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开始大力扶持国产动画。先后颁布了多个支持国产动画的政策,2004年关于支持国产动画发展的政策更是密集发布,据统计,至少有6个文件涉及助推国产动画发展。2005年,《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对从事动画、漫画创作、出版和生产以及动画片制作、发行的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

得益于政策的助力,大量民营动画企业浮出水面,我们熟知的金鹰卡通、宏梦卡通、喜羊羊东家原创动力、猪猪侠东家咏声动漫,以及现在在3D动画领域颇负盛名的玄机科技等企业都成立于2004-2005年。

此后,随着更多利好政策的推出,中国动画企业开始逐渐壮大。2009年《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当年首批通过认定的动漫企业名单就正式公布。此后基本每年政府相关部门都会对动漫企业进行认定(2016年未公布),据IP价值官(ID:IP-Valuer)统计,自2009年以来,有关部门共发布9批通过认定动漫企业名单,总计认定企业达到854家。

▲2009-2018通过认定的动漫企业数量

从全国范围来看(内地),由于2004年之后动漫企业数量迅速增长,2009年-2012年,通过认定的动漫企业数量众多,2013年开始,通过认定的动漫企业数量开始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统计发现,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域均有通过认定的动漫企业,可以说在动漫企业区域分布上已经形成花开遍地之态。其中广东省通过认定的动漫企业数量最多,达到113家,占比高达13.23%,北京市与江苏省分别以96家、91家的成绩分列二、三位。福建以52家的数量居于第四位,上海市以51家的体量位居第五,浙江省则以45家位列第六。

▲各省通过认定的动漫企业数量

中国动漫企业迅速发展,除了中央层面的政策,各地区出台的利好政策也是助推其发展的有效力量。

例如动漫企业集聚的广东省,在原创动力、咏声动漫等企业建立之后,广州市在2006年又发布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软件和动漫产业发展的意见》,从资金、人才等层面全力支持动漫企业发展,并且十分欢迎外来企业落地广州,《意见》明确表示:每年引进8―10家国内外大型知名软件或动漫企业落户广州,对国家、省、市重点软件和动漫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办公用地(房)、创新项目、研发机构建设、人才培训、高级人才奖励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

多年来,我国各主要省市都发布了动漫产业的利好政策,但由于经济基础、人才储备、优惠力度、自然环境等条件不同,导致中国内地动漫企业虽花开遍地,却发展极不平衡。

东多西少,差距极大

中国动画发展,无论是从企业数量,还是从内容产量来看,东西差距都非常明显,整体上呈现出动画企业数量东多西少,动画产量东高西低的态势。

从统计来看,中国动漫企业整体上呈现出东多西少,且密集集中在东部地区的状态。

首先,从通过认定的动漫企业数量来看,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数量最多,达到了558家,占比约65.34%;中部地区动漫企业数量为198家,占比约23.18%;西部地区动漫企业数量仅为98家,占比约11.48%。

其次,从通过认定动漫企业数量及连续性来看,TOP5地区从第一批开始,每一次都有企业通过认定,从未间断,而发展较缓慢地区,通过认定的动漫企业不仅数量极少,而且大部分评选年份都处于缺位状态,西藏自治区直到2015年才开始有通过认定的动漫企业出现。

▲通过认定的动漫企业时间数量统计

中国动漫企业各省之间数量差距极大,整体上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从东部到西部,中国动漫企业数量呈现递减趋势,且同一区域内部也存在一定差距。

以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为例,广东省不仅通过认定的动漫企业最多,而且动漫产业占全国3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深圳为支撑,以东莞和澄海为加工制造基地的动漫产业集群。就动漫企业而言,广东注册的动漫公司超过700家,专业性的动漫公司有140余家。而海南省,通过认定的企业只有两家,且2013年开始才通过首个认定,整体市场份额也远远没有办法和临近的广东省相比。

而在重点动漫企业的认定上,同样是东部优势明显。

2010年开始,有关部门先后三次发布了“通过认定的重点动漫企业名单”,名单总计43家动漫企业。小V统计发现,这些重点企业基本分布在动漫企业集中的省市,目前通过认定的重点动漫企业分布在北京、湖南、广东、上海、天津、江苏、江西、湖北、浙江、黑龙江、河南、重庆、山西、安徽14个省级行政区域内,其中北京市、湖南省、广东省重点动漫企业数量都为6家,并列第一。重点动漫企业整体上也呈现出东多西少的态势。

▲通过认定重点动漫企业数量统计

产量、质量差距大,内容区域特色颇明显

首先,从产量来看,中国动画一点也不输给世界。

在2004年中国新一轮扶持动画产业的政策推出后,年产量成为了产业发展衡量的重要指标。我国动画生产量指数级增长,1998年首次突破1000分钟,2002年就突破了10000分钟,2007年突破10万分钟,2011年国产电视动画更是达到26万分钟,可以说这速度简直是坐上火箭飞行。讽刺的是,世界顶级的长度却没有世界顶级的质量。

相关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着手改进,试图通过认定动漫企业的方式来规范市场,通过设立重点动漫企业来提质增效。

重点动漫企业的认定确实起到了榜样效果。央视动画有限公司凭借《围棋少年》《小鲤鱼历险记》等高质量作品成为首批通过认定的重点动漫企业之一,湖南的宏梦卡通传播有限公司与蓝猫动漫传媒有限公司则凭借《虹猫蓝兔》系列和《蓝猫淘气3000问》成为重点动漫企业,之后广东原创动力凭借《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现象级作品入榜重点动漫企业……

▲通过认定重点动漫企业及代表作品

其次,从动画内容来看,以北京、上海、广东为代表的东部地区,生产的动画作品不仅数量远胜于中西部地区,且在知名度与内容创作连续性上也是远超中西部地区。

北京地区生产的《小鲤鱼历险记》《围棋少年》等豆瓣评分时至今日依然在8分以上。

上海地区光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产出过超400部动画作品,且大部分都成为国产动画经典作品,《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至今让观众难忘;与此同时,国内第一家拥有动画出品资质的民营动画公司——上海今日动画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也诞生于上海,《百变马丁》在央视少儿等130多家国内电视台和各大一线视频网站热播,多次拿下收视冠军,2019年上线的《泡泡美人鱼》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广东地区则是知名系列动画作品持续输出的代表,诞生于2005年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诞生于2012年的《熊出没》系列都曾是国民现象级作品,且至今都在保持不断更新。

当然,中部地区也有知名度较高优质作品。湖南地区的《虹猫蓝兔》系列开篇高达9.5分,但是该系列在持续了几年之后,便进入低谷,近年来更是销声匿迹,系列动画豆瓣连评分都没有了;同样名动一时的《蓝猫淘气3000问》也没能持续更新。

再次,从动画类型来看,整体上地方特色还是十分明显的。

湖南成为了“猫系”代表,《虹猫蓝兔》《蓝猫淘气3000问》中的形象在色调和风格上有点类似,而山猫卡通有限公司更是试图打造全猫系品牌,“山猫吉咪(SMJM)”“山猫兄弟(SMXD)”“山猫功夫(SMKF)”品牌系列成为其主打节目。从整体形象和内容设定来看,湖南省的动漫公司似乎瞄准了小学生市场。

▲《虹猫蓝兔》系列

广东省则成为低幼市场的代表。除了奥飞系列动画,那部红遍中国每个角落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更成为学龄前儿童的最爱;与喜羊羊童年诞生的国民小红猪“猪猪侠”,受众也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甚至后来火起来的《熊出没》,也是低幼向风格。

▲《熊出没》系列

江浙沪地区则成为新时代青少风格动画的代表性地区。早在2007年杭州玄机科技就开始尝试青少向动画,《秦时明月》系列便是中国武侠3D动画,江苏地区也成为青年向动画开发的后起之秀,芜湖叠纸网络制作的恋爱手游《恋与制作人》风靡一时,如今正在改编电视动画的过程中。而最早尝试日系风格的还是上海,2000年的《隋唐英雄传》、2001年的《我为歌狂》便是青少向风格最早的尝试。

此外,少数民族聚集的民族地区,则以本民族故事为主。例如,成立于2009年的内蒙古瓯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则打造了首部中国草原生态题材3D动画片《草精灵》;安达动漫创作团队研制开发的《蒙古族优秀德育故事》系列动漫成功入选文化部2016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漫扶持计划创意项目。与此同时,民族地区也积极和东部发达地区形成联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传统民间文学《江格尔》,虽然讲的是蒙古族的故事,却是江苏如艺宝动画有限公司出品。

▲《秦时明月》系列

从整体来看,中国动画虽然形成了一定区域特色,但在信息急速飞快发展的今天,曾经的区域资源优势更加倾向于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的经济发达地区,在网络文学逐渐壮大的今天,国产动画从内容来源上更倾向于网文/漫画IP改编,而这些手握大量版权的公司基本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IP时代,国产动画区域集聚更加明显,马太效应越发凸显

近年来,以若森数字、玄机科技为代表的一批“新技术”动漫企业崛起,《画江湖之不良人》《秦时明月》等优质3D动画风靡市场。而与此同时,以14K+为主要受众的动画内容不断增多,且内容类型不断丰富,无论是魔幻的《镇魂街》,还是耽美向《魔道祖师》,亦或是电竞向《全职高手》都流量口碑兼收。

近几年成立的艾尔平方、追光动画、彩条屋、视美精典等企业更是贡献了诸多爆款。追光动画的《白蛇:缘起》,彩条屋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成为全民爆款的国产动画希望之作。

▲年轻动漫公司代表

而这些新一代动画企业大部分诞生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这一地区也正是中国二次元市场的活跃地带。成立于上海的B站,便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二次元平台,如今更成为中国二次元粉丝的集聚区。

95/00后年轻人深受B站影响,二次元市场正被这群逐渐长大的粉丝们搅热,而且近年来泛二次元用户也不断增长。《2018年中国动漫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除了二次元深度用户,泛二次元用户也不断增加,规模近3.5亿,在线动漫用户量达2.19亿。

可以说中国二次元粉丝诞生于网络时代,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网民分布区域也多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小V研究发现,2018年至今,抛开人口优势,中国网民多分布于东部经济发达区。

▲2018年以来中国网民地域分布统计

数据来源于百度统计所覆盖的超过150万的站点

在新兴动漫企业向经济发达区集聚的同时,大企业的内容优势也越发凸显。

彩条屋的背后是影视老牌公司光线传媒,而在内容永远为王的内容产业领域,谁掌握内容的“所有权”谁就更具优势,从这个层面来看,有钱、有技术、又手握大量内容IP的腾讯系无疑是“话语权”的掌控者。

纵观近两年的动漫市场,无论是2017年的《全职高手》《斗破苍穹》,2018年的《星辰变》《魔道祖师》,还是正在开发的大IP《吞噬星空》,凡是热度极高的,都能看到腾讯系的身影。

▲《哪吒之魔童降世》

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大企业、尤其是资金与内容优势同在的超级企业,优势将更加凸显。然而,无论是光线还是腾讯系,他们都在东部地区。

曾经上海美影在中国动漫界一枝独秀,但从当前发展来看,似乎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一超多强”的格局,且这些地区大多位于东部地区。作为文化之都,北京集中了将近80%的文化资源,从事文化内容的人基本绕不开北京,即使是诞生于深圳的腾讯,其文化类体系也扎根于北京。

市场经济背景下,动漫产业区域发展的马太效应愈发凸显。

▲《魔道祖师》

中国动漫正在重新崛起,虽然遍地开花看似繁荣,但各区域之间差距极大,并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上马极度“烧钱+烧脑”的动漫产业,或许更多时候我们需要基于文化基础、资金实力、人才优势,合理审视现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