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指南:广电总局《电视指南》杂志、传媒内参推出《2019中国广电融媒调研报告》(县级篇),从政策扶持、建设进展、模式特色、实践案例等角度,梳理2019县级融媒体建设最新进展。
来源: 《电视指南》杂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管) 、传媒内参
文/唐瑞峰
2019广电媒体融合调研报告——县级篇
融媒云驶入快车道,
5G与智慧广电赋能、密集揭牌提速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既是中央的要求,也为广电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动力:中宣部、广电总局发布的多项县级融媒体系列标准和规范,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定了操作指南和建设规范;随着云平台建设从国家、省级向市县级铺开,以广电为代表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带动县级融媒体建设成为切实可行的路径;面对新变化、新要求,广播电视行业积极探索融合创新、转型升级,5G、智慧广电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协同推进,承载了新一代广电人展望和期许。
五项标准规范全部发布实施
县级融媒体建设逐渐标准化
2019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以上两个《规范》在“要扎实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要求指导下,分析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业务类型,按照“一省一平台”的原则,对县级融媒体中心技术系统的总体架构及各项功能提出了要求,并对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信息安全、运维监控、基础设施配套要求、关键指标要求、测试与验收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规范。
4月9日,中宣部新闻局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联合发布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网络安全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行维护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监测监管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网络安全规范》以国家和行业网络安全政策、标准为依据,结合县级融媒体中心技术系统特点,从技术、管理和运维等三个层面,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网络安全进行了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行维护规范》提出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运行维护范围,包括技术系统、基础设施和辅助设施,明确了运行维护及监控的要求,规范了相关应急保障和规章制度。《县级融媒体中心监测监管规范》从内容安全、技术安全、业务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对县级融媒体中心自我监测系统和第三方监管平台的功能、系统架构、数据接口要求进行了规范。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副司长孙苏川曾介绍称,县级融媒体系共由五个标准组成:一、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规范;二、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三、县级融媒体中心网络安全规范;四、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行维护规范;五、县级融媒体中心监测监管规范。随着县级融媒体中心5项标准规范已全部发布实施,县级融媒体中心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也为指导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了关键性、基础性技术支撑。
中央加大财政支持
地方纳入财政预算
今年4月2日,中央财政部公布了2019年中央财政预算。在2019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预算数为309.54亿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30.16亿元,增长比例为10.8%。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预算数为147.1亿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18.11亿元,增长14%。
据财政部发布的说明,这部分增加的预算主要是支持县级融媒体中心及深度贫困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这意味着中央正加大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财政支持。
从各地公开报道中,可以发现各地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而将“县级融媒体建设”纳入财政预算成为不少地方的通行做法:
据湖南日报报道,湖南省永兴县委书记赵宇表示,要强化资金保障,将融媒体中心建设经费全额纳入县政府预算,将财政支出的重大活动直播、宣传片制作等业务授权县融媒体中心承办承制。
据兰州日报报道,兰州市区县融媒体中心已全部建成。在融媒体建设过程中,市、区(县)两级始终坚持将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落实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一项重要任务。宣传、组织、编制、财政等部门通力协作,统筹各方资源、强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加快研究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注重运营保障,将融媒体建设运营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报道,河北省香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焦国强介绍说,县财政拨款12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将1100万元升级拓建资金纳入2019年度财政预算,并将中心每年正常运转所需经费列入年度部门财政预算,使中心运营无后顾之忧,能够专心于进行内容生产,构建有创新活力的县级融媒体。
各地在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行扶持的同时,也借助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契机,深化机构、人事、财政、薪酬等方面的改革,调整优化媒体布局。
融媒云进入发展快车道
从国家、省级全面铺向市县级
今年2月1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国县级融媒体智慧平台”正式上线。据介绍,“全国县级融媒体智慧平台”基于央视新闻移动网的平台应用,在其客户端“央视新闻+”开设“最前沿县级融媒体”入口,从节目研发、技术支撑、内容分发、媒资共享等方面为县级融媒体中心进行全方位赋能,助力县级融媒体中心形成渠道丰富、覆盖广泛、传播有效、可管可控的移动传播矩阵,预计到今年年底,入驻县级融媒体中心将达到1000家。
今年7月,河南省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已正式通过了《支撑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平台规范要求》的国家标准验收。这是国内首个通过国家标准验收的省级融媒体中心,将在河南乃至全国形成标杆示范效应,进一步推动河南超过3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达到国家标准。
随着中央对融媒体建设的高度重视,融媒体建设也从国家、省级全面铺向市县级。无论是中央媒体层面,还是省级媒体层面,都在着力打造更为标准化的县级融媒体平台,在广电系统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中央、省级平台起支撑作用的主导模式;二是市县媒体主动出击模式;三是与民营技术企业共同合作模式,以广电为代表的省级云媒体平台为标杆复制带动县级融媒体建设,成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北京云”是受北京市委宣传部委托,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牵头,歌华传媒集团旗下歌华有线公司具体承建的融媒体平台。“北京云 融媒体”通过“1+4+17+N”的融媒体传播矩阵,提供媒体服务、党建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增值服务。
长江云以市县融媒体中心为基础,以各级党政部门为支撑,构建起省市县三级共享的区域性生态级融媒体平台,初步实现了党的声音全覆盖、信息传播全媒体、新闻政务全汇聚、网络舆情全管控。
江苏依托“荔枝云”平台强大汇聚能力和定制服务、便捷高效的专业手段,利用江苏广电在融合传播、内容生产、体制改革、流程再造等方面的人才资源优势和相关经验输出,全面助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浙江广电集团与索贝深度合作,打造的“中国蓝云”是浙江广电集团从浙江省乃至华东区域媒体融合的布局出发,为提高技术资源的共享能力、再分配能力构建的全媒体业务支撑平台。
广电媒体发挥重要力量
5G与智慧广电为县级融媒体赋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宏森曾表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既是中央的要求,也为广电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动力,各地广电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广电的行业优势、层级特征、整体力量和技术特长,积极承担、主动参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在内容承载、体验改善、服务提升、模式创新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在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县级融媒体系列标准和规范中,广电标准与之有着广泛、密切、可操作性强的衔接点,这表明广电机构在县级融媒体建设中理应发挥更大作用;在已经建设成功的许多县级融媒体平台上,广电机构所发挥的采编优势、传送优势和技术优势日益凸显,以广播电视台、有线广播电视网为枢纽和龙头建设的县级融媒体平台,正更多地成为示范性样板,这表明广电机构在县级融媒体建设中已经体现出优势特征;正在着力推进的智慧广电战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以及应急广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有着强烈的一体化特征和共生性关系,县级媒体融合与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同频共振的效果日益突出,这表明广电机构在县级融媒体建设中拥有充分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空间。
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广电5G发展、智慧广电建设等成为广电深化机构改革的重点工作的当下,5G与智慧广电正在为县级融媒体赋能,使得融媒体中心建设在数据的传输与处理上将获得更多的先进技术手段,重塑着新闻生产流程:
陕西县级融媒体中心承担着陕西省一项重点文化活动——周至县秦腔惠民演出与深圳会场的现场直播连线展示任务,这次直播连线是县级融媒体中心首次采用5G技术。
贵州移动5G实验应用于1月16日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遵义市桐梓县通过移动5G网络成功接通省、市、县三级的5G直播视频系统。
随着昆明西山区融媒体中心的揭牌启用,西山区正式跨入融媒体时代。发布现场成功实现首次5G环境下现场连线指挥调度,也让西山区成为云南第一个运用5G技术建设的县级融媒体中心。
福建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积极推进5G融合,拓宽融媒生产的双向通道。在成果展上,该技术平台展出了福建广电网络的“5G+4K”“5G+融媒体”“5G+智慧应用”等多项领先成果。
同时,展区内还展出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各类型的综合信息化创新平台,以及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师资的“慧课通” 教育云平台等。
密集揭牌再次提速
县级融媒体建设进入攻坚战
公开资料显示,全国共有2850多个县(市、区、旗),不少省份在进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时候会率先选择试点,部分省份的市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已经实现全覆盖,甚至有部分省份多市已经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但全省均已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全覆盖情况相对较少,公开报道显示,北京、天津、上海、江西、福建、新疆等地已(将)实现了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
去年以来,北京市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紧锣密鼓——15个区级融媒体中心密集挂牌,加上早已挂牌的昌平区,全市16个区级融媒体中心均已建立,建设速度全国领先。
6月28日,上海黄浦、徐汇、长宁、虹口、杨浦、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奉贤,首批10个区级融媒体中心成立,10个区级融媒体客户端、全市统一技术服务平台也同步上线运营。
按照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天津市扎实推进区级媒体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区级融媒体中心。截至3月底,全市16个区级融媒体中心全部挂牌成立,区级媒体发展进入新阶段,天津市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6月28日下午,由江西广播电视台赣云融媒体中心承建的都昌县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都昌县融媒体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江西全省100个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全部挂牌成立,实现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
据闽南网报道,截至12月17日,福建省84个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全部挂牌成立,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
截止目前,新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各项工作持续稳步推进,新疆85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部挂牌,融合效果初步显现。
一中心多功能化
“新闻+政务+服务”功能衍生多种模式
全国有34个省级,334个地级,2850个县级行政区,由于每个地方媒体发展的情况不同,这也就决定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主体和合作渠道的不同,随着全国各地各级融媒体中心的陆续建成,县级融媒体中心正朝着“一中心多功能”方向努力,以“新闻+政务+服务”为主功能衍生出多种模式。
虽然县级融媒体中心具有政治属性和公共服务属性,县级融媒体中心将会成为党重要的执政手段和主流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但县级融媒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具有商业属性。如何在媒体融合的潮流下,重塑商业模式,在做大做强主业的同时拓展服务和营收能力,从而更好的反哺主业,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持久发展能力。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目的是“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功能地位和机构属性,但要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可持续发展,还须坚持政府“输血”和平台“造血”双管齐下,在坚持采编经营两分开的基础上增强融媒体中心自身的“造血”功能,使融媒体中心通过市场化运营实现价值变现。
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十大推荐案例
北京延庆
北京延庆融媒体中心探索出了国内首家“广电+报业”的融媒体模式,延庆从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实施媒体融合:对内层面,整合延庆报、延庆电视台、延庆广播中心和新媒体等传播资源;对外层面,延庆融媒体中心与人民网、光明网等中央媒体合作。
浙江长兴
浙江长兴传媒集团整合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资源,创新运营架构,形成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集约化融媒体运作模式;重塑采编流程,实现了不同媒介对同一信息进行不同形式的差异化报道;统合营销方式,将营销与产品生产融合,变以往卖“硬广”为卖产品、卖服务。
河南项城
河南省项城市整合新闻资源,建立了“一中心八平台”的融媒体中心,融合了八大宣传平台——市电台,市电视台,《项城市讯》,《项城瞭望》,项城网,瞭望项城官方微信、微博、APP客户端,整合全市70家网站和42个微信公众号。
浙江萧山
浙江萧山区融媒体中心整体框架为“一心两翼九端千点”。一心指萧山区融媒体指挥中心;两翼指萧山日报和萧山广播电视台两大媒体;九端指萧山日报、萧山广播电台、萧山电视台、萧山发布、萧山网、智慧萧山等九个主要发布平台和端口;千点指以上这些发布端口的二级发布端口,约一千家,主要包括萧山日报、萧山广播电视台、萧山网所属的多个微博、微信平台,萧山区级各镇街、各部门的网站、微博、微信等。
河北辛集
河北辛集市整合原有报、台、网等7个媒体平台,设“六部一办”,坚持“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建立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历史资料、成品稿件库等6大多媒体数据库。
江苏邳州
江苏邳州市融媒体中心是以广电为基础展开,整合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媒体资源,以新技术、新应用为引领,以中央厨房建设为核心,构建“两台一报一网、两微一端多平台”八位一体运作模式。
湖南浏阳
湖南浏阳市融媒体中心作为中宣部首批试点单位,全面整合浏阳日报、浏阳市广播电视台等市属媒体资源,创新推出“掌上浏阳”客户端,开设政务服务、网上课堂、智慧城市等多项功能,实现集“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办政务、买商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江西分宜
江西省分宜县以原县广播电视台为主体,将县属的广播、电视、内部机关报、两微一端、政府网整合为一,成立县委直属正科级全额拨款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分宜县融媒体中心,归口县委宣传部管理。
河南汝州
河南汝州市融媒体中心,探索“报、台、网、微、端”融合发展的路子,打造县域融合发展的“全媒体”。以大象融媒为融媒平台总支撑,整合中广云视、山东轻快等全国业内领先团队的技术资源,开发建设了具备跨媒体、跨网络、跨终端的技术应用平台。
内蒙古东胜
内蒙古东胜区把东胜区新闻中心和新媒体管理中心两个科级事业单位整合起来,设立6个部门,实行统一管理;并将纸媒《东胜时讯》、电视媒体《东胜新闻》等传统媒体和“东胜发布”等27个“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全部整合到由新华社云平台打造的“美丽东胜”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