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14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上,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回应此前安徽扶贫工作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时表示,阜阳确实一度出现过该问题,目前已进行整改。
他同时透露,上半年,安徽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915个、处理1428人、处分545人。
谈“刷白墙”事件:
半年处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千余人
不久前,安徽阜阳市因在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被中央通报,并在多个省传达学习。
阜阳市“刷白墙”事件源于2017年3月。据媒体报道,彼时,阜阳市提出实施拆违拆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绿化提升、工业转型升级、全民招商“五大专项行动”。在此背景下,该市多地积极开展“刷白墙”行动。此举在外界看来,是浪费财力的“面子工程”,是扶贫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该事件发生后,李平被免去阜阳市委书记,一个多月后,他又辞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据悉,这一事件成为反面典型,被中央在全党通报。
今日(14日),李锦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上表示,阜阳市确实一度存在较为突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但已采取相关措施有效整改。
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
李锦斌称,今年初,安徽以整治脱贫攻坚中“刷白墙”为突破口,在全省开展“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上半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915个、处理1428人、处分545人。
同时,针对阜阳市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暴露出来的同级监督不彻底、日常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安徽采取加强对“关键少数”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从严教育管理监督的措施。针对基层反映的不担当、慢作为问题,还甄选容错免责的15个典型案例形成指导意见。
吸取教训调整工作方式
变上来开会为现场碰头
李锦斌介绍,近段以来,安徽集中治理扶贫工作中的作风不实、政绩观偏差、搞形象工程等问题。在整治过程中,阜阳市还查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方面的各类问题4300多条,整改4100了多条。
据介绍,一些地方,如阜南县吸取“刷白墙”事件教训,调整工作方式。如,此前是“上来开会”,现在变为“下去开现场碰头会”。此前是“集中开会”,现在变为“下访指导”。
李锦斌还提到安徽环境整改的情况。他表示,针对长江经济带警示片反映安徽的23个问题,将于今年8月底前12个问题完成整改,剩余11个问题将取得阶段性成效。
文/唐孜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