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对欧洲向的影视剧有所了解,一定会对其中频繁出现的树篱状迷宫花园有印象。《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哈利曾在迷宫花园大战怪物,《都铎王朝》中杀妻狂人亨利八世与英国最著名的小三安妮博林曾在汉普顿宫的迷宫花园流连忘返,《茜茜公主》里茜茜公主和丈夫约瑟夫浪漫爱情的发生地也有迷宫花园的身影。 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鬼怪出没、偷情八卦不断的欧洲迷宫花园,怎么就成了浪漫的代名词?大戏不断的欧洲迷宫花园不要太好看。
一 怪物与降魔
迷宫最早源于古希腊文化。克里特岛国王弥诺斯因为用一头普通的牛献祭海神波塞冬,因而触怒了天神。作为惩罚,他的妻子与一头白色公牛诞下了牛头怪阿斯特里翁,建筑师代达罗斯被指命修建一座囚禁牛头怪的圣殿,这座建筑便是著名的米诺斯迷宫。
雅典每年都会有7对童男童女被送到米诺斯迷宫进行献祭,雅典王子忒修斯最终决定进入迷宫杀死牛头怪。在克里特岛,公主阿里阿德涅对忒修斯一见倾心,她送给他一团拥有魔法的红色线团,最终,忒修斯靠着红线的指引到达迷宫中心,杀死了牛头怪。忒修斯自此成为了英雄。后来,阿里阿德涅之线常用来比喻走出迷宫的方法和路径,解决复杂问题的线索。
因此,迷宫这个意象最早是与怪物联系在一起的。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将迷宫视作义人所必需经受的艰苦约束的象征,与此同时,基督教将引路的线给予了自己的信徒。迷宫在这一时期成为重要的宗教艺术符号。
最宏伟的基督教迷宫位于沙特尔(Chartres)大教堂内,这座耸立在法国北部的博采平原之上的教堂,是一座哥特式建筑,有一扇巨大的玫瑰窗,密集的飞扶壁和高耸的不对称尖顶。
教堂内有一个四十英尺见方的迷宫,镶嵌在蓝黑相间的大理石之中。任何从西门进入的人都会被卷入迷宫的同心圆之中,并沿着它弯曲的十字形路线,走向迷宫中心的玫瑰花环。基督教迷宫是十字形十一径迷宫,11在奥古斯丁看来是一个罪恶的数字,因为它比基督教十诫的数量多,又比十二门徒的数量少;十一径迷宫,乃是恶魔的象征。这个迷宫中心的玫瑰花环中刻画的正是忒修斯大战牛头怪的胜利景象,因此,每个人进入迷宫的过程,所象征的正是他战胜恶魔的过程。
二 腐国迷宫花园与鬼怪文化
文艺复兴时期,从中世纪以上帝意志统治的世界,过度到一个自由意志和个人选择的新世界。都铎王朝时期(公元1485-1603)随着英国宗教改革的开始,新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势力迅速增长,在圈地运动中富人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英国开始仿效法国建造园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汉普顿宫。这个地方是英国最著名的闹鬼城堡,属于腐国人的必游之地。
1514年开始,红衣主教托马斯·沃尔西历经7年时间花费20万金币,打造了汉普顿宫这座全国最豪华的建筑。宫中有一个著名的迷宫,这是英国现存最古老的树篱迷宫,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迷宫。这座迷宫被楔入皇宫“野趣园”的一角,呈独特的梯形。因此,迷宫中的路径几乎没有直角,这让人特别难以确定自己的方位。这个迷宫在当时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上演狗血言情剧,二是不断发生闹鬼事件。
话说回来,我们的红衣主教后来因为失宠,1528年他将汉普顿宫献给了亨利八世。不久,亨利八世携情人安妮博林入住此处,本是王后仕女的安妮博林成功地小三上位成为第二位王后。3年后,由于没有男性子嗣且遭受厌弃的安妮博林以通奸罪被砍头处死。亨利八世的第五任王后是凯瑟琳·霍华德,她是安妮博林的表妹,1540年成为王后,一年后她也以通奸罪被处死。杀妻狂魔亨利八世所住的汉普顿宫自此经常有鬼魂出没,恶鬼自然就是他的这两任命运凄惨的王后了。
《都铎王朝》安妮博林 剧照
腐国人很喜欢鬼怪文化,不仅圣诞节的传统是讲M.R.詹姆斯的鬼故事,国内的众多城堡也都要和鬼怪文化沾个边。汉普顿宫的迷宫花园当然是鬼怪文化旅行圣地。沿着这条鬼怪文化,欧洲的迷宫花园在电影中多次被当作惊悚、鬼怪电影的发生地。电影《闪灵》中丹妮为了躲避父亲杰克的追杀逃到山顶的树篱迷宫,一场猫抓老鼠的惊悚游戏在此展开。电影《潘神的迷宫》则是直接将各种怪物放到迷宫之中,如猎食小孩的灰 色骷髅,看一次被吓一次。
电影《潘神的迷宫》灰色骷髅 剧照
三 偷情、性解放与浪漫
民俗文化中,草坪迷宫是恋人们的幽会场所。一篇18世纪的报道描写了萨夫伦·沃尔登迷宫是如何“为镇上的热恋男女所用”的,“迷宫中心被称为家,一位年轻的少女站在其中,她的男友则要努力在特定的时间内尽快找到她。”
迷宫也是更为放荡的活动的发生之地。例如,根据乔万尼·马里奥蒂(Giovanni Mariotti)的说法,维也纳美泉宫(Schloss Schönbrunn)中最初建造的那座迷宫被糟蹋了,因为它已经成为“士兵和女佣、军官和淑女、妓女和绅士”平素幽会的地方。
同样,18世纪,在位于意大利的皮萨尼别墅举行的狂欢派对上,一个近乎色情的游戏正在进行。皮萨尼别墅里有一座黄杨木构成的迷宫花园,中央是一座植物缠绕的塔楼,一个蒙着眼睛的女人会站在中央塔楼的塔顶上,把自己交给第一个捉到她的男人。还有一种传闻是:“一位蒙面的女士站在迷宫中央植物缠绕的塔下等候,骑士只有来到她近前才能摘下面纱,揭开真面目。” 无论如何,迷宫花园在18世纪随着第一次性解放的到来已经成为了“偷情圣地”或者“幽会圣地”。
意大利皮萨尼别墅中的迷宫花园
迷宫花园的这一特质在影视剧中也多有表现,比如近年大热的英剧《名姝》,这可不是《唐顿庄园》番外篇,而是描写一群伦敦妓女生存史的惊世骇俗之作。1763年的英国伦敦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伦敦城里近五分之一的女性需要通过卖淫来维持生活。上流社会的道德滑坡,底层女性的艰难生存,伴随着第一次性解放的浪潮滚滚而来。在这部剧中,迷宫花园也是许多名场面的常客,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英剧《名姝》剧照
迷宫花园与浪漫沾边,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后期。1327年4月6日,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在圣克莱尔教堂里见到了一位美丽的女人。他创作了一首十四行诗,赞美她“温柔的举止”与“甜美的言语”,这首诗以这几句收尾:
在1327年,
正值4月6日的黄金晨祷时,
我步入一座迷宫,却看不到任何出路。
在这首诗中,彼特拉克将朝圣者之路重新想象为浪漫爱情的历程,漂亮地完成了对迷宫隐喻的转化,开启了迷宫象征的全新世界。
“爱的迷宫”在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的欧洲非常流行。爱的迷宫既可以代表艰辛求爱路的大团圆结局,也可以代表完全相反的结果:意外的纠葛不可避免。迷宫花园后来经常被用来形容爱情,或者被用来当作示爱的法宝。汉普顿宫中的迷宫花园、美泉宫中的迷宫花园也有皇族用来示爱的成分。
1955年上映的电影《茜茜公主》中,她和丈夫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所居住的皇宫正是维也纳的美泉宫。这个皇家宫殿我们在上文曾提到过,美泉宫中的迷宫花园在18世纪是一个放荡意味十足的“幽会圣地”。而在《茜茜公主》中,它则成为了王子和公主开启美好生活的完美花园。下面这张剧照中,茜茜公主身后的树篱就是迷宫花园。
电影《茜茜公主》剧照
美泉宫的这座迷宫花园十分巨大,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看到迷宫花园入口处的巨型石拱门。
步入其中的话,则是这样的。
亨利八世为了安妮博林一掷千金,弗朗茨·约瑟夫为了茜茜公主不断修筑美泉宫,这些都给欧洲的迷宫花园增添了“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浪漫色彩。而历史上的皇族爱情到底还是悲伤的多,浪漫的少,这一点也是安妮博林和茜茜公主的悲剧结局所验证了的。
只是,现代人的想象能力太过强大,出于以上种种的史实、传闻和影视剧塑造,人们硬生生地把一个鬼怪出没、八卦不断的迷宫花园转换成了浪漫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