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尧 | 荷事无尘羁

null

null

陆金尧

1995年出生

13岁师从画家邹伟学习传统山水画

2015年拜著名书画家马杰为师学习大写意山水画和书法

2018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山水专业研究生,师从于友善

现工作生活于无锡

lujinyao.arthub.cn

null

《三生万物》 138x138cm 纸本设色 2019

陆金尧笔下的多元与统一

文 / 熊英凯

坦白讲,金尧兄是我所以为的,极有“大师之端倪”的画家,他具备着成为大师的两个核心要素,一是多元,二是统一。

我单纯对绘画的考究并不多,但对书法的考究还是颇有些自信的,此中我的一个强烈感受就是,一个卓越的书画家,必定是“多元”的——换句话说,设若一个书画家的走了一条成功的道路,那一定是他的“信念与选择”,而绝非“无路可走、迫不得已”的结果——“多元”对于一个画家来讲,就是他“选择的权利”。

这种多元包括很多方面:位于下层的是技术体验的多元;位于上层的是精神体验的多元——最终的体现,便是画家作品品类和面貌的多元。

null

《滴荷》 69x69cm 纸本设色 2017

null

《林中月色相思情》 97x55cm 纸本设色 2019

null

《绿竹》 138x69cm 纸本设色 2017

从技术体验上来说,譬如陆彦远的“如锥画沙”(不单是一个比喻,而是陆彦远正儿八经动手实践来的);颜真卿推崇的“如屋漏痕”;怀素的蕉叶习字——如是等等,都是技法体验的多元。这一点上,金尧兄皆充分具备——且不说他对西画的掌握(不论素描、水彩甚至于油画),乃至些许陶艺与篆刻——即便是在国画的范畴之内,他也是一个极愿意“尝试”的人,这种尝试包括材料,包括技法,也包括题材。

null

《月忆》 33x33cm 纸本设色 2019

从精神体验上来说,一则是学养的积累,二则是对自然万物安静而虔诚的凝望——“观察”侧重理性与科学,是有意识的,“走脑子”的;“凝望”侧重感性与诗性,是意识之上的,“走心”的。一种高级的精神体验,必然拥有一种“意蕴的提取抽象能力”。孙过庭讲“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怀素所说“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皆同此理。

null

《清风澄幄苍山不语》 180x97cm 纸本设色 2018

今人画国画,很多乏灵气,但金尧兄的绘画灵气很足,我一直觉得“灵”是书画的核心命题。由于“灵”过于抽象,我只好退而求其次讲“灵感”——设若把“灵感”比喻成火石碰撞时的火花,那么很显然它的产生需要两大要素,一是要有产生火花的本体,也就是火石(精神体验,学养与凝望),二则需要一些“外力”让它们进行“碰撞”(外部环境的异变,即多元的技术体验)。拥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就好比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这样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大都是富有灵性且充满意趣的。

null

《在田间》 69x69cm 纸本设色 2018

null

《等春》 69x69cm 纸本设色 2018

金尧兄的墨荷专题,也依旧不掩其多样的面貌,诸君有目共睹,我自不必多言。但问题不止于此,你会发现,金尧兄不论画什么,就算技法再怎样多元,其中的“气”却是统一的。设若把国画与书法对应,我想工笔则好比正楷,写意则近乎行草,然而行草亦分两脉,二王则清朗潇洒,一任天然;鲁公则苍茫老辣,沉雄郁勃,兴许是金尧自小生长于江南或是别的原因,在我看来,金尧兄的写意(除过传统山水),大多近乎前者——不论他的形式怎样变化,你仿佛都能看见江左微雨,处子晴眸,少年白袂,晨露流霜,清气宛拂,一一洁净……

null

《莲·界》 138x69cm 纸本设色 2018

null

《夏荷》 138x69cm 纸本设色 2018

null

《荷·界》 138x57cm 纸本设色 2018

我以前曾说,画家画的每一幅画,都好比是这个画家的“自画像”,其实这也是有条件的。如果一个艺术家只具备“多元”的要素,背后却缺乏强大的个人意志和精神化归,那就好比缺失了消化能力还吃了一大堆东西,只会把自己噎死——当你的精神意志不足以深度介入你的技术能力,那么你就没有办法把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归于气韵的独特和统一,如是则画到死也不过是个匠人。

自古而今,但凡是书画大家,都具备令人讶异的,雄厚的个人意志——从小楷到榜书,从正书到行草,尽管字体各有不同,气韵与风格却高度统一;更甚者如青藤与八大,将书法和绘画一同熔铸,书画相映,归一天成。

null

《大地》 69x69cm 纸本设色 2019

null

《海》 35x12cm 纸本设色 2015

null

《黄山吾师》册页 纸本设色 2019

当然,拿年方弱冠的金尧兄和古代大师相比也无甚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金尧兄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在如此的年纪就能具备如此多元的素质;具备了如此多元的素质,却没有被噎着,反而一直能维持着“我”(个人意志)的存在,形成一定的个人风貌,这都是极为可贵的。

出于欣赏和钦佩,我自然想多说两句好言,但设若我把调子唱得太高,反倒像是否认了金尧未来巨大的潜质与进步空间,是故就讲到这里吧。自说自话,絮絮叨叨,让诸君见笑了。

梁州 熊英凯

               2月23日夜 于清月阁

null

《夏声》 138x69cm 纸本设色 2019

Arthub x 陆金尧

Arthub:陆老师,您好。您很小就接触传统山水画,山水画给您带来最深的体会是?

陆金尧:她仿佛是我认识外面世界的一个媒介,让我领略了山水天地的无穷魅力。“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的山水精神充满着情、思、境、灵、魂、魄,是宇宙精神与灵魂世界的统一和谐体,是客观事物的主观人格内化,又是主观世界的客观移情别恋。她也是我的老师。

null

《山中亭》 138x69cm 纸本设色 2019

Arthub:您的泼墨滴荷系列,神态十足,令人惊喜,能谈谈您对于该系列的创作灵感吗?

陆金尧:我家住江南,所以对荷花就有浓烈的情感。画画应该是人对事物,或事物对人,两者相互的情感精神上的交流。写生、感悟生活的目的在于感受事物,这时事物在影响你,当你有了深刻的共鸣,加入自己的情感,通过事物来表达自身的情感经历,这时或许才是画画的目的,即思想;而表达方式,却是个人的修炼。

画画不是画照片,是人与事物情感共鸣之后的提炼,而所谓个人风格,就是如此...而滴荷系列是我在三年前就开始创作的作品,我尝试用滴墨去表现荷花,破墨破水,黑白相生,这是个人为和自然结合的过程。刚开始我还是画的比较具象的,荷叶还是荷叶,荷花还是荷花;最近我开始慢慢抽象提炼,你可能看到的不再仅仅是荷花了,而是有山有水有江南的一方世界。

null

《滴荷》 69x69cm 纸本设色 2017

null

《荷塘新新》 180x70cm 纸本设色 2018

Arthub:您的技法多元,在生活中您会有其他喜好来获得技法上的多变、体验和创新吗?

陆金尧:我还喜欢摄影、旅行、设计、中国传统手工艺等等。这些经历都能丰富我的精神世界,也让我能把更多的元素融入到绘画中去。

null

《守望》 138x138cm  纸本设色  2017 

Arthub:有对您影响比较大的大师吗?他们主要在哪些方面影响到您?

陆金尧:吴冠中是我一直所喜欢的。可以说吴老的作品都来源于生活,是有情感的,真正的艺术也应当如此。他擅长运用点线面,把平凡的题材用简单的元素去表达出强烈的情感,这是很难的,需要宽阔的眼界和深厚的内涵才能表达,这也为什么他提出了“笔墨等于零”的艺术观点。

吴老说:“笔墨应随时代。”我们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去革新,融入时代的东西去传承,我想这应该是我们要努力去做的。

null

《残风》 138x69cm 纸本设色 2017

null

《记忆中的小巷子》 69x69cm 纸本设色 2018

null

《竹林记忆》 69x69cm 纸本设色 2018

Arthub:您对于自己接下来的创作会有主题上的设定吗?

陆金尧:我不太愿意刻意去规定创作的主题。近期去了黄山写生,应该会画一批关于黄山的作品吧。我想随心而走,有感而画,画生活就对了。有时候画画,可能画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画的是啥,能表达了当下的心情就足够了。

作品补充赏析

null

《苏境梦迴》册页 纸本设色 2018

null

《黄山月》册页   纸本设色  2019

null

《水墨实验NO.00》 138x30cm 纸本设色 2018

null

《鸟歇》 33x33cm 纸本设色 2019

null

《鸟禽》册页  纸本设色 2019

null

END

null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