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外号疯子,为了救老部下却坑了杜聿明,最终自己也丢掉了性命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一恒独步,无授权禁转!

邱清泉在国民党军队中,因为打仗不怕死,在紧要关头,毫不顾忌自己所担负的重要岗位和职责,带头冲锋陷阵,以这一特殊的方式爱护他的子弟兵,激发他们战斗的激情,这种为了胜利不顾一切的气概,被他的同僚们称为“邱疯子”。当然,敢在战场上这么玩命国军系列的将级高级军官可谓微乎其微,这么说来称呼邱清泉为邱疯子是绝对的褒义和赞扬之词。

null

[邱清泉将军]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为“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这两大野战军,于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江苏省海州(连云港),西至河南省商丘,北到山东省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安徽省宿州地区和国民党军在长江以北地区进行的战略总决战。

当淮海战役进入到1948年11月下旬,华东和华中两大野战军在粟裕神一样的指挥下,已经消灭了国民党军黄百韬的第7兵团,黄维第12兵团也陷于重重包围,难逃被全歼的命运。蒋介石于是紧急电令徐州剿匪副总司令杜聿明指挥30万徐州守军,于1948年11月30日放弃徐州朝西南方向的永城、涡阳撤退,彻底保存住这20多万美式装备的国军主力至江南布防,为可能的划江而治保存实力。

邱清泉任司令的国民党军第二兵团,由于尚未直接加入到淮海战役之中,兵团建制完整,又全部是美式装备,在他的眼里共军不用说是不堪一击,无法抵挡住他第二兵团的钢铁洪流。

当然,对于徐州剿匪副总司令杜聿明的军令,他没有丝毫的抗拒,百分之百的贯彻执行全线向南撤退。他的大部队十万之众于1948年12月2日,前进到河南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兵团指挥部作战处参谋,报务、机要室等各部门处于紧张工作的时候,一份十万火急的电报递到了他,兵团司令邱清泉的手里。电报中说,老长官,第五军第四十五师遭到解放军的顽强追击和四面围攻,伤亡很大,再不派部队赶去救援,这个师就会被打完了。

null

[邱清泉与史迪威、杜聿明将军合影]

邱清泉看完这份紧急电报,没有片刻的犹豫,因为第五军第四十五师是邱清泉一首带起来的老部队,可谓是他的亲兵,作为他曾经的指挥官,现在还是他们的上级,怎能见死不救,如何对得起那帮同他出生入死征战沙场的老弟兄呢。他容不得半点思考马上请示他的顶头上司杜聿明,说明必须救出四十五师。

可是作为徐州剿匪副总司令的杜聿明,对邱清泉的请求是犹豫不决的,是不愿意做出让其救援的命令的。因为要去救四十五师,不用说完全打乱了整个集团向江南撤退的命令,说不定整个集团会因为回援完全被粟裕指挥的两大野战军包了饺子。

邱清泉见杜聿明没有下令要他派出部队回援的命令,邱疯子的性格爆发了,他根本不顾及当时整个淮海战役战场完全处于失控状态,被打散的散兵游勇为了活命四处抢劫,以及遍布的游击队,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抓住机会打伏击。邱清泉早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的心里是要把他的队伍,跟他打了半辈子仗的兄弟们带出来,生一起生死一起死。正是凭借这一信念,他亲自找到杜聿明,坚决要求全军停止前进,无论如何也要把第四十五师救出来再说。

null

[淮海战役总前委 左一战神粟裕]

围点打援,拖住整个杜聿明集团后撤的时间,以便于更好地集中两大野战军主力同杜聿明集团进行最后一战,已经是粟裕的一步绝杀。虽然,邱清泉花了巨大的代价救出了第四十五师大部,让他的那帮老兄弟喜不自禁,为老长官欢呼。可是,意想不到的就是为了救援第四十五师,让第四十五师完整的回归到国军第二兵团序列,却使杜聿明集团的30万大军丧失了宝贵的两天“转进”的时间,从而使尾追而来的解放军,从容集中了两大野战军主力于1948年12月6日把杜聿明所率30万大军严严实实地包围于陈官庄地区。

当1949年1月6日下午3点华东野战军10个主力纵队和上万门火炮,对杜聿明集团发动了总攻。到1月10日,经过几天的激战,邱清泉他所指挥的国军第二兵团被全歼,他本人也在率残部突围时被击毙,年47岁。

倘若邱清泉对接到的那份电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或请示杜聿明后得到的答复是不去增援,只顾自己的性命带着国军第二兵团向南撤退,那无疑对解放战争随即发起的渡江战役的影响还是有一些的。因为这撤退到江南的30多万人,都是训练有素,久经战场的老兵,可不是蒋介石觉得江北大势已去,临时在长江以南地区抓壮丁的新兵,其战斗力和战斗意志还是值得肯定的。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决不是那么轻而易举,无疑是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但可以肯定地说只是时间稍微推迟一些,仅此而已吧。参考文献:《淮海战役史料汇编》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