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植小麦,俗话说‘深耕浅种’地是不是耕的越深越好?

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一种统称,是我国种植面积比较大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小麦通常被人类加工成面粉后再制成面包、面条等食物,另外还可发酵后做成啤酒等饮料。小麦的种植方式是深耕于地下,然后由其自然发芽长出地面。但而地质松软的土壤环境确实是小麦发芽并生长的条件,这也是很多小麦种植户在种植时会深耕地块的原因。

我们老家有句老话叫“深耕浅种,深耕细播”,就是说种麦子前,田地要深耕,究竟耕多深合适呢?一般在25到30公分。为什么要深耕呢?因为小麦的根系比较发达,有的根很细小,我们用肉眼几乎看不到,但是小麦的根扎地下的深度和长在地面上的是基本相等的。我们为了保证小麦的根部能扎到地下而顺利的吸收养分所以必须要深耕田地。深耕田地是每年耕的深度都是一样的,不能突然深耕,要保证翻起来的都是熟土,这样才能保证养分不流失,保证小麦的产量!

null

深耕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种植前土壤操作,说简单点儿就是把浅层土壤翻到地下,把地下深层土翻到地面,浅层土和深层土进行地面交换。深耕的好处很多,例如可以加厚耕层增加深层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层次结构,但小麦种植不是说越深耕越有好处。所以正常来讲,小麦种植地块一般只需要种植前深耕30厘米左右即可,这样的深耕程度完全可以为小麦提供充足的营养,并且水、肥也不宜流失,有利于小麦根部对营养的吸收,可促进小麦生长,提高产量。但是如果小麦过度深耕,可能会将一些地下深层的病菌及害虫卵翻到浅层土上面,这无疑是给小麦增加了病虫害的机座。所以小麦种植地绝对不是耕的越深越好

种植小麦,地是不是耕的越深越好?

1.过去小麦种植讲究深耕,用大型耕犁把土壤进行深翻,深翻好处很多例如把上茬作物残留的根茬、地面杂草种子、病虫害成虫及卵深埋在土壤底层,有利于田间管理。

2.但是深耕对土壤肥力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深耕上来的土壤肥效差需要施用大量底肥。如今推行的秸秆还田和免深耕小麦播种技术缓解了深耕的不足,例如秸秆还田之后秸秆在土壤之中腐熟增加了土壤肥力,免深耕最大限度保持了土壤肥效层交换。

null

3.但是有利就有弊,秸秆还田和免深耕播种小麦带来了更多的病虫害,而且长期病虫害积累会对小麦生长带来危害,虽然并不是说小麦种植深耕就好,但是隔三四年深耕一次还是可以的,但是深耕会有深耕的费用,增加了小麦种植成本。

4.小麦并不是越深耕越好,深耕的土壤需要更多的水分,从实际种植经验来看,深耕层到哪里浇水下渗的深度就到哪里,免深耕还有助于节省小麦灌溉水量。

记得小的时候爷爷经常说的一句话,“深耕浅种,薄地里上粪”。意思是说:在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农作物之前,对前料农作物的茬要用牛犁或锄挖,灭茬。除尽枯萎草根、烂瓦石块、前作桩兜等物,使土壤熟化、透气、松泡。耕深并且要求是20~30厘米为宜,翻后整细整平,做到土层深厚、上实下松、下粗上细、疏松、平整、蓄水保墒,然后才开始播种。

薄地里上粪的意思是:以前没有化肥,并且化肥的品种很少,由于地里的肥沃土壤的养分被前料农作物吸收了,或养分很少了,土壤表层养分变薄了,就用大量的农家肥来补充,现在有了化肥,就用农家肥和化肥两样补充。

null

​特别是在播种的时候,并不是越深越好,过于深了,出苗率缓慢,并且苗芽在土壤里造成弯曲,出土后叶子发黄,隔三差五的,种子由于接收不上雨水墒情和地气容易造成腐烂,播种过于浅了,遭到旱灾时,种子不发芽或发芽后容易烧芽。深耕田地的时候每年耕的深度都是一样的,不能突然深耕,要保证翻起来的都是熟土,这样才能保证养分不流失,保证小麦的产量!

个人见解,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和大家一起交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