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齐民要术》入手,谈谈中国古代华北地区农耕技术的突破发展

中国的农业开始于六千年前的彩陶文化时代,之后一直在探寻发展的道路,到了战国时代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个变革是以铁器的出现为标志的。当时开始使用铁制的锹、镐之类的农具,在耕作中普遍使用了耕牛,并且学会了给农作物施肥,农业生产提高了一大步。

一、《齐民要术》的成书

从仰韶期开始,出现了栽培水稻的技术。然而古代中国的文明区城是以华北为中心的,这个地区雨量小,土地瘠薄,因而粟、黍、大麦等杂粮是主要作物。特别是种植了大量的粟,到了汉代,国家支付给官吏的俸禄都是粟和铜钱兼而有之的。

在汉代,流行一种农业是根本、而商业是末端的农本主义思想,与此同时又出现了一些农书。这之后,农业著述接连不断,在两千年的历史中,出现了很多农书。这些古书中,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详细地记述了华北干燥地区的农业技术。在日本,出版了这本书的译本,而且还出现了许多研究这本书的论文(天野元之助的《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研究》、收在山田庆儿编的《中国的科学和科学家》中,1978年)。

贾思勰原籍山东省,后魏末年任高阳(山东省)太守,是个优秀的官吏。《齐民要术》写成于六世纪前半叶,贾思勰从指导者的角度出发,详细地记述了一般农民所必需的农业知识。全书共十卷九十二篇,贾思勰在自序中写道:

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可以说《齐民要术》不仅涉及了农业生产的全部过程,而且几乎包罗了当时生产活动的全部领域。这本书的中心内容自然是农业,其中对干燥地区的农耕技术作了详细的记述。

二、古代华北地区农业的发展

华北地区是所谓的黄土层,由于这种黄土结构不细密,存在毛细现象,因而使田地里的水分容易蒸发掉。所以,如何防止水分蒸发是北方农业技术的主要课题。这个地区的全年雨量在400毫米至600毫米之间,而且其中百分之七十发生在六月至八月的农作物生长期,而在四月至六月的播种期和发芽期却经常出现旱情,甚至有“十年九旱”的说法。

在这种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华北地区的农民以他们长期的经验使干旱地区的农业得到了发展。在《齐民要术・耕田》的第一段中有这样的话:

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

正像天野元之助所指出的那样,直到今天,华北地区的农民还把这条原则当作信条来奉守。这是因为,秋季田地里残留着相当多的水分,这时施行深耕以切断土壤的毛细管,防止地里的水分从土壤表面散发出去。等到了春天播种的季节,那么,在播种之前充分地施肥。

三、犁在农业中使用

这时节,使用的肥料有家畜的粪和人粪,此外还施用绿肥。在干早严重的春天避免深耕,只用浅耕的耙类农具耙松表面,意在防止地里的水分蒸发。主要的耕作农具是犁。《耕田》中有如下的记述:

今自济州迤西犹用长辕犁两脚耧,长辕犁耕平地尚可,于山涧之间则不任用,且回转至难费力。未若齐人蔚犁之柔便。

这些犁都是用牛牵拉的。这段记述指出,长辕犁在山间的狭窄田地里使用是不方便的,不如山东省的蔚犁好用。山东省蔚犁的结构尚不清楚,可能它的型辕是短的。犁是专门用来翻扣土壤的,而两脚耧与犁不同,它能在划出浅沟的同时播撒种子。日本几乎从来没有使用过两脚耧这种农具,但中国早在汉代末年,敦煌一带就已使用这种农具了。

两脚耧本来起始于中东,后来传到了中国。两脚耧有两支铧子,在铧子上边装有种箱,当牵拉两脚耧向前走的时候,种箱里面的种子能自动地落到铧子型出的沟中。而且,种子播下之后还能随即复土。这种农具对于旱田来说是很方便的,而在以水田耕作为中心的日本,几乎是用不上的。

四、古代北方水稻的种植

《齐民要术》所讲解的农业是以旱田为主的干旱地区的农业。虽然水稻不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但《齐民要术》中也有少量的篇幅记述了有关水稻栽培方面的情况。

在中国,大量栽培水稻,是汉族人大量移居长江下游流域之后才开始的。在唐、宋时期,大量的大米从江南运往北方的主要城市。在《齐民要术》中,用了很多的篇幅记述了谷子的栽培,并说明谷子有很多品种。一般的农民是以粟类为主食的。另外,小麦的栽培也发展起来了,农民把小麦磨成面粉之后,做成面条和馒头之类的食品。在六朝时代,还以贵族们的庄园为中心建立了使用水力的制粉工场。虽然江南地区是以吃大米为主,然而关于稻米的专门农书是从宋代才开始出现的。

五、古代灌溉技术的发展

华北地区的农业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老天赐降的雨水。但是,中国人从古代开始就一直努力于利用灌溉来提高生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掘井汲水,并使用桔槔之类的工具。此外,还采用了滑轮的方法,即在水井上面吊装上滑轮,再用牛牵拉挂在滑轮上的绳索,把水提到地面。在使用畜力这一点来说,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农业远远地走在了日本的前面。一提到中国,人们会马上想起人海战术,但是中国人并没有放松减轻劳动的努力。

在日本农村,把向水田里汲水的水车叫做踏车。但这个踏车并不是从中国传来的,而是在江户时代,一个大阪人设计的。当然,古代中国也有水车,但水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把水力转化为动力,因此制造了水排、水准之类的机械。

六、筒车与龙骨车的使用

中国在灌溉中也使用了水车,不过这种水车称为筒车。筒车的结构和原理是,在车轮的外圈安装许多小桶,再把车轮的一部分浸没在流水中,流水冲动车轮使车回转,同时浸没在水里的小桶也灌满了水,当灌满水的小桶转到车轮上部时,便开始倾斜,于是小桶里的水便倒进了连接到田里的导水槽内。我想这种简车大概是南宋时有的。

四世纪初,王祯在他的《农书》中,画了筒车的工作图。在二世纪初的希腊化时期,埃及曾使用过一种与这种简车相同的水车,欧洲把这种水车叫做瑙利亚( noria)。中国的筒车与西方的瑙利亚有什么关系还不清楚。有的筒车是非常大的,像在日本福冈县久留米附市附近,至今还保存着巨大的朝仓水车,而且还能用于灌溉。但这种水车只能在有水流的地方使用。

龙骨车是一种广泛地使用于池塘、运河等死水地方的水车。这种水车是在细长的箱形导槽中有许多块正方形的木板像链条一样连在一起,然后用人力或者畜力来牵拉正方形板的链条,把水提上来。

还有一种用人力拉的小型的龙骨车,叫做拔车,也叫翻车。与筒车不同,龙骨水车的起源很早。有人认为龙骨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但这种看法并不肯定。

明确地记载龙骨车的最早文献是《后汉书》,其中108卷中记载了二世纪末后汉时张让令工匠毕岚“作翻车渴鸟”。有人把渴鸟解释为一种利用虹吸原理的扬水器。而翻车显然是一种龙骨车,这种中国独特的扬水器经历了大约两干年的历史,一直延续至今。这种龙骨车也传到了日本,江户初期颇为盛行,不过后来被新出现的踏车取代了。可是,在滋贺县的琵琶湖岸边,直到近些年还有人使用这种龙骨车。

另外,在这里顺便应该提到的是,十七世纪明末时,欧洲的耶稣教会传教士来到了中国,传来了欧洲的科学技术。有一个叫做乌尔西斯(汉名熊三拔)的传教土著有《泰西水法》一书,介绍了欧洲的灌溉工具。其中有一种叫做龙尾车的机械。这种龙尾车曾经在埃及的尼罗河畔被使用过,叫做亚里士多德螺旋管。中国是如何使用这种龙尾车的,我们尚不清楚。但在日本的江户时代,佐渡金山地区曾使用过这种龙尾车扬水;在琵琶湖沿岸地区,直到近几年,还仍然用它灌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