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去个性化”之恶。请“摘口罩”,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 “羞耻心”,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精选 作者:小白 来源:或或(ID:huohuoxinli)

『 “羞耻心”,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精选

作者:小白

来源:或或(ID:huohuoxinli)

今天,人民日报公众号(ID:rmrbwx)推送了这样一篇文章:

//

“示威者”被迫摘掉口罩,下一秒…网友:原来是它给的勇气”

//

报道了: 8月17日,在德国科隆市,留学生和海外侨胞们自发举行“爱国护港”集会。现场,同样出现了带着面罩香港示威者。在德国警察的再三要求之下,“蒙面人”不得不取下面罩,露出真面目。直至面罩摘下,警察才允许他离开。

(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ID:rmrbwx)

这位“示威者”被迫摘下面罩后,转身又戴上了白色口罩

(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ID:rmrbwx)

网友忍不住在推送下面评论:

(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ID:rmrbwx)

正常来说,为保护隐私,小白应该给上面每位评论的网友昵称和头像都打上马赛克。但是!我们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留的都是铿锵有力的正义之言。君子坦荡荡,没必要遮遮掩掩。

在这里,小白申明,我对每一位评论的网友都表示极高尊重和敬佩!绝无任何冒犯之意。

仅剩的“羞耻心”,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羞耻,指个体因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和社会常态

不一致

,而产生的一种

痛苦

的情绪体验。

心理学上将羞耻和内疚、尴尬等情绪统称为“自我意识”情绪,即一种指向自我、对自我进行评价的情绪。

唯有能够分清自己和他人(或别的动物),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才能进化出这种高级情绪。

儿童在2岁时,大部分都能辨认出自己。部分动物也能,如黑猩猩。所以,有时候评论别人没有羞耻心,畜生不如,确实有科学依据

1

心理学实验

1972年,心理学家Amsterdan通过呈现婴儿自身形象的方式测量他们的视觉自我辨认

母亲在婴儿的鼻子上点一个红点,研究者观察婴儿多久会触碰自己的鼻子一次。然后,将婴儿放在一面镜子前,观察婴儿触碰鼻子的次数是否会增加。如果婴儿照镜子之后试图触碰或者擦掉红点,那就说明婴儿能够意识到镜子中的像是自己,只是会感觉不太对劲,因为鼻子上多了个红点!

实验结果:1岁以下的婴儿无法辨认镜中的自己。15-18个月左右,能够自我辨认的婴儿数量增加。到2岁时,大部分儿童都能辨认出自己!

当儿童在公共场合做出不恰当的行为,如当众大哭,家人制止时会说:“羞!羞!你看别的阿姨和小朋友都在笑话你呢”,儿童听了便会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乖乖地不再吭声。引发儿童的羞耻心,便能很好地控制其行为,使其符合社会规范。

同理,在成人社会里,会有“公开批评”、“放榜公示”等措施。公开的社会情境会强化个体的羞耻心,从而使其服从社会规范。

德国警察要求示威者摘下面罩,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辨认他,防止其隐匿身份而违法作乱,一方面是引发其羞耻心,在公共场合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做出过激之事!

“八荣八耻”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已经深植于人民心中。在中国文化,荣辱之心已经融进民族血液,代代传承!走偏了没关系,重要的是回归正道!背后的祖国足够伟大,也足够包容

“去个性化”之恶

去个性化,指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合于群体的现象。去个性化的个体往往会丧失责任感、道德感,从而做出一些极端的反社会行为。

2

心理学实验

1952 年,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佩皮通和纽康姆进行了去个性化实验

研究者们要求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父母的缺点。一组被试身戴名牌,互称名字,在明亮的教室里进行讨论,每位被试都具有高辨认度;另一组被试身着长袍,头戴面罩,只露出眼睛和鼻孔,相互都不知道姓名,在灯光昏暗的教室里进行讨论,这是去个性化组。在两组被试都讨论完毕后,研究者们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对本次讨论和组内成员的喜欢程度,以及再次参加讨论的意愿。

实验结果:去个性化组更加猛烈地抨击自己的父母,对父母进行肆无忌惮地数落、辱骂,充分表达自己的厌恶和不满。去个性化小组觉得组内成员更富吸引力,愿意再次成为去个性化小组的一员,继续讨论父母的不是!

一些恐怖主义分子或者罪犯,头戴帽子,胡子拉碴,实施犯罪时把脸蒙得严严实实,这也是一种典型的去个性化现象。这里不无一些本性善良,却被非法组织“同化”的人们。

面罩不止遮蔽了示威者的羞耻心,甚至让其“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肆意表达不满。请“摘口罩”,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依旧可以受人尊敬!

键盘侠,是另一个隐藏杀手

除了现场的游行、集会,会有带着面罩的港乱分子,还有一批认为自己“光明正大”地“伸张正义”的人正借着网络的隐蔽性,发泄自己。键盘就是他们的武器!

网络社会所萌生的暴力,并不是网络本身的错,而是看不清社会正确形势的人,利用了网络人际交往的特性:

1

交往角色的虚拟性

随便注册一个账号,取一个网名,便有了可以在网上随意发言的身份。这种虚拟的角色,使人卸下心理负担,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

2

交往主体的平等性

无论在现实中的身份是何等不利,一旦进入网络社会,大家都是平等的网民。同别人一样,可以消除任何不良记录

3

交往过程的弱规范性

在现实交往需要遵守的社会规范,在网络交往时都不必遵守,只要按照网络技术要求去操作即可。一些人可以暂时摆脱现实社会诸多人伦关系的束缚和行为规范的约束,放纵自己,从而产生非人性的倾向

我们捍卫自己说话的权利,但我们也拒绝网络暴力,抵制虚假正义!要知道,键盘除了敲打的功能,也有认错的功能哦!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