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让千万人开悟的故事,你看懂了吗?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国学经典《大学》 在没有自来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国学经典《大学》

在没有自来水之前,都是从河里打水来吃。 如果是下雨天,河水不太清,这时候怎么办? 就在水缸里打明矾,过一会儿,水就会变得很清,杂质沉了下去,水变得清亮,就可以来饮用了,这就是静心的道理。

而当你拥有一颗禅心时,则能让杂质沉下去,让思想变得纯净、明澈,获得轻松自在且饱满的生命状态。

从前有个商人,结识了四个朋友:

  • 他对第一个朋友言听计从;

    第二个朋友,商人想尽种种办法维持和他的关系;

    第三个朋友,商人的态度较为平淡;

    唯有对第四个朋友,商人几乎从来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

    有一天,商人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做生意,想要带其中的一位朋友前去,以解除旅途寂寞之苦。

    第一个朋友说,我们只能共欢乐,不能共患难,我没有陪你出远门的义务;

    第二个朋友说,我知道你对我很好,但是普天之下的所有人都对我很好,所以我也不会陪你前去;

    第三个朋友说,我可以送你走一段路,但只能送你到门外。 送到门外后,我还要返转身来,因为有很多事要处理;

    商人这时终于想到了第四个朋友,出人意料的是,第四个朋友什么话也没说,就陪他一起上路了。

    在这样的一则禅的故事里,那位商人不是别人,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 他要去的那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不是别处,而是死亡。这则故事的主旨在于启发人自问:有朝一日离开这个世界,我们能从这个世界上带走什么?

    第一个朋友,是衣食之友。 象征我们的肉体,人一辈子都围着肉体打转,满足感官享受,但到最后,这肉体并不能随我们而去;

    第二个朋友,是名利之友。 金钱、地位,人生辛辛苦苦地追逐它,惟恐稍不努力,这些东西就会离我们而去;

    第三个朋友,是亲属朋友。 是我们的妻子、同事、伙伴。在我们的生命中,与这些朋友相聚共处,是一种值得珍惜的缘分。但是,当我们离别这个世界时,他们也不能同去;

    第四个朋友则是心灵之友。 是我们的心灵、感受。人,能从这个世界上带走的,是这颗干干净净的心灵。它和我们生死不离,但人们活着的时候,往往偏偏忘了它的存在!

    这则经典的禅学寓言,指明了禅学的根本目的: 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认识了你的第四个朋友,就是明白了本心,见到了本性。

    “禅”不是远古学问,而是人的立世之本,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工具,其中蕴含着当代人缓解压力、增强定力、开启智慧有效的方法。

    老山参学园园长 - 陈智慧老师,号“合一舍主人”,多年来潜心实修、实证,解构经典推陈出新而自成一派,长期关注“身心智慧”、“经典智慧”及“IP智慧”,以启发心智为己任,致力于“激活人们原创性、超越性的人文精神,让幸福像流水一样变得自然,成为每个人都能获得的真实体验。 ”

    陈智慧老师个人介绍片

    简介:本自幸福——构建以全人成长为核心理念的幸福生态平台。以东西方哲学、心理学为背景,通过线上、线下培训+科技手段及幸福生态村体验等提升人的幸福能力,活出内外平衡的良好生命状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