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小世界:东濠涌高架,见证城市发展凝结生活智慧

广州东濠涌高架,一条凌于河面之上、与水道蜿蜒并行近4公里的奇特桥梁。它是历史的无奈产物,也凝结了广州

广州东濠涌高架,一条凌于河面之上、与水道蜿蜒并行近4公里的奇特桥梁。它是历史的无奈产物,也凝结了广州人的生活智慧。

从越秀南的一栋高楼望去,东濠涌高架沿着河涌流向穿梭于城市之中。

广州·开眼 │ 东濠涌高架

从文明路上的中山图书馆正门口向东行,至丁字路口处,远远可见两条绿白相间的“彩带”横陈低空;行至跟前再向北转,就从繁华闹市走进了一道幽静水岸。

此水即是东濠涌,自白云山南麓发端,一路向南汇入珠江;两条“彩带”则是飞驾其上、与水道并行近4公里的东濠涌高架。

从高处俯瞰,这个象征着工业发展成果的快车道如一线活水,蜿蜒“流”过林立的高楼与民居,勾勒出极具水乡风情的优美弧度。

在永曜桥旁的一民居望去,东濠涌高架沿着河涌而建,上下两层分别是往北和往南。

在东风中路的一处写字楼中往南望去,东濠涌高架上下两层车水马龙。

在东风中路的一处写字楼中往北望去,东濠涌高架在城中蜿蜒穿梭。

镜头拉近,又能感受到一种层层叠叠、令人惊异的复合性:南北两向的车道并非左右为邻,而是上下叠加,民间称为“上涌”、“下涌”;被隔音壁合围的车道之外,另有专供行人、单车经过的天桥。其路径之长,远超通常意义上的过街通道,漫步其间颇有穿越之感。沿线的住家近在咫尺,不吝与过客分享平凡的烟火气。

引桥紧贴民居

这样架桥,本是出于无奈,倒也定格了广州人讲求实效、敢为人先的精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一连启动了多个城建工程,无力为东濠涌的拓宽支付巨额安迁费用,但又要满足市中心南北向的通车需求,最终决定沿着这条宽约7至11米的河涌,分层架设四车道。1994年工程竣工,成为中国第一条双层高架路。因沿河建设而多弯,东濠涌高架在上世纪末一度成为车迷飙车的“圣地”。

在东濠涌越秀南段的一处篮球场,市民正在进行3v3角逐。

可喜的是,桥下的河涌与闲适的生活氛围,并没有“让位”于城市高速路网的铺设,近年来,在市政部门的介入下,更追回了几分古时“人依水而兴”的美好意韵。作为广州仅存的旧城护城河,成型于明代的东濠涌曾兼具城防、排涝、供水等功能,并且可以通航。从至今两岸遗存的东平大押、白云楼鲁迅故居,以及“三角市”、“糙米栏”等地名中,仍可一窥往日商贾云集、风光炽盛的面貌。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不断扩容,东濠涌也由城界变为内河,由裸露的河道被部分填平,一度沦为污水汇流、臭不可闻的暗渠。直到2009年,广州投资数十亿元大力治水、进行周边改造,东濠涌才重现清澈。

高架之下,修缮后的古桥与新建的木栈道、凉亭、飞瀑、广场等,共同构成了一条亲水的游廊,儿童可以呼朋引伴涉水得趣,也有上班族忙里偷闲,在此临水遐思。

东濠涌三寿桥段成为市民亲水平台。

或许得益于高架桥和周边绿化的荫庇,或许是粼粼水光带来的悠然,东濠涌似乎过滤了夏日的烦躁,也让时间的脚步变得有些沉缓。午休时间,环卫工人坐在船头乘凉,街坊们有的三五成群,围在石桌石凳旁对弈或者观战,有的踱步到路边由一把椅子构成的“理发点”,见人多也不扫兴,先去附近的肉菜市场遛个弯。

在越秀南东濠涌边的一处老房门前,一位家住附近的老伯在剪完头发后与前来理发的熟人攀谈起来。

在别处可能很难找到东濠涌这样的存在了。高架桥与河涌,如两条平行的旋律构成“复调”,其上是飞驰的车流,其下是平静的河水;表层宣示着未来感,内里轻诉着从前慢。

在三寿桥的东濠涌段,一位市民在河边遛狗后,坐在路边休息。

桥下的绿道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城市空间?历经多次改造的东濠涌也提供了一个样本:在速度和效率之外,需要多一点人文关怀。

统筹:南都摄影部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

撰文:南都记者 侯婧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