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宗致门述记(131)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佛陀是这样回答的

之所以说“无始”,因为佛教不讲世间、众生与时间的第一因。那么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简单地说,因果使然

之所以说“无始”,因为佛教不讲世间、众生与时间的第一因。那么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简单地说,因果使然!据经所载,佛有十四无记。比方说,有人问佛陀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佛陀是默然不答的。

十四无记,又作十四不可记、十四难。乃十四种之不记答,为佛四记答中之舍置记答。即对于外道以颠倒之见来问难之十四种事,而佛则舍置不答。十四种是:(1)世间常;(2)世间无常;(3)世间常亦无常;(4)世间非常非无常;(5)世间有边;(6)世间无边;(7)世间亦有边亦无边;(8)世间非有边非无边;(9)如来死后有;(10)如来死后无;(11)如来死后亦有亦非有;(12)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13)命身一;(14)命身异。关于十四无记,在《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〇八》《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九六二》和《中阿含经·卷第六十·箭喻经第十》中都有所记载。

据《大智度论》卷二所载,佛陀有十四难不答:“世界及我常?世界及我无常?世界及我亦有常亦无常?世界及我亦非有常亦非无常?世界及我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亦非有边亦非无边?死后有神去后世?无神去后世?亦有神去亦无神去?死后亦非有神去亦非无神去后世?是身是神?身异神异?

《大智度论》所述的内容是总举外道由“断常一异”等妄见生起的邪执,前十二句是针对“有无”等而发之问句,后二则针对“一异”而发。对于此类问题,佛陀一概置而不答。

总之,归纳原因,凡有三种:(1)此等之事,皆为虚妄无实之事。(2)诸法既非“有常”,亦非“断灭”。(3)此十四无记乃斗诤法、无益之戏论,对修行无有用处,故不予置答。

其实,世间一切法,皆是“业”所决定,从无始劫以来,我们这一念灵觉之心,沾染五欲六尘,心染着了,触着万法,所以心才会迷了,这就是因为我们过去无始劫以来,一念妄心生起,才会生死轮回。

所以,无有元始,佛教不讲“第一因”。佛经说:“诸法皆由因缘生”,因上有因,因因无始,如是展转的推究,一切众生及诸法元始,皆不可得。这才是“无始”之义。

我们一切世间如众生、诸法等皆无有始,如今生乃至前世之因缘而有,前世亦从前世而有,如是辗转推究,故众生及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称无始。

万法均从因缘生,亦由因缘灭,言无始即是显因,若有始则无因了,有一个开始就坏因果法则之义了,所以是无始贪爱。以有始则有初,有初则无因。以其无始,有最初的第一因就坏了,所以佛讲世间根本就没有第一因。就是因为有因才有果,则是有因,所以明有因者,即显佛法是因缘之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