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通常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方剂。经方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就是六经辨证和方证体系,而不同于脏腑、经络辨证。其优势是药少而精,效如桴鼓。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黄煌教授曾说:“经方医学是中医学的一支重要流派,是一支重实证、重实效、重临床、具有鲜明特点的流派”。
现在大多中医药院校将《伤寒论》《金匮要略》作为经典选读,归于基础理论课程范畴,而非临床课程范畴。因此现在不少中医要么“西化”,要么只会采用脏腑、经络、气血辨证施治,很少能够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六经辨证施治,导致中医临床疗效下滑。
对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望吾辈后学把经方传承的时代责任担当起来,在造福一方的同时,为复兴仲景医学、复兴经方、振兴中医作出贡献。
一是统一认识,将《伤寒论》《金匮要略》作为临床课程对待,这需要对师资队伍和相关教研室进行调整。此外,成立专门的教材编写组。
二是创办全国性的经方医学学术期刊,加强经方的传承与发扬。
三是开设传统中医(经方)病房。各中医药院校直属附属医院已经开始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广州中医药大学是成功的先例。此外,还可以开设经方门诊,据悉山西中医药大学的高建忠教授几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这方面工作。这是培养经方传承团队“传、帮、带”的重要基地和主要方式。
四是加强经方学术普及与宣传。在确保经方临床疗效、增进百姓健康的同时,加大对经方的宣传力度,让广大民众体验、了解和认识经方。
五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经方医药的研发和推广。将常用的仲景经方的方剂以中成药的形式生产、上市,比如将桂枝汤、麻黄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小青龙汤等像小柴胡颗粒一样做成中成药,这些药物的成本都非常低廉,符合“经方惠民”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