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佛光寺唐代壁画

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是五台山西台外九大寺之一,隋唐之际,名震长安,受到唐王朝的重视。唐代会昌

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是五台山西台外九大寺之一,隋唐之际,名震长安,受到唐王朝的重视。唐代会昌灭法时,寺院被毁,后由高僧愿诚法师在施主京都女弟子宁公遇的捐助下,于唐大中十一年(857)重建。

东大殿是寺内的主殿,面宽七间,进深八椽,单檐庑殿顶,是中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建筑的代表作。

唐代佛寺有绘制壁画的习俗,佛光寺的重建得到京城施主的捐助,四壁应该都是绘有壁画的,只是明代时寺内僧人重砌檐墙,在四壁塑造五百罗汉,可能将壁画毁掉了,现在只在殿内的拱眼壁和明间的佛座背后保存有零星的大小不一的22幅。

拱眼壁是两个柱头斗拱之间的空档,绘有壁画的拱眼壁长450厘米,高66厘米。壁画的构图分为三组,中间的一组是说法图,主像是佛陀在说法,两侧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左右两组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为中心,各有胁侍菩萨和天王、飞天等簇拥,作赴会行进的情状。壁画的各端各绘有供养人,北边的一组是僧人装,南边的一组是俗人装。

画幅虽然不大,却绘有众多人物,形象也十分生动,与敦煌石窟中同期的壁画相比较,设色绘法都完全一致。

在绘制技巧上,以浓淡墨色虚实相映,用色以朱砂、石绿、土黄为主,有“焦墨淡彩”的唐画之风,画脸和胡须的笔法,尚存汉画的遗风,人物的衣着线条飘逸流畅,仍有传说中吴道子“衣带当风”的笔意。由于年代久远,画面的的颜色除赭土青绿外,均已变成暗褐色,失去了原有的艳丽色泽,更显得古朴苍老。

明间佛座后的壁画较为清晰,是1964年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在偶然发现的。画面高35厘米,宽100厘米,两侧被后人用土坯墙封护,光线幽暗,故发现时色泽如新。

这幅珍贵的唐代原作历经后代的多次维修,竟没有被损坏,保持了唐代的原貌。画上有天王、天女、神官、鬼怪、妖猴、神龙等,人们俗称《镇妖图》。

画面分三部分,左侧画有毗沙门天王,头戴金盔,身披甲胄,手执宝剑,双眉高耸,盛气凌人。突出的肌肉、强健的体魄更使其雄猛无比,脚下被降服的两只鬼怪赤身露体,面目狰狞。

旁立一个天女,双髻高耸,佩以花饰,眉清目秀,长裙及地,衣带飘逸,衣纹流畅,典型的唐代仕女装饰。

中间的一幅绘有一个神官,头戴幞头巾,身着豹皮服,须眉直竖,双目圆睁,手擒妖猴。

右边的一幅绘的是一个神官,手执长杵,上身裸露,腰系豹皮裙,赤足向左作追赶状。

右上角绘一三爪神龙,张牙舞爪,一只小妖赤身裸体,跌倒在地,惊恐万状。

这幅壁画以降魔护法为题材,表现天王法力无边,无恶不惩的英雄气慨。绘画的线条采用兰叶描,天王骨骼肌肉强劲有力,众多形象生动传神,富有个性,设色简单,与传世的盛唐吴道子 《天王送子图》相比较,有惊人的相似,说明了吴道子画派的广泛影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