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大教室是我们在学校空间里常见的建筑,在现代化、公开化教学的今天,公共大教室在学校教学职能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功能大教室分类
多功能教室需要根据教室的规模大小、结构形式、专业功能,教室有不同的分类。由于使用要求的不同,不同类型教室的尺寸和布局形式都不尽相同。根据地面结构形式,本文的将多功能大教室分为平地板教室和阶梯教室:
▌平地教室
这种课堂模式几个世纪以来运作良好,而且效率高,易于设置。这种老式的教室课堂设计体现的是教师向学生一对多传授知识的教学理念。
传统技术条件下,这样安排运作得很好。教室前面的老师用的黑板或投影仪,课桌前的学生们用铅笔和纸记笔记。但如今的教育正处于迅速变化的状态中,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越来越跟不上如今学生和老师的需求了。
现在很重要的一个适应就是教室设计的革新。学校正在创建能够支持21世纪学习需求的课堂布局。如今的课堂设计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灵活性。教室重新排列组件的能力保证了建构主义式学习的顺利进行。
教室空间的多功能性使学习者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试验、去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并以小组形式讨论学习、处理信息。同时,教师可以进行协助和指导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们拓展他们的知识。
▌阶梯教室
近年来,阶梯教室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一道风景线,成为大学开放胸怀、自由的学术氛围的象征。
阶梯教室,顾名思义就是像阶梯一样排列座位的教室了。跟大家平常见到的教室一样,它的作用也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学习、听课、从事文艺活动的场所。但是阶梯教室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同时进行授课或学习,此种场地非常适合于一些比较重大的公开课,或者方便同学们组织一些文艺活动、知识竞赛之类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这种教室面积大,容纳人数多,但其最大特点在于其地板是阶梯状逐渐升高的,离讲台越远,地面越高,从而座椅就越高,这样就使得远离讲台、座位靠后的学生能够清楚地看见黑板和讲台,而不会被前排学生挡住视线。
阶梯教室按照规划的格局或地理位置可以分为:“弧形阶梯”与“矩形阶梯”两种。
矩形阶梯
此种阶梯比较适合于人数比较少的教室,或者受地理位置限制只能做成弧形结构。其优点是教室里每个座位的视角都是直视讲台,这在多媒体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点。其次,矩形设计简单、造价低,适合于人数较少的活动场所建造。灯光的设计在阶梯教室当中显得非常重要!因为阶梯教室适用的人群比较广泛、使用人数比较多,光线的分布一定要均匀、柔和,要充分考虑到后排学生的视觉感受,忌用银光之类比较耀眼的灯光,保证教学质量与环保功能。
弧形阶梯
弧形阶梯比较适合于大型公开课等参与人数比较多的公共场所,比如大学讲堂、人民大会堂等甚至还会采用双层、三层的弧形阶梯,以满足大量的人群进行各项活动。但是,与矩形阶梯相比,其设计难度大,造价成本高!现代的阶梯教室多配备有投影仪、音箱等多媒体组合,一般在讲授公开课时使用。阶梯教室的大小并没有统一规定,而是各学校建设时自己决定,小的能容3-4个班级,百余人,大的能容千人左右,作礼堂、报告厅使用。一般情况下阶梯教室不做个别班级的固定教室而是公用,因此空闲时可做自由自习教室,或者由有活动的班级(例如召开班会)灵活征用。
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对公共教室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根据网络时代对高等教育、高校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高校学生的影响,从以下几方面总结网络时代对高校教学多功能大空间设计的影响:
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室空间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学习对空间、时间、对象等方面的限制,为泛在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网络时代的高等教育注重学习的多元化、个性化和情景化,要求教室空间拥有更强的可塑性,能支持更多的教学方式(独立学习、团队合作、远程学习、项目式学)。
教学模式的发展,要求教室空间具有多元和开放性
新型教学模式发展需要教室空间的配合,为适应不同教学方式的开展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室空间的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的多样化,有更强的适应性,以实现空间的多元和弹性发展。随着新型的教学方法的发展,教室内教与学的关系发生转变,课堂教学已从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输,转变成教师辅助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教室设计模式僵化,内部物质环境既封闭又单调,严重限制了课堂教育的多样性发展。网络时代的教学将会向开放性教学转变,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学空间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多学科间的广泛交流,促进集体协作,注重集体智慧的培养成为网络时代高校教学空间的发展目标。
教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室空间更加智能化
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更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理念的同时,也促进了高等教育教学手段的改进。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知识主要通过书本中的文字、图形和表格来展现,系统的学习对教师讲授的依赖性大,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文字、图表、音频、动画等结合到一起,其内容的组织形式和展现方式更利于人类接受和认知,使教学活动具体生动,更大限度的利用有限资源。
网络时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展迅猛的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运用将会为学习提供更多服务。在国内,以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团队正在对技术增强教室进行研究。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更多的智能设备将进入高校教室,教室空间的设计也将会结合建筑技术的发展,为学习提供更舒适的环境和更好的教学体验。
师生物质需求的提升,要求教室空间有更好的环境氛围
教室应为教学方式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随着师生对教室空间利用需求的增多、对教学环境要求的提升和审美水平的提高,现有僵化固定、设计与装饰模式单一的教室空间已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需要从空间尺度、舒适度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等方面来设计思考,重视建筑润物和文化传承的价值,实现教室内物理环境和空间品质的优化。
改造公共多功能大教室的影响因素
公共教室的设计包含了教室位置布置、教室走道布置、教室内部布置、教室基础设施等内容。教室位置布置决定了公共教室的周边环境,往往是与周围建筑及房间有结构、功能、物理条件等问题需要解决;教室走道布置是教室空间的前奏空间,是人流聚集、疏散的必要通道;教室内部布置决定了教室的使用效果、效率;教室基础设施关系到在内部使用者的具体空间感受。
两种教室在高校设计中如何落地?
▌平地板教室
平地板教室内部空间因地面的平整可进行任意调整,不受特定结构、形式的限制,使用率高,可通过教室内部桌椅不同的布局形式实现多种教学模式。
劣势:布局形式固定、刻板,适合传统大班教学,教室空间利用效率低。
优势:座位面向讲台,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师生交流,适合小组合作式教学,便于学生交流讨论;
平地板教室桌椅布局建议形式如下图:
▌阶梯教室
阶梯教室内的地面呈阶梯状逐渐升高,空间面积大,地面有高差,室内大多布置多媒体设备,可以容纳大量学生,一般作为公共教室使用,根据学校的教学需求设计,大小没有统一规定。
由于阶梯教室的造价高于平地面教室,为了确保其合理性和经济性,一般布置不少于40座,由于室内有坡度,家具的布置不能随意更改。为适应讨论小组的教学模式,有的阶梯教室布置创造性的结合了阶梯教室的格局与小组式座椅的设置,室内不同层高上放置着能容纳5、6个人的桌子。
上课时,桌子周围的同学有的面对老师,有的需要跳转座椅面向老师;在结组讨论时,则可以还原成原有方式围坐在一起学习。这种形式的教室节省了学生往返大课教室和小组教室的时间,但学生的人均面积比普通教室多30%。阶梯教室按形状可分为矩形、方形、扇形、圆形或半圆形、其他形状等多种类型。矩形平面采用较多,长宽比一般在1: 1.3-1: 1.7之间,教室前部两侧的视角较差;方形平面内适合斜向布置座椅,室内视觉效果好,但对黑板及投影屏的长度有限制;扇形平面适用较大容量时使用;圆形平面或半圆形平面内的视距短,需对墙面进行消声处理;其他形状平面则是为了取得更好的空间效果。
阶梯教室桌椅布局建议形式如下图:
结语
看了这些多功能教室智慧,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他们的相同之处:
在教室布局上,U形或弧形的布置格局更适合教学场景;
椅子都是可移动的软质靠椅,甚至连桌子也可能是固定的;
教室的设计上突出学生的参与,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教室的设计要让学生在这里感到舒适,愿意参与到课堂中去,愿意留在这里学习、研究、讨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