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一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而香港人更是对风水推崇备至。
很多港人相信,香港之所以经济繁荣,乃是得益于香港的好风水:维多利亚港好像一个大的聚宝盆,香港的财气就是从这里而来。
1
驱赶小人,迎来贵人
可能很多人都说风水是迷信。
但是香港人却认为风水既不是迷信,也不是科学,而是一种地道的商业文化。
这种文化已成为香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香港,不论贫富贵贱、阶层职位,凡公司开业、买楼置房、房屋装修抑或办公场所、生活起居、室内陈设等,都会请风水先生看风水,非常倚赖风水师的意见。
香港的商家均在店堂里设有财神位,张挂着“镇宅七十二灵符”。
据说这是根据中国古代传统仿制的灵符,一式两款,挂着它可以避难消灾,身心安泰,生意兴旺。而临街的店铺还会在门口靠墙处摆上神龛,店主人有事无事都要出来拜一拜。
香港的公司则大多挂有“通胜”挂历。
老板们谈生意,大都会看日子,遇到大生意开张,更会设坛切烧猪,祈求神佛保佑。
每年重要节日,尤其是惊蛰这一天,香港人必不可少的活动便是“打小人”,各地庙宇热闹非凡前、水泄不通,神婆将小人的名字写于纸上,再将纸片放在砖块上,用力用鞋子敲打纸片。
香港人以“打小人”的方式,寓意驱赶小人,迎来贵人……
2
香港名人、富豪都注重风水
刘德华本人会在家中放置一些 风水吉祥物, 就连其太太朱丽倩和其母亲都会经常从高人大师那边求得一些风水的物件。
刘嘉玲和梁朝伟在结婚之后虽然一直无子,但是两人的婚姻却未曾动摇,网上的普遍说法是刘嘉玲为了斩断梁朝伟的桃花专门请大师布下了特殊的桃花阵……
亚洲首富李嘉诚的办公室风水摆设,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为纪念亡妻而建的庄月明楼,处处显露着辟邪挡煞的设计;
还有李嘉诚的总部——长江实业大厦,在设计上也来了一出“风水大战”,与旁边的汇丰银行和中银大厦“斗法”。
汇丰银行地处香港扯旗山山脚的“龙穴”,因山坡形似低垂的马头,在维港饮水,故曾被风水大师寓之为有助提升运势的“天马饮水穴”。
为了不让大厦前方再出现新的建筑物来破坏这饮水之穴。
汇丰银行于是将其前方一直到香港渡轮码头的整片地皮买下,发展成为公园,取名为“皇后花园”,以保持其风水之优势。
在中国银行进入香港之前,汇丰银行的效益一直非常好,就在其业绩如日中天之时,中资背景的中行闯进了香港,并在其边上建起了中银大厦。
中银大厦由建筑大师贝聿铭所设计,整栋楼高300米,形状下大上小,以竹子节节拔高为形象理念,被贝聿铭充满诗意地形容为雨后春笋。
可是大厦落成后,所占据的风水格局却给邻居带来了麻烦。
香港的风水师出来说,中银大厦像一把寒光四射的尖刀,有许多尖角和刀刃一样的棱线,特别是那贝氏特色的“三角式”顶端,犹如犀利的钢刀,刀锋一面对着港督府,一面直指汇丰银行,占尽风水之余,也破坏了督署和汇丰的贵气。
李首富拿中环的“风水宝地”后,一定非常纠结!一面是三棱钢刀的中银大厦,一面是大炮直对的汇丰大厦,夹在两个大厦中间岂不成了“水煮鱼”!
经过多方风水师的建议,有“设局对战”也有“保守自保”的!
最后,在其御用风水师陈帅佛的建议下运用了“四面环盾”的自保方案。
长江 实业大厦设计成四面环盾,并且外部全部用了防弹玻璃!
外观密不透风如同堡垒,以四平八稳之势“抵挡”了中银的“刀砍”和汇丰的“炮轰”的外部伤害。
长江集团大厦的总高是283米,高出汇丰银行179米,同时故意比中行略低20米左右!巧妙地避开了“刀炮”相对的位置。
位于中间的长江集团大厦,虽然屡被批评不够美观,但胜在建成后一直安然无恙。真是外面战火纷飞,我自闲庭信步啊。
中环这块风水宝地,楼宇林立,建筑奇出怪招。其中最大的一个亮点便是突如其来的摩天轮。
在去和汇丰银行对着的中环码头的时候会看到一个大的摩天轮,许多人都会疑问,这地方也不是什么游乐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一个摩天轮独自杵在这里?
这个可不是简单的摩天轮,这个在风水上就有大的说法了!这个就是风水中的风水轮。
风水轮摆在财位可将财位催活,为家人招财催金;摆在凶位可挡煞气,化煞避凶,调节阴阳五行平衡。
摩天轮的运转必将形成气势,气的不断循环是制造川流不息、连绵不绝之意,起到最佳催财转运效果。
3
香港政府官员们也认可风水力量
当年港府为兴建新机场,需要在赤角大量填海及建设新市镇,附近一所村庄的村民认为,这些工程会拦腰切断该村一座酷似象鼻的山头,破坏风水,故希望政府新另寻地安置。
后来政务专员苏启龙表示决定保留东涌及大濠的一些山丘,以免破坏当地的风水。
不过说到政府官员中最爱风水的,还要属前特首曾荫权。当年他从政务司司长官邸搬入礼宾府就职时,首要的就是花上几十万元修一座锦鲤鱼池,迁养他心爱的九尾锦鲤鱼,以挡官刹。有风水大师剖析,这几尾鲤鱼一路助曾荫权跃入龙门,功劳不小,礼宾府修鱼池既旺曾也旺港。
风水信仰为什么可以在香港长盛不衰?这与香港特殊的人文社会环境分离不开。
首先,香港的风水文化可谓是香港不同时期内地移民潮的产物。1842年香港开埠之后,越来越多的客家人来到香港发展,他们散处在港九各地,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当作为风水信仰载体的赣、闽、粤客家人徙居香港,他们自然也带来了原有的风俗习惯和信仰文化,这应该说是香港风水文化盛行的基本原因。
其次,大众传媒的大肆渲染和公益机构的“风水行为”,也为香港的风水文化营造了社会氛围。
香港的一些电台、电视台经常会请一些“相学专家”谈运程、看掌相或讲星座,深受香港人的欢迎,不少报章和杂志也专门辟有“紫微斗数论命”、“神机测字”或“易经占卜”等专栏。
再次,香港风水文化的盛行,脱离不开一个相对包容宽松的环境。
如此,算卜看卦、相命测字等风水习俗才有机会得以保存并壮大,乃至很多在内地已经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信仰,也能够在香港这块弹丸之地安身立命,如包山节、天后诞等。另一方面,香港人在追求商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开始借助风水学说抚慰心灵。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