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也有“君臣佐使”,你知道吗?

熟悉中医的人都知道,中药开方有“君臣佐使”的说法,那么“君臣佐使”是什么意思呢?

“君臣佐使”是中医的组方原则。这种组方原则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出现了。《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药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为什么中药会有“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

中医配药很少用单味药,大多采用组方配伍。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诊断出患者的病情,疾病越复杂,那么治疗的方法就越复杂,需要的药材就越多,就是我们常说的复方、组方。

这些组方并非几味或者几十味中药材简单做加法,而是需要不同轻重、不同层次的配合形成合力,从而治疗疾病。

null

“君臣佐使”在组方中的配伍原则

君药

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较作为臣、佐药应用时要大。在一个方剂中,君药是首要的,是不可缺少的药物。

臣药

臣药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症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症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它的药力小于君药。

佐药

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使药

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灶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使药的药力较小,用量亦轻。

举个例子

六味地黄丸是我们都熟知的补肾药,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

这其中,六味地黄丸重用熟地滋阴补肾,熟地黄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山药可以健脾固肾,这两味都是臣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称为“三补”。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的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有助山药的健运,丹皮清泄虚热,并且制山茱萸的温涩。三药称为“三泻”,均为佐药。六药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量大于泻药量,以补为主,共同达到滋阴补肾的目的。

实,君臣佐使,不一定是指方中具体的药味,而是中医药的结构描述,是一种格局。清朝,医学家吴仪洛对“君臣佐使”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解释,他认为,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遵循君臣佐使原则,才能组出主次分明、细致严谨和疗效可靠的良方。

再比如鸿茅药酒67味组方,其中就严格遵循了“君臣佐使”的原则。牛膝、独活、红花等17味药材是祛风除湿、强筋壮骨的首选。处理好表面的问题,接下来就是疏通经络、益气养血,人参、黄芪、当归都是大家熟悉的补气、补血药材。最后,白术、茯苓、肉苁蓉、菟丝子等27味药材健脾温肾,让我们的“正气”恢复如初。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