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来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一个魅力隽永的“望日”,这一天带给炎黄子孙对于宁静安详、合家团圆、和睦吉祥生活的期盼。
皎洁皓月当空,寓意着美好、和平、圆满;也饱含着人们对祥和人际、理想生活的憧憬。毋庸置疑,在中华民族民间生活中,赋予了月亮极其丰富的靓丽之寓意。
民众生活对月亮的丰富寓意,折射于文学传统中,在我国也诞生了众多吟诵月亮的不朽作品,成就了中华文学之瑰宝。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坛泰斗东坡先生那脍炙人口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了睹月思人,对故人无尽的眷恋思念的情愫;而东坡先生更以“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一诗,专颂中秋皓月。
另外,如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可谓佳句不胜枚举。
诚然,以月寓意,颂月抒怀,不仅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即使在佛教经典中,以月亮为喻,展现佛陀本怀、开示佛法真谛者,在三藏典籍中亦是俯首皆是。
如《楞严经》卷二中,佛陀对阿难尊者谆谆教诲到:“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应当看月”。
禅宗将这段寓意深刻的开示化作“指月禅”,揭示出佛法的经律论三藏及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教化,是指向解脱境界的指月之指。
其中以月亮寓意佛法的真理与解脱的境界,而一切文字般若、佛菩萨教诲和祖师大德的开示指点,则是指向月亮的“指”。
如果有人用手指着月亮给别人看,那人应循着手指去看月亮。
如果仅看手指而以为手指就是月亮,那人岂止是没看到月亮,也同时误会了手指的含义。
为什么?——因为他把作为标示的手指当做了明月。
又岂止是误会了手指的含义,也不能认识明与暗的含义。
为什么?——因为他把手指的形体当作月亮的明性,对于明、暗二性都没有了知的缘故。
最终,这个人不但没看到月亮、错认了手指,同时还没能认识光明与黑暗。
为了不让善男信女对于佛教经文仅仅读诵文字,而忽略对于佛法本意的理解与义理的领悟,于《圆觉经》卷六中,佛陀悲愿恳切地对清净慧菩萨开示到:“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
佛的经教如同指示月亮的手指,如果看见了月亮,就知道指示月亮的手指不是月亮。所以不要单纯的看手指,而忽视手指所指的——月亮。
高哉、善哉!佛陀的经教,正是“指月之指”,而其所指向的“指月之月”,方为众生开悟解脱之指归。
生活又何其不是如此,师长与同修诸善知识的引导、激励,乃是我们修行之路上的增上缘;学佛有疑处,询诗问友,笃实精进依教奉行、依律而为,于戒定慧三学中用功,于六度中用心,才是生活禅之要旨。
信赖佛陀、归心佛法,总有“彼人因指,应当看月”之善果。笃实修学、深入经藏,方能智慧如海,成道完成佛格,促使自身心中那一轮皎洁的解脱明月灿烂升起!
编辑 | 春土
摄影 | 儒文、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