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果园要IPO 曾被食药监部门处罚

内容来源:商业观察杂志

作者:郭丛菲

食品类企业的食品安全、环保等方面被人们重点关注。6月18日,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溜溜果园”)向证监会递交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拟在创业板上市。

关于该企业增收不增利、员工社保未缴、劳动纠纷不断等声音在网络端屡屡出现。

《商业观察》记者调查发现,企业曾多次因环保问题被当地行政部分处罚;员工曾在工作场所发生工伤。关于食品质量的问题,往年也有消费者在微博投诉,并有相关处罚。《商业观察》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

食品安全过关吗?

公开资料显示,安徽溜溜果园是一家集果品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集团企业,总部位于安徽芜湖,旗下拥有11家全资子公司,旗下品牌有溜溜梅、热带风情等。品牌代言人为杨幂。2015年6月1日,企业完成A轮融资,由红杉资本独家投资溜溜梅休闲食品集团近1.5亿元。

企业法定代表人杨帆,关联企业有21家。其与企业另一股东李慧敏为夫妻关系,两人合计控股80.75%。

根据企查查登记的信息,企业曾两次被繁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给予行政处罚。

2017年4月13日,因经营标签不符合规定,被繁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罚款5000元,没收违法所得288元。

2017年12月8日,企业再次因生产经营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被食药监部门没收违法所得333.6元,并处以15000元人民币罚款。

2015年,有消费者通过微博反映,其拿到的溜溜果园食品,都出现白色小点。经过投诉,销售说是盐结晶,客服后来说是糖结晶。至于能不能吃,消费者表示怀疑。

溜溜果园要IPO 曾被食药监部门处罚

污染问题曾引发冲突事件?

2016年10月23日,新浪微博用户“5970221685”反映,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经济开发区溜溜果园在当地建厂,污染严重,附近村民投诉未果,引发冲突事件。

有网名“千载难封”的网友留言称,此事件起因系溜溜果集团公司国庆放假期间,污水处理设备试运行不当,事故池污水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导致异味严重,影响周边群众正常生活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溜溜果园招股书,报告期内,公司曾多次因环境保护存在疏漏而受到地方环保部门处罚。

2016 年 5 月 9 日,诏安县环境保护局因诏安溜溜超标排放水污染物,对其处以罚款 22,740 元。

2016 年 11 月 16 日,漳州市环境保护局因诏安溜溜的生产废水通过污水管道的窨井下方缺口排入雨水沟,对诏安溜溜处以罚款48,467 元。

2018 年 5 月 10 日,诏安县环境保护局因诏安溜溜在厂区南侧厂房新增一条杨梅生产线,并于该厂房西侧新增一套 10t/h 锅炉和一套废气处理设施,杨梅生产线和 10t/h 锅炉没有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对其处以罚款10,250 元;因诏安溜溜新增生产线和配套环保设施未经环保验收即投入生产和使用,依据有关规定,对其处以罚款 20 万元;因诏安溜溜超标排放水污染物,对其处以罚款 10 万元。

2018 年 5 月 30 日,漳州市环境保护局因诏安溜溜超标排放水污染物,对其处以罚款 20 万元;在诏安溜溜的污水处理设施有运行、设施出口有排水的情况下,因 1#车间污水收集管道有破损,有生产废水在该破损处排入雨水沟,对其处以罚款 30 万元。

至于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企业在招股书中提到,一是厂区内的污水收集管道存在老化破损情况,公司未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更新改造,二是诏安溜溜的环境保护管理水平未能跟上环保设备升级改造的步伐。针对上述原因,诏安溜溜采取了整改措施。

不过,2019 年 3 月 15 日,诏安县生态环境局(原诏安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在《溜溜果园 IPO 项目访谈笔录》中确认:诏安溜溜不属于国家重点环保监控企业和重点排污企业,未发生过环境污染事故和因污染导致的环境纠纷。

微博网友投诉的情况,是否算作污染事故和因污染导致的污染纠纷?《商业观察》记者发函给企业方,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企业利润三连降

溜溜果园要IPO 曾被食药监部门处罚

溜溜果园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溜溜果园的营收分别达到8.04亿元、8.47亿元和8.73亿元,连续三年实现增长。与之对应的是,净利润出现“三连降”,2016-2018年期间,溜溜果园净利润分别是8144.87万元、6004.19万元和5602.8万元。

为何出现这类情况?根据招股书,或与气候因素有关。而《商业观察》就有关问题询问企业,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企业风险方面,除了食品安全、环保等风险,其尤其强调了企业单一的产品结构或将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招股书披露,企业主要从事青梅产品为代表的特色果类休闲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6年-2018年,企业营收中,青梅类、李梅类和西梅类产品的合计收入占主营收入的比例均在85%以上。其中,青梅类加工制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2.95%、50.87%、46.39%。

企业投资的公司中,包括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但是,有消息称,企业在电子商务渠道的销售占比比较低。此次募集资金的建设项目中,也包括对营销渠道拓展和品牌建设的投入。

在产品结构单一,环保、食品安全都多次出现问题的企业,能否顺利登陆资本市场?《商业观察》将持续关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