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由央视出品、顶着宏大片名的“专业科教片”《手术两百年》,近日在多个网络平台走红。豆瓣网友为之送上了9.4的高分,与《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我在故宫修文物》持平;而在年轻人聚集的哔哩哔哩弹幕网,其正片播放量已超过136万,每集的开结尾都堆积着厚厚的“打卡”。对他们来说,不输BBC和Discovery(探索频道)的质感、国际化的配乐、影视剧“配音男神”的献声、精美尤且精准的动画等,都成为追剧时的惊喜。
与此同时,《手术两百年》赢得了国内医学界的普遍赞誉,被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形容为“外科发展的历史画卷”。总导演陈子隽告诉南都记者,这部8集科学纪录片,在创作时就定位“中国第一部全景式展现人类与疾病抗争的科学纪录片”,最终的拍摄量约为400多天,遍及12个国家,采访到了50余位全球顶尖医学专家和众多顶级医院的手术案例,实拍了现代外科学几乎所有关键节点的历史现场。
陈瑶。
统筹全部素材、并将它们以“历史+现实”的回环结构罗织起来的,是资深撰稿人陈瑶,一位总导演心中“冷静果敢的选手”。2001年大学毕业后,陈瑶进入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为央视科教频道(CCTV-10)执导了多个考古或历史再现类节目。担任导演十余年之后,她选择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
在2016年正式与《手术两百年》项目组合作之前,陈瑶对此“老大难”选题早有耳闻,并未觉得会与自己有关。她没有医学教育背景,除了曾为早期的《走近科学》做过介绍医学研究成果的节目,就再也没遇到与此相近的创作主题。不过,当机缘巧合接盘了该项目、同样一头雾水的前同事兼好友陈子隽发出“组队邀请”时,陈瑶还是答应了。
从2016年春节后,陈瑶收到由哈尔滨市心胸外科医生、《心外传奇》作者李清晨整理的“文学底稿”,到2017年摄制组兵分多路、赴国内外医学重镇“大拍”,其间的一年半左右,她担负了至关重要的将专业知识转换为镜头语言的工作,给各分集导演以指引,并依照实际摄制情况完成了两次大改。这是一个海量摄取专业知识、消化素材的过程,到基本交工时,她调侃自己“差不多成了半个医生”。
今年6月下旬,《手术两百年》几经波折、终于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首播时,陈瑶写了条朋友圈:“看到自己写的文字、挑的采访和神交已久的人物一一出现在影像中,莫名有点感动。”
其实,参与其中带给主创们的触动并非如此清淡。撰写第7集《众病之王》(癌症)期间,从未认真想过生死的陈瑶开始做噩梦,梦见自己得各种各样的绝症;该分集导演陈东也有半年多时间,在梦里不断感受癌症患者在绝望与希望间的摇摆。
《手术两百年》海报。
陈瑶对南都记者说:“这套片子做完以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对于死亡有了理性的认识,可能潜意识里也开始想这些事。我也希望《手术两百年》能让观众有一些思考,比如人的身体究竟是怎么回事?”
对话
没有做不成的片子,只有好烂之分
南都:《手术两百年》是个既专业又宏大的项目,立项之后曾停滞了很久,换你们接手时,有信心么?
陈瑶:没有什么做不成的片子,只有做出来之后,是烂片子还是好片子的区别。作为一个从业很多年的导演,你会知道这个片子从哪个方向做可能容易,从哪个方向做可能会在拍摄、撰稿方面给自己设一些难度,但是如果那么走的话,它可能会是一个好片子。其实你的选择是在这儿。
南都:你的撰稿工作用时多久?
陈瑶:它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基本上写了三稿,记得从接到这个选题一直到我最后一稿出来,可能兜兜转转有一年多时间。
这个选题拿到手里以后,我们会共同确定一个基本的方向,比如说这8集的分集。之后我就得去查资料,在第一稿中先把内容大体放进去,把这一集里边关于历史的部分放哪些、按一个什么样的逻辑走、每一部分的比例大概是多少、跟下一部分是怎么样勾连的……这些主干想好。
第一稿的写作持续了将近半年,这中间又有很多信息补充进来,包括导演会反馈说,目前了解到的某些案例可能是比较合适的,所以第二稿除了进一步填充和替换知识点,我可能会去拜访那些案例所在的医院,观摩手术,形成一个大概的视觉印象,然后按照我的逻辑写一个出来,等到导演正式拍摄的时候,看到这个稿子,会知道需要拍一个这种方向的故事。
最后,等到各种素材都拍回来以后,关于现实案例的部分,我会再修改一稿,然后导演们就进入后期制作了。
手术两百年剧照:医生在联系血管的三点吻合术。
不效仿《人间世》,想引起更多反思
南都:在为《手术两百年》撰稿的过程中,有你觉得特别难的地方吗?
陈瑶:做这行已经很久了,所以也没有觉得(技术上)有什么特别难,都在掌控之中。我觉得这个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大量地阅读,不是说看同类型的纪录片,而是说要去阅读很多社科类的书目,你会发现很多跟别人不一样的方法或者视角。
南都:比如,读了哪些在你看来比较重要的书?
陈瑶:医学史类的书就很多了,没什么说的。任何人去写医学史的片子,肯定都得看医学史的书。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反而是一些关于大历史、人类历史的书,比如说是怎样从冰河期逐渐演化的……我会借鉴一些它们讲述历史的角度。
还有一本1998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第一推动丛书”推出的《我们为什么会生病》,是关于“进化论医学”的。这本书给我打开一扇门,原来可以不是完全从技术层面看待疾病,而是从生命本身去想,你的身体和你的疾病是什么样的关系。
可能对我来说,做科学纪录片这份工作有意思的点就在于,你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去了解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情。
南都:其实成片在“手术发展史”的主题之外,也是做了一些加法,比如第1集就包含了医学起源,乃至于哲学层面的内容,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陈瑶:我们之所以(把时间轴)放这么长,是因为我们从最初就不想把它做成那种传统的“就手术说手术”的片子。除了让你知道医学是怎样发展的,我们还想让你觉得生命是这样奇妙,或者去阐述一些能让你反思的东西。
可能这一块儿是我们跟《人间世》或者《生门》特别不一样的地方。像这种社会类的纪录片也挺好的,但是可能因为我们是科学纪录片出身的团队,本身更喜欢客观、冷静一点的风格。而且《人间世》已经出来了,就没有必要再仿照它的模式去做了。
在创作过程中第一次深思“死亡”
南都:在这次创作中,你接触到了很多国际医学界大咖,也梳理了医学史的整个脉络,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陈瑶:作为个体来说,以我的思考方式去想的话,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只是一个基因的容器。”这并不是我总结出来的,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就是这个观点。人类最后没有办法战胜死亡,因为如果你永远不死的话,你的基因就没有办法进化呀。
所以,对于生或者死,我觉得就这样吧。这并不是说我得了病就不治了,治还是要治的,只是我可能对于死亡本身就会觉得,“好吧,就这样吧。”
然后我觉得,虽然我也40了,也不再年轻,但是好像在做这套片子之前,我从来没仔细想过死亡这件事。这套片子做完以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对于死亡,(觉得)“还好”,有了理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可能也给我留下了一些阴影吧,可能潜意识里就开始想这些事了。特别是写第7集《众病之王》(癌症)那段时间,我只要压力一大,就开始梦见得绝症了。我已经在梦里得过各种各样的绝症。
《手术两百年》在年轻人聚集的哔哩哔哩弹幕网受到追捧。
南都:如今这部心血之作终于面世了,它取得的反响符合你的预设么?
陈瑶:因为央视纪录频道本来是有一个调查的,主力受众可能是有比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年龄段在中年左右的人群。但是这回让我本人觉得还蛮好的是,我们那个片子在B站(哔哩哔哩弹幕网)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我没想到年轻人会那么喜欢这套节目。尽管他们吐槽的槽点,有的时候也蛮奇怪的(笑)。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