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翻天巨变!肇庆制造,全球共享

了解肇庆楼市、生活热点一定要看的公众号! 70年前 刚解放的肇庆能制造什么? 肇庆兴民火柴厂在排梗。

70年前

刚解放的肇庆能制造什么?

肇庆兴民火柴厂在排梗。图片来源:肇庆画册

牙刷、火柴、筷子……

1949年,肇庆仅有火柴、陶瓷、建材、

五金加工、食品、粮油加工等行业,

工业基础薄弱,工业总产值6093万元,

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7.1%。

这年开启了肇庆的“工业梦”

网友 理睬 摄

这种情况直至1958年

开启的“二五”计划才有所改变。

“二五”期间,

肇庆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

▼▼

兴建、扩建一批电力冶金、煤炭、机械、建材等骨干企业,有力促进了全市电力、原材料和燃料工业的发展。

这些企业成为“肇庆国企品牌”

还曾在全国赫赫有名

你还记得这些肇庆制造吗?

▼▼

广东仪表厂

全国气动仪表的龙头老大

图片:梁智圣 提供

广东仪表厂位于肇庆星湖东路(即现在的大唐盛世楼盘位置),始建于1958年,当时是全国气动仪表的龙头老大,生产了全国30%以上的气动仪表。

图片:梁智圣 提供

1992年,该厂生产各类仪表1.35万台套件,工业产值3081.69万元,人均产值超3万元。

肇庆机械厂

规模达到500人以上

图片:梁智圣 提供

肇庆机械厂位于建设路(即芹田路口与建设路交界对面),当时属于国营企业,规模达到500人以上。

肇庆配件厂

省生产内燃机气缸套的唯一专业厂

图片:梁智圣 提供

位于建设三路(现华英居位置)的肇庆配件厂是当时广东省生产内燃机气缸套的唯一专业厂,1983年开始为国产解放牌汽车主机配套。市民回忆,配件厂在1958年创建,是一家比较有历史的企业。

南华自行车厂

自行车定点生产和出口基地企业

图片:梁智圣 提供

广东省肇庆市南华集团公司,位于西江南路(现维纳斯酒店对面位置)是国家轻工总会、国务院机电办,外经贸委批准的自行车定点生产和出口基地企业

图片:梁智圣 提供

上世纪90年代,在该厂举办的展销会上,就已经销售价值1000多元的单车和较专业的公路车,肇庆自行车业的发展在那个时代已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肇庆机床厂

当时新增产值1300多万元

位于建设二路(现在邮电局后方)的肇庆机床厂,于1990年始研制开发YMQ—900圆压平模切机、QWG—160气动单面瓦楞纸板机和WJ60三层瓦楞纸板生产线,新增产值1300多万元

当时肇庆工业的骄傲

看看这些数据

你就知道当时肇庆的工业情况

▼▼

这些企业的辉煌,只是当时肇庆工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1990至199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38.8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92年,全市年产值1亿元、税利1千万元、创汇1千万美元的企业22家,年产值5千万元、税利5百万元、创汇5百万美元企业35家。像南华自行车、金雀电风扇等制造品牌,是当时肇庆工业的骄傲,“肇庆制造”在广东省乃至全国赫赫有名。

肇庆的“工业梦”也经历了挫折

或许有人会问,

为什么这些企业如今不见了踪影?

其实,当时许多的肇庆国企

在上世纪90年代末走下坡路。

就像曾经辉煌一时的广东仪表厂

▼▼

梁小明 摄

随着电动仪表设计愈趋完善,在更多领域取代气动仪表,再加上外国仪表进入国内市场,广东仪表厂开始走下坡路。虽然厂子尝试生产摩托车、汽车仪表,改变产品结构自救,但是成本始终降不下来。2001年,仪表厂正式退出市场

当然,也有一些企业

转“危”为“机”,重获新生。

就像这些企业

▼▼

肇庆动力

国内外重要车企供应商

动力金属生产车间。

上世纪90年代,肇庆动力改制完成,新生企业敢为人先闯“蓝海”,产值从几千万做到如今的6个亿,产品从原来单一的农业机械缸套,发展到汽车关键零部件,成为国内外重要车企供应商。

四会互感器厂

ABB全球最大的中压互感器生产基地

四会互感器厂1988年正式建厂并投入使用,2003年,濒临倒闭的危机。改制后投入的5千万元技术改造资金拯救了企业。如今,四会互感器厂所生产的互感器,已有600多台应用在酒泉和文昌卫星发射中心,还与世界500强企业、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携手“联姻”成立了广东四会ABB互感器有限公司,而这新工厂便成为ABB全球最大的中压互感器生产基地。

大华农

全国动物疾病防控领域标杆性企业

大华农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科研实验。西江日报通讯员 王振宇 摄

2001年,在温氏集团工作了10年的陈瑞爱带领团队,来到肇庆大旺创业,成立大华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禽流感疫情肆虐,来自大旺大华农的近60亿份优质禽流感疫苗,为全国抗击禽流感疫情打了一针强心剂。如今,大华农已成为全国动物疾病防控领域标杆性企业。

2008年,肇庆实现全市生产总值715.85亿元,较上年增长14.2%,超过全省平均增幅4.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2.7%,比全省平均增幅高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1%,第二产业增长24.1%,第三产业增11.4%,三大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5:34:42.5优化为22.7:36.7:40.6。

“366”工程做强做大肇庆主导产业

2010年后,

由于肇庆产业发展定位不清晰、

政策不连贯,

导致肇庆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

发展步伐有所减缓,

传统产业的优势有所削减,

与珠三角核心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面对新挑战,2016年,肇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推进实施工业发展“366”工程,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工程,着力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带动大产业,力争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3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引进培育6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新增600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2018年,肇庆宏旺金属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5亿元,成为肇庆市首家实现百亿元的工业企业。

2017年,我市又提出

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

强调要在5年内,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000家,

确保建成10所本科高等院校、

30家新型研发机构、

3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

肇庆“智造”

用手机智能停车

手机控制汽车自动泊出

如今,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成果初显。2019年上半年,肇庆市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三大主导产业合计实现产值390.7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8.7%,占比同比提高了2.5个百分点。

肇庆也能制造汽车

作为肇庆工业发展的主战场,肇庆高新区已成功引入小鹏汽车、鼎星新能源汽车、中电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整车项目,以及新能源动力小镇、国信通新能源电池、哈尔滨工业大学新能源车轻量化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等产业链配套和研发项目。同时,肇庆还成立了全国首个自动驾驶城市级路测示范区,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

遨优动力有限公司的电池组生产线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先进装备制造业在肇庆呈现全面融合、集群发展的良好势头。2017年以来,我市新引进新兴际华华南安全谷、广东赢合总部及OLED芯片研发生产基地等60多个超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肇庆在中高端产业链和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不断提升。

专业从事高端新型元器件等电子信息基础产品生产的风华高科生产车间一景。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同时,肇庆节能环保产业的城市品牌效应近年得到不断彰显。2017年以来,我市已引进投资15亿元的博天集团高端膜材料生产基地、暨南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武汉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技术研究院等高端项目,肇庆成为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永久会址。

70年前,

肇庆工业从一张白纸上起步;

70年后的今天,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员,

肇庆工业已深度参与到全国

乃至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来

——从港珠澳大桥建设现场的液缸压,

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互感器,

随处可见“肇庆制造”。

肇庆,加油!

资料来源:肇庆西江网

责任编辑:LinYun幸韻兒

特别说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