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决定将“妈祖信俗”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2016年3月,妈祖文化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湄洲妈祖祖庙也入选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首批文物点。
信众多达3亿人的妈祖,究竟是谁?妈祖文化有怎样的发展历程,对于当今社会又有何种意义?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走进历史,了解这位“海洋女神”!
妈祖“衣朱衣,飞翻海上”
(摘自蔡长奎绘制《天后圣迹图》壁画局部)
01 妈祖简介
妈祖,是福建话中“娘妈”,姓林名默,后人称妈祖,就是妈妈的祖先的意思,后来被朝廷封赐天妃、天后娘娘,对天后娘娘不呼其名,而称妈祖,是家乡人对林默的一种尊崇和亲切的称呼。
妈祖降生图(摘自《天后显圣故事图轴》)
历史上妈祖确有其人,妈祖的故事不是虚构的。林默的故乡是福建湄洲贤良港(今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山亭乡港里)。她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卒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时年27岁。据说妈祖出身于莆田赫赫有名的“九牧林家”,是林披第六子唐邵州刺史林蕴的七世孙。另有一说,妈祖为林披的次子林藻之后。林藻是唐代福建第一位登进士的人。《唐书•艺文志》载:“藻有集一卷”林藻善工行书,有《深慰贴》传世。
妈祖的故乡贤良港(局部图)
妈祖生前学会了精湛医术,热心为乡亲看病,受到人们的尊崇和爱戴。而且她善水性,心地善良,在海上舍己救人的故事,广为流传。
“草化木垂救商船”图(摘自《天后圣母圣迹图志》)
02 妈祖文化发展历程
唐宋时期被公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繁荣时期。尤其是两宋以来,从北宋开始便把发展海上交通,开展海上贸易作为国策,并把中心移向南方港口。南宋时,沿海城市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宋代造船业和航海业的发展。繁荣发达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孕育妈祖传说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
宋刊本《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局部)
先有传说,后有妈祖文化。历史上最早的一则“祥光示现”的妈祖传说,出现于北宋末年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简称《高丽图经》),这部由文人记录并整理的妈祖传说,开官方妈祖信仰之先河。《敕封天后志》中的“现身渡劫”一图,正是《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最早记录妈祖传说的故事。
“八舟溺其七,独允迪见神朱衣坐桅上”,是写北宋路允迪奉旨去高丽途中航船遇险,波涛海啸,妈祖及时赶到,坐在桅杆顶上。路允迪出使高丽归来后,奏请朝廷,为(妈祖)神女祠赐“顺济”匾额。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朝廷对妈祖封赐的记录,也是官方信仰的开始。接着“服朱衣”、“席海而行”等一连串妈祖救人的传说多了起来,可以说宋代是妈祖文化的初始期,为妈祖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现身渡劫”版画(摘自《敕封天后志》)
元代妈祖精神的提出,标志着妈祖文化的形成。元代不但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国,在造船技术、航海技术上都超越了宋代。妈祖护航传说受到朝廷重视,善于管理宗教和民间信仰的元世祖忽必烈对妈祖文化采取包容的态度,并敕封妈祖为“南海女神”,与“南海观音”并驾齐驱。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以“护海运有奇应”晋封妈祖“天妃”神号,并首次加封“护国”称号。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加封妈祖“护国庇民”称号。“护国庇民”的妈祖精神,是妈祖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元代至今一直长盛不衰。近千年来在繁荣发达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形成的妈祖海洋文化,成为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的旗帜。
“助温台破贼安民”(摘自《天后圣母事迹图志册》)
明代妈祖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三大特征:第一,妈祖文化的精神作用。郑和下西洋取得重大收获,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妈祖的精神发挥重要的作用。从郑和到船工,都是妈祖的信众,万众一心,护国庇民的精神鼓舞船队战胜自然。第二个特征是妈祖传说得到神化。在元代再塑妈祖形象的影响下,妈祖从形象、出身、封号、神职等方面的神话,打破了妈祖传说原有的禁锢。第三个特征是妈祖文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妈祖传说神化也促进了妈祖神话小说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最突出的是《辽阳海神传》的发现,小说颂扬妈祖自由恋爱,在封建社会中与落魄商人程宰结合的故事。
“闻鼓吹郑和免险”(摘自《天后圣迹图志》)
明末清初香港、澳门地区的妈祖文化及对外的传播。建于永乐八年的南山赤湾天宫妃为香港地区妈祖信仰中心,香港别名“红香炉”即由妈祖传说而来。建于明代的娘妈角妈阁庙为澳门信仰妈祖之开始,港澳在英葡统治时期以妈祖文化为纽带,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贡献。
“妈祖庇护册封琉球使船”(摘自《天后圣母事迹图志册》)
琉球与中国友好往来始于明初洪武二年(1369年),琉球天妃宫保存有两国交往的文献资料——《历代宝案》。两部清初抄本中,一部毁于东京大地震,仅存于天妃宫的另一部,成为妈祖文化远播的历史记录。
琉球皇宫王位至今保存完好
台湾手抄琉球《历代宝案》(局部)
清代是妈祖文化发展的高峰期。乾隆二年(1737年)《钦定大清会典侧例》卷八十四 《史部•群祀》三条下明确写道:“乾隆二年,加封天妃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妈祖被封为天后,标志着清代官方信仰与民间信仰共举局面的形成和发展。
03 现代的妈祖文化
妈祖是历史的,也是属于现代的。她的传说“海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再现,她所弘扬的妈祖精神为今日“一带一路”的实现做出了贡献。妈祖的传说,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产物。
莆田和平女神石雕像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决定将“妈祖信俗”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标志着妈祖文化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决议及证书
2018年5月8号(阴历三月二十三)是妈祖诞辰1058周年纪念日。上午九时,湄洲岛上艳阳普照,纪念妈祖诞辰1058周年大会曁戊戌年春祭妈祖典礼在祖庙天后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东南亚等地的妈祖宫庙代表、妈祖信众及各界人士等近万人参加纪年典礼并观看表演。妈祖以“和平女神”的形象出现,标志着妈祖文化进入了空前发展的新时代。
2018年妈祖诞辰1058周年纪念典礼开幕式
莆田祖庙祭祀妈祖圣母像
妈祖文化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妈祖旅游节的推出正好顺应了全球信众的需求,起到了弘扬妈祖文化的正能量作用。1990年湄洲祖庙召开妈祖国际学术研讨会,揭开了妈祖文化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的新篇章。1994年,莆田举办了首届妈祖文化旅游节。此后,福建、天津、青岛等地均举办了妈祖文化旅游节或妈祖文化研讨会,促进了妈祖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交流。
1990年湄洲祖庙召开妈祖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
1994年莆田首届妈祖文化旅游节
天津第二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天后出巡盛况
如今,妈祖文化已经以不同的形式走进了千家万户。妈祖文化与民间文化相结合,出现在民间工艺彩塑、年画、剪纸等作品中。闻名全国的有妈祖文化街,又称天津文化街。莆田地区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依然保留着妈祖习俗。
龙舟上的圣母旗
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玉亭作品《天后圣母》(彩塑)
清代杨柳青木版画《连年有余》
(以妈祖送子传说为主题的版画作品)
今日的妈祖,以和平女神的形象步入和平发展的新时代,标志着中国必将为世界海洋的和平与繁荣做出更多贡献。
关于妈祖文化的相关内容,小编就简单介绍到这里。如果您想更多了解妈祖文化,可以从以下书籍中发现更多精彩内容哦!
壁画《天后圣迹图》蔡长奎绘(左右滑动可观看长图)
本文有关妈祖文化图文内容均摘编自《图说妈祖文化》
《图说妈祖文化》
本书是一本图文结合介绍妈祖文化的普及文化读本。作者运用搜集整理的妈祖图像资料200余幅,结合妈祖的传说、信仰、遗址等,讲述了妈祖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传播的特征,分析了其文化人类学、美学意义及其艺术价值,探讨了其在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方面的重大意义。
《妈祖版画史稿》
妈祖是中国东南沿海和海外华人供奉的海洋保护神,又称天妃、天后、天妃娘娘、天上圣母等等。妈祖神话传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她自然也是华夏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妈祖信仰从产生至今经历了整整1000年。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其他民间崇拜所未曾有过的。本书作者从传统版画艺术的角度出发,搜集整理了妈祖版画500余幅,并梳理了妈祖版画的产生、发展和传播的特征。
学苑出版社|Book_001
版权合作/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xueyuanpers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