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明帝国英宗皇帝在土木堡的惨败,是当代网络史圈的一个讨论热点。最流行的说法认为50万明军被区区2万瓦剌军击败并全歼,明王朝的军事因此被很多人嘲笑,但事实是否如此呢?
▲瓦剌和鞑靼
土木堡之变,所谓2万,只是瓦剌本部的兵力。瓦剌人是铁木真时代被蒙古征服的“林中百姓”的后裔,其血统更接近于突厥系,较一般蒙古人更高大魁梧。他们的牧地靠近西域和中亚,能够获得内亚地区的精铁良马,拥有数量可观的具装骑兵,单兵战力强于鞑靼人。但蒙古高原西北地区水草较稀疏,所以瓦剌人口较少,巅峰时代也不过人口数十万,战兵三万余。也先时代利用鞑靼内部各部的不谐征服了鞑靼人,挟持鞑靼大汗以令诸侯,能够指挥整个蒙古的兵力。
当时瓦剌、鞑靼、兀良哈蒙古合称“都沁·都尔本”①,意为44万户,即220万左右人口。按一户一兵算可出兵44万人,当然这44万人不可能都是战兵,必然有很大一部分是辅兵,如成吉思汗时代蒙古本民族战兵仅15万人。考虑到土木堡之变距离朱棣扫北已经过去了25年,蒙古损失的人口早已恢复,我们可以认为此时的蒙古人总计拥有200万以上的人口,全面动员可以出动15-20万战兵。
▲蒙古枭雄也先剧照
也先的威权比不上成吉思汗,不可能动员蒙古的全部战兵。而且土木堡之变的同时,被也先作为傀儡的鞑靼大汗脱脱不花正率领一万人在辽东活动,袭击广宁并裹挟女真部落。然而也先此次出征,作了大半年的准备,动员率必然可观。经学者考证,后来也先率军进攻北京,兵力接近十万。土木堡获胜后,许多部落兵获得战利品后便散去,因此在土木堡时的蒙古军总数应多于十万。这十多万蒙古军中,鞑靼兵战斗力较弱,但瓦剌兵的战力相当可观,盔甲精良,拥有很高比例的“铁骑”。②《都御史罗公通传》提到瓦剌铁骑能在夜间环绕营寨,以猎犬警戒,如同铁壁一般,可见其是防护和冲击能力都很强的具装骑兵。
▲瓦剌人使用猎犬警戒
蒙古大军于1449年七月接近大同。七月十一日,明帝国大同右参将吴浩领兵于猫儿庄遭遇也先大军,兵败身死。十五日,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督井源、总兵官朱冕、左参将都督石亨四路将领统兵四万到阳和,阳和之战明军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仅少数人仓皇逃回。这时候,在朝廷的明英宗才知道也先的军队兵力惊人,绝非边军所能应付的。当时北京城有京营和班军二十二万,其中战兵十四万左右,辅兵约八万,战兵数与也先的兵力大致相当。
如果考虑到明军有丰富的对抗蒙古的经验,帝国在财力上也远胜于蒙古,明英宗用兵能力虽然和也先是天壤之别,但选择出塞与也先决战,也断不至于落得全军覆没下场。然而此时又有一个问题,由于麓川领袖思任发试图重振祖先的基业发起叛乱,明帝国在南方对麓川王国的征讨,花了九年时间才结束。(关于麓川,详见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夺走半个云南,比当初西夏更嚣张!探秘让元帝国头疼的麓川王国》)1448年,帝国当时最强的大将王骥在结束麓川战役之后,又于1449年率大军镇压贵州和湖广的苗乱。
▲麓川拥有强大的象兵
虽然南征抽调的大都是南方的兵力,却使得大量装备武器物资长期屯聚南方,京城一带陷入兵甲不足的困境,军队战斗力无疑要打一个问号。这时明英宗如果理智的话,就是令边关死守,抽调各地军队聚集,对也先取得兵力优势。同时补充粮草物资,谋定而后动。然而又有一个问题,就是宣府、大同以北的长城防线,实际上是到嘉靖朝才真正完工的。此时的宣府、大同两大重镇,北边处于空门大开的状态,周遭的城堡分布也很稀疏,防御体系并不完备。
如果救援迟缓,孤处燕山、雁门山以外的宣府、大同两城,很可能遭到蒙古军队攻陷,帝国的大量人民会被异族所横扫,这是以武功自耀的明英宗无法接受的。明英宗坚决平定麓川,并令官吏刻意制造与苗人矛盾以求改土归流,显然是希望追赶太祖、成祖的赫赫武功。于是,在军备不齐,粮草不全的情况下,爱面子的明英宗仅仅准备了两天,就率领大军出发,踏上了死亡之路……
①《蒙古源流》:托欢太师之子额森(即也先)……遵其父遗言杀蒙郭勒津之蒙克拜。本日带领都沁·都尔本二部落行兵于汉地。②《都御史罗公通传》:虏所恃者铁骑,夜环以为营,□□冲敌,吾与若等所将,大半召募客兵,不足恃,若驱□当虏,是何异驱 羊当猛虎?须以计袭败其铁骑,而后虏可破也。”众皆曰:“善。”虏人卧用,两马相比,二人共宿,一革囊横置马上,铁骑外绕,每铁骑随一犬,有惊以犬吠为号。
原标题:土木堡之败明英宗该不该背锅?指挥差一截,还低估瓦剌的铁骑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