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焦虑、异常焦虑、病态焦虑,这三种焦虑的区别你知道吗?

焦虑,是以生理性紧张的躯体症状和对未来的忧虑为主要特征的负面情绪状态的一种体验。

焦虑,实际上就是我们一种不轻松的主观感觉,是由一系列行为而体现出来的,比较明显的就是我们紧张、忧虑、坐立不安或者是由脑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肌肉紧张、脸红出汗等,那么是不是我们只要一焦虑,就是一种病态呢?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焦虑的体验,一般性焦虑,属于正常的,异常性焦虑也不完全属于病态,当焦虑状态完全转化为病态形式出现时,这就属于焦虑症了,也被称为焦虑神经症。

null

01、焦虑

你焦虑过吗?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可笑,以前你要是问人家这个问题你会挨骂,现在就不同了,焦虑这一称谓和手机一样,已经非常非常普及了,什么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等几乎人人皆知了。确实是这样,心理疾病方面的知识大家多少都知道一些。你现在要问人家你焦虑了吗?他也许会的回答你,我正焦虑着。

人从出生开始,在你的成长阶段,焦虑实际上也一直在伴随着你,只是在不同的阶段,所发生的焦虑程度不同罢了,焦虑就是一种情绪的体现,如果问你着过急吗?你就更好理解了,实际上你的着急就是焦虑,当然我说是正常的焦虑。你在超市看到前面排有许多人在交款,而你又排在后面心里非常着急,因为你还有其他事情要办,这时候怎么形容你的心情?“焦急等待”,这时候你就是焦虑。但是这种焦虑也可以称为短时或瞬间的焦虑。

可以这么说,只要你有期待某种需求的时候就会紧张,你就一定会有焦虑,换句话说,你的期待值越高,你的焦虑也就越大。你的期待需求的过程越长,你的焦虑时间也就越长。当然在过程当中,你的焦虑程度有一定的波动,如果是持续性的焦虑,而且是高程度的焦虑,那就离病态不远了。所以说,一般情况下的焦虑,都属于正常的,特别是短期或瞬间的焦虑,那就再正常不过了。

那为什么有的人长期焦虑,也没有成为病态,是怎么回事?

用一个例子说的更清楚,一个中考生在考试前自身焦虑情绪出现,而他的父母同样会出现焦虑状态,期待的需求自然就是为了让孩子能考出好成绩,到一个好的学校就读,这时出现的焦虑,在孩子成绩出来以后,不论考得好坏与否,焦虑会自然就减轻或消退了,而下一个焦虑高峰是会出现在孩子高考,从高考前一段时间开始,孩子和家长都会有焦虑的情况出现,还是一样,考试成绩一出来焦虑会自然的消除或减少,而下一个焦虑紧接着就来,填写什么志愿合适,上什么学校好等一系列问题,同样会产生焦虑,而此时的焦虑,相对孩子高考时的焦虑程度上要低很多,相对消除的也快。大学也考上了,入学通知书也接到了,高兴之余又开始焦虑了,孩子到外地上大学去,就需要与他们分开生活,而家长这时产生的就是“分离焦虑',而这种焦虑会延迟一段时间,有些甚至半年左右,但是这种焦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的消除。

在几年当中长期处于焦虑当中的家长,之所以没有形成焦虑症,是因为这种焦虑虽然有持续性,但是曲线性波动比较大,焦虑的程度不是长期维持在一个高度范围,而是有高有低不断的变化,这就给人有松弛时间和感受,而神经也会得到修复的时间来自我调整,所以,这种持续性的焦虑不会转为病态焦虑。

所以一般情况下的期待所形成的紧张情绪,是自主神经自我调节的现象,产生的焦虑都属于正常情绪体现的范畴。

null

02、异常焦虑

异常焦虑,也就是在正常或非正常的期待当中。所产生的“过度焦虑”。

例如:S女士和丈夫离婚了,离婚的原因是丈夫在外面和别的女人好了,整天不回家,S女士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和丈夫离婚了,但S女士还是非常爱自己的丈夫的,离婚后整天萎靡不振,情绪非常低落,不吃不喝、失眠、晚上独自一人坐在床上落泪,看似好像抑郁了,其实并不是,S女士实际上是过度焦虑造成的,她的期待,就是丈夫能够回心转意回到她的身边,她会原谅他的一切,正是这种较高的期待而产生的过程,让S女士过度的焦虑。

正因为高期待值很难成为现实,所以,时间一长让S女士造成的过度焦虑情绪,如果她的期待得以实现,丈夫重新回到她身边,那么她的焦虑会立刻消除,如果不能如愿,她的这种焦虑情绪在自我调整下,也能够慢慢的恢复正常,这时就要看S女士的思维方向是否正确,如果认为这样的男人,走就走吧,无所谓,早晚会有这一天,晚走不如早走,至少现在自己还年轻,可以重新找回自己的幸福等等,这是比较乐观的想法。如果一天到晚愁眉不展的想,今后自己的日子如何去过,离开他今后自己就没法活等等,这是负性思维很消极的想法,那么S女士的焦虑就可能一直维持下去,更会越发的严重。

虽然这样的焦虑,一开始就有些过度焦虑,属于异常性焦虑,但如果自我防御机制启动后,把思维转向正向方向发展,逐步会将焦虑的心态调整过来,这样也不会像病态焦虑方向发展,焦虑的程度,基本上靠S女士的心态来决定,虽然异常焦虑能够引起部分躯体不适的感觉,主要是由焦虑引起的疲劳感造成的身体不适,自主神经还没有达到紊乱的地步,通过自我调节,完全可以逐渐的恢复正常。也有可能焦虑持续性长期存在,像病态焦虑方向发展,造成焦虑症或其他心理疾病。

null

03、病态焦虑

焦虑是复杂而神秘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对他了解越多,迷惑也越多。弗洛伊德

前面我们说的不是都很简单吗?而且也不那么复杂,为什么现在焦虑又复杂而神秘起来了?

前面我们所说的,只是焦虑情绪的体验,而现在所要说的是病态焦虑,涉及到属于病症范畴,这也是焦虑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基本特征的转换,有情绪转换到病症。而这种转换是非常复杂和神秘的,现在已知的因素是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社会因素。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围绕着人们对婴儿期可怕情境的重现的一种对危险环境的精神反应。

而行为学派的理论家认为焦虑是一种早期经典条件反射,塑造或其他形式的学习的产物。

当焦虑情绪转换为焦虑障碍,既成为焦虑症而焦虑症又以广泛和持续性的焦虑或反复发作,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过去几十年中,焦虑症曾被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激惹心脏、神经循环衰弱、血管运动性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究竟原因是因为焦虑症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比较明显,如心慌、气促、胸闷、一身不适等。目前,焦虑症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两种主要形式。

一、广泛性焦虑障碍

又称慢性焦虑症,是焦虑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缓慢起病,以泛化或持续存在的焦虑为主要临床相,如过分担心、紧张、害怕等。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口干、出汗、心悸、气急、尿频、尿急等,以及运动不安的症状如轻微震颤、坐卧不宁等。

患者的睡眠障碍常表现为入睡困难,躺在床上担忧,常伴有一些不愉快的梦境体验;有时出现夜惊、梦魇。患者清晨起床时头脑昏昏沉沉,没有清新的感觉。

广泛性焦虑的患者常同时合并其他症状,最常见的为抑郁、疲劳、强迫症状、恐惧症状,伴有人格解体症状也不少见,不过这些症状不是主要的临床相,或者是继发于焦虑症状。病程不定,但趋于波动并成为慢性。

null

二、惊恐障碍 

又称急性焦虑症。基本症状是严重焦虑(惊恐)的反复发作,焦虑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景或某一类环境,因而具有不可预测性。患者常突然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伴濒死感或失控感以及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患者好像觉得死亡将至,或奔走、惊叫、四处呼救。

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主要有三个方面:

1、心脏症状:胸痛、心动过速、心跳不规则;

2、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严重时有窒息感;

3、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眩晕、晕厥和感觉异常。也可以有出汗、腹痛、全身发抖或全身瘫软等症状。惊恐发作通常起病急骤,终止也迅速,一般历时5~30分钟分钟,很少超过1个小时,但不久又突然再发。发作期间始终意识清晰,高度警觉,发作后仍心有余悸,产生预期性焦虑,担心下次再发。

例如:某女患者叙述,患病已久,已记不清是哪年哪月了,只记得经常有些性情急躁,容易激动,只要有一点事儿就会心烦意乱,甚至头昏脑胀,很少有心情安稳平静的时候,经常睡不着觉,多梦,月经也不规律,只要一遇到急事儿就内急想上厕所,在家里脾气特大,整天愁眉苦脸,坐立不安,经常有胸痛等症状,经常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事后又感觉到后悔,经常感觉没有安全感,时时刻刻都有提心吊胆的感觉,总担心有什么事情发生,有一天突然感觉空气沉闷,呼吸困难,同时出现,心慌心悸,感到极度恐惧,好像天要塌下来似的,于是便大声尖叫,抱头鼠窜,浑身颤栗,大汗淋漓,持续10分钟左右渐渐瘫软下来,后来患者回忆,其原因莫名其妙,不知为何如此惊慌和恐惧,从此以后,又发生多次类似的发作,每次大约持续10多分钟,但是程度比第1次要轻很多。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急性焦虑症,当患者症状发作时有濒临死亡的感觉,确实自我能赶到非常的恐惧,不过这时急性焦虑的体验,在随后的症状爆发时不再突出,特别是症状过后,取而代之的是虚弱无力需经若干天才能恢复。约60%以上的患者由于担心发病时得不到帮助而产生回避行为,如不敢单独出门,不敢到人多热闹的场所,发展为场所恐惧症。有些患者发作期间有害怕再次发作的期待性焦虑。

这些就是病态焦虑,对于焦虑情绪是如何转换焦虑症的?专家们的学说不尽相同,也没有完全的统一论证的说法,关于有焦虑情绪转换为焦虑症的病理机制是如何发生变化的,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努力的研究,其结果也是我们期待的。

null

04、结语

焦虑,只是我们平时生活当中所遇到的一种情绪表现,属于完全正常现象。异常焦虑,主要是指我们在遇到一些事情,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处理而产生过度的焦虑,造成异常焦虑的体现,如果心态平和,很好的能够做到自我调整,一般情况下的异常焦虑基本属于正常,而病态焦虑,完全属于疾病范畴,属于焦虑神经症,必须经过专业的医院评估就诊服用药物,或心理治疗才有可能康复。

参考:变态心理学

本文由5分钟心理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