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搭台 全民共享 兴围社区探索卫生健康服务新路子

兴围社区探索卫生健康服务新路子。 一年前,全市首家社区全民健康委员会在宝安区福永街道兴围社区挂牌成立

兴围社区探索卫生健康服务新路子。

一年前,全市首家社区全民健康委员会在宝安区福永街道兴围社区挂牌成立。一年来,从填补医疗资源空白点到全面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从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到建设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格局、从满足居民基础健康需求到让居民享受更多健康红利,兴围社区走出了一条不凡之路,打通优质健康服务进社区最后一公里,把基层优质健康服务真正落到每个居民身边,为建设“健康兴围”、进一步打造社区卫生健康全新服务开了好头。

党委引领健康服务“落地”

位于宝安区福永街道南部的兴围社区,是一个拥有4万多人口的老社区,社区里90%以上的人都是外来人口。由于辖区土地空间有限,基础设施不发达,看病难、康复难、保健难,一直是困扰社区群众的“老大难”问题。

针对社区优质健康服务“落地难”的老问题,兴围社区首创由社区党委牵头搭台,将卫生健康工作纳入党委重点工作,与宝安新时代基层治理体制建设相结合,逐渐探索出一套“党委搭台、专业下沉、全民共享”的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全新模式。

福永街道党工委委员、兴围社区党委第一书记赵肇韬表示,不同于以往仅由社康中心等专业卫生机构单打独斗模式,兴围社区的卫生健康工作依托党委的平台和资源全面推进,整合了各方力量,形成合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据悉,在社区党委的支持下,全民健康委员会全面统筹社区医疗卫生、企业、物业、学校等单位,有计划地开展每个时期的社区重点卫健工作,实现活动宣传、居民组织等方面的“360°保障”。

家门口尽享优质医疗服务

何国梁是兴围社区的老五保户,患有严重脊柱侧弯20多年,自去年起,被列入社区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对象。他说,医护人员先到家里为他做了初步诊疗,后又专门把他接去社康中心免费体检。在查出有严重脂肪肝后,医生又把他拉入了社区慢病健康俱乐部,“平日里督促吃药、指导饮食,如今治疗效果非常好。”目前,在兴围社区,像何国梁这样享受“社康家庭医生上门服务”项目的老人及特殊群体已有50多位。

为解决居民看病难、保健难问题,兴围社康中心大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多元化健康服务供给。兴围社康中心主任陈秀文介绍,自“健康兴围”建设开展以来,社康中心的门诊量翻了一番,现已成为兴围居民看病就医的主要选择。

同时,兴围社区党委还携手社康中心,以社区健康俱乐部为抓手,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目前,我们已建立了慢病、中医等8个不同主题的健康俱乐部微信群,实现了居民健康问题当日回复,健康服务当天预约。在2018年,累计服务居民20000多人次。”陈秀文介绍。此外,社区依托健康俱乐部招募社区健康义工和志愿者,培训了一批具备专业素质的“三减三健”社区健康促进员,协助社区开展各类健康活动,帮助居民学习健康生活习惯。

全民健康社区已具雏形

从2018年7月开始,每天早晨7点半,在兴围社区中心广场太极拳的音乐会准时响起。在社康医护人士的带领下,五六十位老年人聚在这里,打拳锻炼、舒展筋骨。这是兴围社区品牌健康活动之一——“晨练太极”,如今已经成为兴围老年人中的“人气”项目。

在送医送药不如送健康生活理念下,兴围社区卫生健康工作的重点逐渐从面向病人变为面向全体居民,由忙于“被动”治病转向重于“主动”预防,实现了工作思路的转变。

据统计,在2018年,该社区共开展健康项目19个、活动81场,参与居民约12000人次;在中医药友好型社区建设中,开展素食与健康、中医理疗和康复、针灸体验班等中医药特色活动共18场,服务社区居民1500多人次;社区还通过“宝安第一课”,完成了兴围小学、楼栋长等急救培训18场,共计培训1005人。

采写:宝安通记者 蔡宇晴 通讯员 黄海贵 高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