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驰,内地公认的最成功的私募基金经理之一。深圳市同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投资业绩曾连续八年跑赢大市。被《证券市场周刊》誉为在中国“复制巴菲特”最成功的三位投资人之一。
好公司一定要持有吗?
”好公司即使是黄金,也不应用比黄金贵的价钱来买;同样道理,如果是黄金般的好公司,如果有人愿意出铂金的价格来买,我也一定会卖“。李驰不光如此说,也是这么做的。
在2006年初接受采访时,他说招商银行是可以“抓一辈子的股票”,但不到两年时间,就卖出了。为什么?李驰解释说,他的确觉得这家公司绝对安全,可以持有一辈子;但其后它的股价涨得飞快,已经提前消耗了它的未来价值,把“半辈子”的涨幅都迅速涨完了,于是只好选择卖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找到好公司只是投资的必要条件,但价格才是投资的决定条件。
如何判断股价是被高估还是低估?
股市信息冗杂多变,李驰认为确定股价的高低和最佳的出手时间,关键在于对公司进行估值。
李驰曾在《中国式价值投资》一书中表示,他关注的财务指标主要有三个,首先要看的是市盈率(PE)。
李驰认为市盈率没有合适的,因为股价时刻在变动,“合适”的市盈率只发生在一瞬间,但资产价格从来不会在那里停留太久 ,一眨眼就过去了。
市场自有精确规律
一般来说,股票的平均市盈率高达50倍左右时,就是非常高了。但在2007年的金融、地产股,上证指数在6000点附近,平均市盈率高达50多倍。理性去思考,我们不难市场偏高,股票都太贵了。但大家的情绪都乐观地看到了8000点甚至10000点。众多投资者无惧泡沫,蜂拥进入股市。
等到上证指数回落至2000点以下,平均市盈率仅约13倍左右的时候,我们明明知道市场偏低,部分股票开始便宜了大家的情绪却悲观地看到了1200点甚至1000点。然后,指数涨到3000点左右,市场平均市盈率为20多倍时,又有许多“聪明人”表示现在的泡沫很大了。
所以,情绪是不可靠的,市场自身会有很精确的规律:当市盈率离中轴线太远,它就一定会向中轴线靠近。即使没有完全相同的变化,也必然是相似的。
李驰坚信,高估值的迟早会跌下来,低估值的迟早会涨上去。如果投资者真正能做到在低市盈率区间买,然后在高市盈率区间卖,可能每次买卖都是对的。只是回头看,一切都过去得太快,兴奋过去得太快,恐惧同样过去得太快。否则谁不知道目前哪只股票的市盈率较低?谁不知道要回避高市盈率的股票?
李驰的秘密武器——PEG
市盈率相对增长比率(PEG)彼得·林奇发明的,在市盈率估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本分析指标,用于弥补市盈率对企业动态成长性估计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说,PEG甚至比市盈率更重要,参考范围是:PEG<1时风险较小。
市盈率相对增长比率(PEG)=市盈率/利润增长率×100%
假设在第一年,投资者买入某上市公司的股票时,其股价为10元,每股收益增长100%至0.1元,即市盈率是100倍,PEG是1倍。
如果该公司的利润在未来几年都以100%的速度增长。那么,第二年即使股价没涨,但每股收益翻倍至0.2元,即市盈率为50倍,PEG是0.5倍。到第三年,股价还是没涨,每股收益增加至0.4元,即市盈率下降至25倍,PEG是0.25倍。依此类推,如果股价一直不涨,那么第四年的市盈率就是12.5倍,PEG是0.125倍;第五年的市盈率更只有6.25倍,PEG则为0.0625倍了。不过,这样高增长的企业,股价在未来几年能不涨吗?就是大盘崩盘,我也能赚钱啊!
问题是,这家企业是否每年都能实现100%的增长率?如此百分之百的成长速度又能持续多少年?这个就很难预测了。
所以使用PEG这个财务指标,投资者应先对企业的历史有充分的了解,以及对其未来有一个理性的展望,然后再以长期平滑后的利润增长率来计算。不能因为企业在某一年的盈利增长达百分之百,就说其市盈率达50倍、80倍、100倍都不贵。这就是误读误用、大错特错了。
利润增长,推动股价
另外,不是所有成长股都值得买。高成长期快过去的股票,其PEG一般都不是很高,看起来股价十分诱人,但看PEG不能只看一两年的时间,而要看更长的时间段(例如5至10年)来判断。
投资者如能找到一家实实在在的高成长公司,在未来几年的利润年平均增长率达到60%,那么就算以30倍、40倍的市盈率买入,PEG亦不过0.5~0.67倍,风险较低。
如果两只股票的PEG水平一样,那么一定是高PE的更值得买。因为低PEG、高PE的股价特性不是代表风险大,而是代表企业的盈利增速快。换言之,投资者赚钱也自然快了。
至于低PEG、低PE的股票,通常都是成长性不高的“保守投资。所谓的“低风险,低回报”大概就是这种投资,永远都赚不到大钱,但保守可以让你不输钱。这就是李驰的投资心得。
耐心等待收成
第三个财务指标就是市净率(PB)。一家公司经营的业绩愈好,其资产累积就愈多,股东拥有的权益就愈高;所以市净率愈低,风险便愈低,投资价值愈高。
市净率(PB)= 股价/每股净资产
市净率是评估金融资产的重要指标,特别适用于银行及保险股的估值。
许多投资者都知道,对金融板块的估值一般都在2倍市净率以下。不过,2002年10月,汇丰控股(0005HK)斥资6亿美元买入平安保险10%的股权(国家规定,外资持有中国的金融公司股权不能超过其总股本的20%,如果可以突破这一上限,汇丰一定会多买),汇丰的出价相当于以4倍市净率为参考估值。
这算是低风险还是高风险?汇丰当年在平安股票尚未全流通的情况下,买下这么“昂贵”的金融公司,而且一出手就是6亿美元,怎么看都是高风险的投资行为。时至今日,这笔生意却让汇丰稳稳地赚了上百亿元人民币。
所以,投资的确需要极大的耐心;没有耐心的人,是不可能分享到好公司最终为投资者创造的财富的。平安当初的卖价”虽然高,但其业务发展及盈利增长的速度,却让投资者扭转逆势,修成正果。
总的来说,李驰的投资策略是关注PE、PEG、PB三个指标,以决定投资价值,评估风险。这些简单的数字,不会将人们的头脑转晕,但贪婪或恐惧往往会摧毁理智的长城,使投资者对未来做出非理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