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一种形体和意义紧密结合的表意文字,当它逐渐从具体走向抽象化、符号化,方块的形式才逐步固
定下来。从有文字实物的殷商开始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宋体等多个阶段。
甲骨文: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汉字形态,起源于股商时期。
金文:刻铸在钟鼎等器物上的文字,商周时期出现。
大篆:又叫指文,周代太史籀创造,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秦国等地。
小篆:适应秦统一全国的形势而生,由大篆简化而来。
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成熟于汉代,由小篆简化而来。
楷书:出现于东汉时期,六朝时进一步完善,唐代时成熟,由隶书简化而来
草书:楷书的变体,产生于汉代。
行书:起源于汉代,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宋体:宋代出现,兴起于印刷业的雕版匠之手,后来的书籍多采用这
中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