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让网友表示极度舒适的短视频火了。 先来感受一下,画风是这样的。
步履整齐、铿锵有力,是不是让你觉得燃爆了? 网友们都调皮了起来: 有一种复制粘贴叫中国大阅兵! 强迫症和密集恐惧症已经完全被治愈啦! 还有网友说: 今生有幸生在中国。
这则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发布的短视频,以1949-2009年间6次国庆大阅兵的真实影像素材剪辑而成,上线8小时,全网累计播放量就已经突破2000万,点赞量突破100万,同时引发多家媒体转发。 其发布主体为抖音媒体大V“CCTV国家记忆”。
近日,抖音媒体大V“CCTV国家记忆”【抖音ID:guojiajiyi】获赞总数破亿!
作为最早入驻抖音的媒体号先锋之一,“CCTV国家记忆”在2018年荣获“媒体抖音号影响力TOP100”榜单第三名,今年又成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有栏目组抖音官方账号中,第一个点赞突破亿次大关的实力“网红”!
什么叫实力“圈粉”? 一组“网红”数据 了解一下:
“CCTV国家记忆”累计发布的448部作品,总播放量超过21亿次,获得小哥哥小姐姐们超过1亿次点赞,点赞量超百万的视频高达19个,单条最高播放量达8000万,单条最高点赞量达709万,粉丝量已超953万,突破一千万大关在即。 可谓高质且高产。作为媒体类短视频网红,成绩亮眼!
真实历史素材,纪录不该被遗忘的昨天
为什么一档国史类节目能在以年轻人为主的平台上爆火? CTR个案研究部针对《国家记忆》在抖音平台的短视频展开了专项研究,将短视频的“内容表达方式”拆解成“史料回放/现实生活拍摄/历史场景再现”等维度,并结合互动量数据进行了交叉分析,结果发现,《国家记忆》节目抖音账号中总互动量 超过10万的短视频中,近七成的短视频以“史料回放”作为主要的内容讲述方式,这也表明用户更倾向于观看以真实素材的方式呈现的内容。
当下,影像记录是记录历史的最好手段。 用真实的历史资料、影像为后人呈现重要的历史瞬间,比任何表达方式都来的更为直观、震撼。 有网友评论: “每当看到这些历史色彩浓厚的画面,都有种想哭的感觉。 ”《国家记忆》正是通过真实的影像、珍贵的史料和亲历者的采访,去还原历史的真貌,打开尘封多年的国史档案。
在这浩瀚的国史档案中,既有伟人领袖的风采,也有革命先烈的铁骨。当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在冰天雪地里,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战斗至最后一息,遗体还被日伪军残忍解剖,发现胃里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时,这一以真实历史影像为素材的短视频 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即获得了超过120万次的点赞 ,网友泪目:“致敬我们的先烈!”“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些都是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当课本上学过的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的真人照片配合短视频中激昂的音乐滚动播出时,观众也仿佛被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斯人已去,音容宛在,两位幸存战士之一的真实采访让网友纷纷点赞,一天获赞超77万。
利比亚撤侨行动中,很多中国居民丢失了护照,唱国歌成为唯一可以通过安检正常撤离的最后的办法,其中一位工人在安全回到祖国之后,下了飞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跪在地上,亲吻自己国家的土地。 该短视频累计获得了超过182万次的点赞,网友沸腾了: “国歌是我会唱的歌里面十多年不练都不会忘词而且能脱口而出的歌。 ”“我清唱了一次,不知道咋了唱哭了。 ”“厉害了我的国。 ”
真实的影像资料,记录了重要历史节点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带领观众回望那些不该被遗忘的历史,提醒后人珍惜眼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有助于激发用户的爱国之心。
重温艰苦岁月,革命历史年代节目更吸睛
在内容的价值愈发凸显的时代,国史类节目如何挖掘符合短视频用户心理需求的内容角度,成为传统媒体在竞争中突围的重要前提。
CTR同样针对《国家记忆》节目的抖音短视频在“内容领域”和“内容年代”上的要素进行了拆解,结合互动量数据交叉分析后发现,总互动量超过10万的短视频中,内容年代属于“解放前”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短视频占比超五成,以“国防”、“革命历史” 、”政治”、 “外交” 等男性视角为题材的内容占比超过六成。 表明革命历史年代的节目更受用户青睐。
眼下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4周年,有关革命先烈的珍贵史料回放可提醒用户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而激发用户的爱国情怀。
1949年5月28日清晨,刚解放的上海下着小雨,为了不打扰市民,解放军战士露宿街头席地而卧。 当这一幕感人画面以真实史料的形式呈现时,网友纷纷落泪: “哪有什么岁月安好,只是有他们替我们负重前行。 ”“现在的安逸生活,是前辈们拼出来的,谢谢你们,为你们致敬。 ”“感动地眼眶湿润,谢谢! ”该条视频累计获赞超325万。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抖音的用户群体大部分生活在和平年代,当看到在那抗战硝烟弥漫的岁月,多少爱国战士为国奉献自己的身躯,始终在前线上奋力拼搏的真实画面,这种巨大的“反差”很容易勾起用户对那段浴血奋战岁月的缅怀,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传承红色基因,军人才是正能量的网红
目前,娱乐性、生活类的短视频仍然占据主流,在这种大背景下,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力的正能量内容正快速获得用户的关注,并能引起海量的互动和转发。
“如果你觉得非常轻松,那是因为有人在为你默默承担; 如果你觉得毫不费力,那是因为有人在为你拼尽全力。 ”网络流行的段子下,多的是不同的故事。 “CCTV国家记忆”用一条《被活埋、扔进水中、高压水枪喷全身——因他们的负重前行,才有我们的岁月静好》的短视频展示了空降兵雷神突击队的“猎人集训”场景,获得了“CCTV国家记忆”在抖音平台发布的所有节目的最高赞709.5万,参与讨论人次超10万。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正能量“网红”中,军人从未缺席。 通过展现军人的精神风貌,以奋斗在祖国各处的“小人物”的小故事,将国家的强大和军人的正能量等宏大主题微缩进具体场景或事件中,以小见大,更具现场代入感,增强感染力。
扩大声量,短视频“外包装”有技巧
主流媒体在着眼于内容的同时,也需巧借短视频龙头平台扩大其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此时,媒体应对各平台的推荐机制、平台调性、用户画像等问题有清晰的了解,获得平台流量加持。
CTR同时在短视频的内容“呈现方式”维度上进行了要素拆解,结果显示,“字幕+背景音乐”、“字幕+人物解说”和“字幕+旁白”这三种呈现方式占比达到65%,其中“字幕+背景音乐”占比最高,为34%。 这也表明,在短视频的语境下,字幕是最为直观、快速呈现内容的方式。 同时背景音乐的添加有助于用户快速“入戏”,产生情感共鸣。
“CCTV国家记忆”抖音号目前为止点赞量超过200万的一条关于中国石油工人王进喜的视频,其来源就是电视节目中的内容,通过剪辑将视频内容结合抖音的卡点音乐形式,实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国家记忆》以短视频为主要形式,在新媒体上实现了内容与正向价值的传播,不失为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上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如何借助短视频这一新兴媒介提升在网络上的影响力,争夺用户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值得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