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宗致门述记(148)在这个世上,财色名见如过眼烟云,稍纵即逝,有什么能够让你执迷不悟的?

庚三、重诫 “重诫”是重新劝诫之义。道宣与灵芝二位祖师再次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恳切言辞,劝诫后贤,

庚三、重诫

“重诫”是重新劝诫之义。道宣与灵芝二位祖师再次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恳切言辞,劝诫后贤,既已出家,就不要沉迷于“财色名见”。“努力勤修道,安可须待老!

(《业疏》云:)终归死去,何事迷乎!

(《济缘》释云)终下重诫。凡在同徒,用斯自照,有一于是,未脱轮回。积财荒色,诤见沽名,跡混世尘,不思出要,形出心没,何所利乎!

【注释】“终归”:到底、毕竟之义。

“何事”:什么事;哪件事。

“迷乎”:迷是惑义。对于“财色名见”,分辨不清;迷乱不解。迷惑而不悟的生死流转世界。迷惑人的事物像网罗一样,使人陷落而无以自拔。使人身不由己。所以要迷途知返,修行圣道,持戒修定,戒净定明,慧方有据。

“自照”:自我对照,自我核查。以佛经、戒律为“镜子”,作为修行圣道行的准绳,进行自我对照,一一检索。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世尘”:指世间的五欲六尘。

“积财”:聚积财富。“荒色”谓沉湎声色。不仅指沉溺于美好的声音与颜色,还指耽于淫声与女色。

“诤见”:“诤”通“争”。见是见解。即爱与人在见解上争讼、争论。利者坚固执着自己见解为高论;有争论高低之心。古代士人多为读书人,而读书者又多为功名利禄。所谓“士人相轻”也就是“文人相轻”。《孝经·谏诤》说:“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

“沽名”:猎取名誉。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谋取名誉,如沽名钓誉者是。

【释义】道宣律祖《随机羯磨疏》说,人生在世,不管高低贵贱,还是贫富穷通,不管有多高的丰功伟业,还是多么平淡无奇,碌碌无为,但凡生而为人,终究是要死去的。在这个世界上,财色名见,如过眼烟云,稍纵即逝,还有什么事能够让你执迷不悟,割舍不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