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心理学家深度分享:这样育儿会毁掉你孩子的人生…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本教养类新书的“译者后记”。独立来看,这也是一篇观点鲜明,让人耳目一新的教育文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本教养类新书的“译者后记”。独立来看,这也是一篇观点鲜明,让人耳目一新的教育文章。

这本新书名为《园丁与木匠》,作者是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专家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

这本书已引进中文版。译者赵昱鲲,本人也是心理学学者。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赵煜鲲

今天的这篇,理性又接地气。他说,现在中产家庭越来越普遍的“密集式育儿”,其实是牺牲内核以速成外层 的木匠式育儿,无异于“焚琴煮鹤”!--- 你的孩子本来是美妙的“瑶琴与仙鹤”,却被你当柴火、肉鸡用,无比可惜!

这是我读到过的最好的育儿书。

如今市面上的育儿书,大多是讲方法。从如何让孩子听话、如何让孩子学习好,到怎么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怎么跟孩子读绘本。用本书作者的话说,“亚马逊的养育类书籍就大约有六万本,其中大部分在标题里都有“How to”( 怎么、如何、方法)。

其中卖得最好的,还数中间这本《如何养出成功的孩子》

这些书当然有用,其中很多书也确实能帮助父母解决问题,但是,育儿和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一样,如美国学者西蒙·斯涅克所画的这张图(著名的“黄金圈 Golden Circle”), 最重要是“为什么”,其次才是“怎么做”,最后是“做什么”。 解决了核心问题,外围的问题如高屋建瓴,自然水到渠成。

这本书好就好在,它直接讨论了“为什么”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会育儿?

为什么孩子是如此的奇异混乱?

为什么如此奇异混乱的孩子,我们却还那么爱他们?

而要讨论育儿的“为什么”,就只能到进化里找原因。这就把我们对育儿问题的思考,从几年、十几年、顶多几十年,一下子放大到了十万年以上的维度。 这也正是本书鹤立鸡群于其他育儿书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它里面满是 各类发展心理学的最新研究干货 ,但却不是为了解决你目前头疼的一个个问题,而是组织在一个超大时间维度和思考深度的进化框架之下。

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应该做一个园丁式父母而不是木匠式父母,更是要启发你深思: 做父母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作者对以上问题,都已经做了令人信服的论证,而你读到这里,相信也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毋庸我再多说。

我在这篇小小的译者后记里,想把作者提出的问题再换一个角度,即不再是从父母的角度来思考育儿的为什么、怎么做、做什么,而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讨论影响他们成长的为什么、怎么做、做什么。

为此,我把前面的图改了一下,对孩子来说,他们的行为也可以分三个层次来分析:

最外层是What,即外在表现,比如知识、技能,考试考了多少分,拿过什么奖,上了什么大学,乃至将来做什么工作,开什么车,当多大的官,等等。这是一个孩子最明显可见的指标,也是通常拿来衡量孩子是否“成功”乃至父母是否合格的标准。

其次是How,即特质风格,比如创造力、好奇心、好学、探索精神、坚毅、勇气、成长型思维、领导力、社交力,等等。这些方面没有外在表现那么明显,但也可以通过观察或者测量来发现。

那些拥有突出品质的孩子,哪怕在外在表现方面没有那么成功,我们也会称赞他们“优秀”,因为我们都知道,特质风格是外在表现的驱动因素。

一个孩子,哪怕现在成绩不够好,但是只要他有创造力、好奇心、好学、探索精神,那将来总能取得好的成就;反过来,哪怕一个孩子现在成绩很好,但如果缺乏坚毅,也没有成长型思维,那他将来难免会在长期的终身学习过程中落伍。

最内是Why,即孩子的心理内核,这是他们对这个世界和自己所构建的核心模型。

  • 比如依恋模式:爸妈爱我吗?在乎我吗?我安全吗?我的要求能够得到满足吗?

  • 又如自尊:我有价值吗?我值得被爱吗?

  • 再比如自主:我有选择吗?我能自己做决定吗?我可以追求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还是应该顺从别人的要求?这些核心模型是孩子还在懵懵懂懂之时,对世界和自己所形成的一系列最重要的核心看法——或者说感受,因为它们往往存留在潜意识中,并非明确的信念,而是本能的反应。

它们隐藏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不要说别人很难轻易观察到,就连孩子自己,也经常意识不到。可是,它们对孩子的影响却是无处不在、无远弗届的。

比如依恋模式如果孩子在生命早期的需求能得到照看者及时而又稳定的回应,比如哭了就有人抱,饿了就有人喂,就会形成安全的依恋模式。

这样的孩子,知道自己有一个安全基地,即照看者(通常主要是父母),因此更敢于去探索环境,也会对别人更友善,还会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安全的,所以相对没那么害怕犯错误,而敢于犯错误是创造力的基础。

相反,那些没有形成安全依恋模式的孩子,安全感就会差得多,更不敢去探索环境、接近别人,创造力也相对更低。因此,安全依恋作为一个核心模型,会影响到孩子的特质风格。

又比如自尊即一个人是否认为自己有价值。上世纪下半叶美国曾经兴起过一个“高自尊运动”,认为应该多夸奖孩子,比如“你最棒”“你真聪明”之类,以此来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但最终科学家发现,这只提升了孩子的 外显自尊 ,可是对孩子更重要的,是她的 内隐自尊 ,也就是她与外界反复互动中习得的潜意识中的对自我的看法。

比如说,假如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成绩好就欢天喜地,比赛赢了就又亲又搂,但成绩差就冷若冰霜,比赛输了就不理不睬,那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并没有价值,自己的表现才有价值,因此她的内隐自尊就会比较低。

现在“成长型思维”的概念已深入父母人心,即孩子应该相信努力能提升自己,而不是采用固定型思维,即相信外在表现的结果就反映了自己的本质,再努力也提升不了多少。

自尊恰恰是影响成长型思维的重要因素。

假如一个孩子的 内隐自尊比较低 ,她不觉得自己有价值,她觉得别人——尤其是父母——总是用她的表现来评价她,那她当然会更看重自己的表现,而不是自己在一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因此就会采用固定型思维,把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自己是否聪明的衡量,把当前的智力作为对自己本质的判决。

相反,假如一个孩子的内隐自尊比较高,她知道自己是有价值的,她不怕别人的评价,因为她知道父母是无论如何都爱自己的,那她就可以不再担心一两次考试的结果,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提升之上。

而吊诡的是, 成长型思维让人不那么在意外在表现,可从长期来看,却能让人的外在表现最终变得比固定型思维的人更好。

再比如自主自从美国心理学家安吉拉·达克沃思《坚毅》一书出版以来,“坚毅”也成了流行于育儿界的热门概念。

我们当然都希望孩子坚毅,坚毅也毫无疑问能显著提升孩子的外在表现,但如何才能提升孩子的坚毅呢?就靠反复逼孩子做作业、练钢琴吗?但达克沃思给《坚毅》取的副标题是“兴趣和坚持的力量”,也就是说,她认为,兴趣先于坚持。

为什么呢?从自主的角度看,个中原因一目了然。

首先,自主意味着孩子能为自己做选择,而一个人总是更认同自己的选择。自己选的课,含泪也要学下去,如果是妈妈强迫选的课,就要百般抗拒万般不情愿了。

其次,孩子自主选择的,往往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当他喜欢这个领域时,也就更可能坚持下去,而不会遇到一点小挫折就放弃。这就是在培养他坚持的习惯。

最后,孩子在自主选择下的兴趣领域,进步是最快的(反正我儿子已经把一些电子游戏玩出我所瞠目不及的程度),因此也更能培养自己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更可能坚持下去。

所以,让孩子自己选择他感兴趣的事情去做,看上去是放纵,但其实却更能培养他的坚毅乃至勇气(自己选择意味着自己承担后果),从长期看反倒更能促进他的外在表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这个三层模型有如下特点:

第一,内层是外层的驱动,外层是内层的体现。心理内核影响特质风格,特质风格又影响外在表现。

第二,外层更容易评估。外在表现是可以直接衡量的,分数、名次、大学排名、年薪……很容易比较。特质风格更难一些,但也可以观察或者测量出来。心理内核则连一个人自己都未必能意识到,别人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加较长时间的相处才能观察出来。

这个特点引起了一个很糟糕的后果。人类太喜欢偷懒了,因此我们总是倾向于拿最容易比较指标的来进行比较,因此,越外层的因素,在我们的评价体系里占的比重越大,而更重要的内层因素,反而经常被我们忽略。

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对孩子的评价,都是来自于最外层的外在表现。对于更重要的风格特质,现在父母也越来越重视了,包括甚至一些学校(尤其是国外大学)、公司,也经常会看学生的创造力、领导力等等。但是,对于最重要的心理内核,几乎没有人在意。

想象一下:

  • 申请大学时,学校要求你在材料里写下:“你觉得你父母是你安全可靠的基地吗?”你会不会想告他们侵犯隐私?

  • 相亲时,对象问你:“你爸妈小时候会因为你表现的好坏,而对你时好时坏吗?”你会不会悄悄地把手伸到桌子下面,给介绍人发微信:“我有车有房,高薪白领,你怎么给我找了个神经病?”

  • 求职面试时,面试人员问你:“你从小的兴趣课,是你自己选的,还是你爸妈给你选的?”你会不会恨不得拍案而起,大吼一声“这是什么问题?!”把你全A的成绩单甩到他们脸上,摔门扬长而去?

这些都是因为人类的大脑喜欢偷懒,倾向于重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忽略难以衡量的东西,不管它们其实有多重要——当然,也可以解释为人类喜欢攀比,可以比较的东西才能长面子啊。

  • 比如父母闲聊,“我家孩子也没什么,这次班上又考了个第一”,或者“你家孩子真优秀,钢琴比赛都得大奖了。”这多自然。

  • 如果说“我家孩子虽然成绩不好,但是我觉得他挺有创造力的”,或者“你家孩子这次运动会虽然没得名次,不过我看她坚持跑完了全程,真不简单。”虽然别人难免觉得你有点言不由衷,但也还说得通。

  • 可如果是“我家孩子虽然成绩不好,但跟我是安全依恋,我觉得我这个父母还挺成功的。”或者“你家孩子虽然不太聪明,但是她还是觉得自己有价值、值得爱的啊。这不就够了嘛。”别人恐怕会跟你绝交吧。

第三,越外层越容易改变,越内层越难以改变。知识、技能的学习,当然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总比把一个人从固定型思维纠正为成长型思维,或者培养一个人的坚毅、创造力容易。但是,最难的还是改变一个人的心理内核。

一个从小形成了不安全依恋模式的孩子,长大了也更难形成安全的婚恋关系;一个从小被父母用有条件的爱来抚养的孩子,长大了也更难觉得自己有价值;一个从小没有机会为自己做决定的孩子,长大了也更不会决定自己的人生,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比如我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一个叫化学物理的罕见物种。如今我们大学同学再聚会时,我发现还在这一领域的,只有一半人,另一半都转行了,从金融、管理到计算机、医学,做什么的都有,而且也都很成功,因为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实在是相对容易的事情。

但是,大家的性格改变不多,以前比较有创造力的同学,现在聚会时还是妙语连珠,以前比较悲观的同学,现在聚会时还是喜欢唉声叹气。不过,也还是有一些改变的,比如所有人都变得比以前更坚毅了。

只有心理内核,是每个人都没有变的 换句话说,每个人在本质上都还是大学时的那个人。以前没有安全感的人,现在有车有房了却也并没有变得更有安全感;以前喜欢自主选择的人,现在一把年纪了仍然在追求兴趣和价值。

那么,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最重要的心理内核,却是父母最不重视的,而外在表现,最容易在人生中学习、改变,并且受到心理内核和风格特质的严重影响,却仅仅因为它们最容易被评估,就得到父母最大的重视。

于是,在育儿中就出现了大量本末倒置。本来应该是外层为内层服务,利用外层来构建更好的内层,比如利用学习过程来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进而使他有一个更高的内隐自尊,但很多父母却选择了牺牲内层,来达到外层的速成。

比如用有条件的爱去操控孩子,她弹钢琴就笑逐颜开,她玩泥巴就面色铁青。这样倒是能促使孩子多弹钢琴、远离泥巴,因为父母的爱对孩子太重要了,她宁愿放弃自己的兴趣也要争取父母的爱。一直用这样的抚养方式,会让孩子赢得钢琴比赛,但也会让她降低自尊、迷失自我。

再比如为孩子精心设计一条重点大学之路,每个晚上、每个周末都用课外班填满了。这样倒是可以取得好成绩,在孩子小时节节胜利,但是孩子被长期剥夺选择权,也就会失去选择的能力,将来在他的漫漫人生路里,无所适从,因为他离开父母了就不会自主度过人生。更不用说,把精力全放在学习上,会失去培养他领导力、社交能力这些重要能力的机会。

牺牲内层来速成外层的方法,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邪派武功,见效快,威力大,但是后患无 穷。先构建健康的内层,有了内部的沛然之气,再由内及外,表现为外在的强大技能,才是莫可御焉的正路。

可悲的是,很多现代父母直接抓最抢眼的外在表现,而忽略了更重要的风格特质和内核心理,靠着让孩子在起跑线上抢跑,在小学期间大出风头,但孩子长大之后,心理与特质都成型了,才发现他们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以及影响长期发展的性格问题,那时欲改还休,悔之晚矣。

更重要的是,正路也是进化的选择。虽然在一开始,走邪路的孩子会有更好的外在表现,但从长期看,走正路的孩子后劲更足,而且,健康的心理内核和风格特质,能为她的一生蓬勃打下基础,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好。因此,进化把我们塑造成更喜欢、更享受也更擅长走正路。

请你想一想,在你的天性里,是看见孩子有需求了就想去满足他,还是为了锻炼他的狼性而故意从小给他挫折?是不管孩子表现好坏都爱她,还是根据她的考分来决定给她多少爱?是支持他满怀激情地去追逐爱好和梦想,还是要强拗着他往一个固定的方向走,哪怕因此整天闹得家里鸡犬不宁?

用这本书的话说,进化让我们更享受、更喜欢、也更擅长做园丁式父母,因为园丁式父母培养出的孩子,比木匠式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更有优势。

木匠式父母 要把孩子按图纸打造成一个工艺品,哪怕图纸设计得再精妙,父母的打造手艺再精良,都只是在塑造外在表现。为了把这一层雕琢得毫厘不差,他们必然会伤害到孩子的风格特质和心理内核。

园丁式父母 则致力于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有爱、安全的环境,在孩子发展得明显有问题时,他们也会剪裁,但基本上是支持孩子随着内心本性去发展。这样的孩子,会有最健康的心理内核,也会有最蓬勃的风格特质,最终,他们的外在表现会千姿百态而又让人喜出望外。

牺牲内核以速成外层的木匠式育儿就像“焚琴煮鹤”。瑶琴可以奏出美妙之极的音乐,但也可以当木柴烧;仙鹤一举一动都是美,但也可以当肉吃;就像你可以享受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光,感受你们之间的爱,支持她、看着她慢慢成长,但也可以用强迫或者诱惑的方法,先把她的外在表现搞上去再说。

当我看见木匠式父母时,心里除了有对孩子的同情之外,还有对父母的惋惜。他们明明本来可以享受到一段人世间最美妙的情感,得到孩子那最纯洁又最热烈的爱,却把这最难得的爱当成工具,来操纵孩子在人生的长跑中力争第一圈就开始冲刺;他们明明本来可以经历人世间最奇妙的过程,看见孩子如何通过自己的探索、选择和有些笨拙的学习,一边不断地犯错误,一边慢慢地变得更强大,却迫不及待地想要跳过这个过程,直接告诉孩子人生的正确答案,让他们沿着自己画好的轨道奋勇前进。这又何异于焚琴煮鹤?!

关键就在于, 你相信你的孩子是瑶琴,还是木柴?是仙鹤,还是肉鸡?

木匠式育儿往往是出于恐惧和焦虑,他们害怕孩子如果输在起跑线上,就会一辈子落后,如果没有好的外在表现,就会一辈子痛苦。他们以为疾风劲吹,会吹倒木柴,却不知道瑶琴会在风中吟唱;他们以为洪水漫灌,会淹死肉鸡,却不知道仙鹤会在水上起舞。

但孩子天生是要成为瑶琴,而不是成为木柴,天生是要成为仙鹤,而不是成为肉鸡。进化赋予人类的伟大天赋,是灵活应对,而不是僵化重复;是在错误中学习,在困难中成长,而不是犯了错误就一蹶不振,遇到困难就畏缩不前;是要去度过一个美丽、充实、激情的人生,而不是终日无谓的劳役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木匠式育儿,不仅会毁掉了本该属于你的育儿享受,还会毁掉你孩子的人生。把孩子当木柴养,最后瑶琴也会成为木柴,沦为燃料;把孩子当肉鸡养,最后仙鹤也会成为肉鸡,沦为食物。

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从进化的视角以及现代发展心理学的证据,同时论证了孩子的天性,虽然似乎像木柴肉鸡一样令人抓狂,但其实却是在进化的精妙设计下,迈向成为瑶琴仙鹤的必然铺垫。

给他们一个花园,他们就能百花齐放,但施他们以斧凿,则会把他们变成器具。孔子曰:“君子不器。”把精气神十足的君子培养成了呆头呆脑的器具,难道不是世间最大的焚琴煮鹤? 愿这本书让您深思。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